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五载织网通南北 换乘时代启新程——呼和浩特地铁双线联动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17 10:11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0年国庆节当天,我特意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来乘坐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首发列车。从阿尔山路站到塔利东路站,孩子趴在车窗上兴奋地喊‘妈妈,你看,我们在城市的地下跑’。”5年后,在呼和浩特地铁新华广场站的“五周年历程墙”前,市民张女士指着纪念展板,向记者娓娓道来当年的难忘情景。

2020年10月1日,随着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列车从阿尔山路站缓缓驶出,呼和浩特轨道交通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这条纵贯南北的地下动脉,与早前开通的1号线在新华广场站实现无缝衔接,标志着青城正式迈入“换乘时代”。5年间,双线交织的轨道网络不仅重塑了市民的出行方式,更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串联起商圈繁荣、通勤高效、民生温暖的都市新景。

破局:南北织网,打通城市交通“任督二脉”(2016—2020年)

“以前从金川开发区去火车东站,得换两趟公交车,遇上堵车,中午出门都未必赶得上下午的火车。”家住金川开发区的王先生对地铁开通前的通勤窘境记忆犹新。而改变的起点,始于2016年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蓝图的绘制。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规划,明确线路北起塔利东路站,南至阿尔山路站,全长27.32公里,设站24座,串联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火车站、大学路商圈、五里营等城市核心节点,与东西方向的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共同构成城市交通的“十字骨架”。

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与1号线同步推出多项便民举措:所有车站配备AED设备,母婴室配备婴儿护理台、座椅、饮水机;聚合码、刷脸乘车相继上线。市民小周笑着说:“以前总忘带交通卡,现在手机一扫就能过闸,太方便了!”此外,支付宝“一元乘地铁”、云闪付“一折出行”等活动掀起绿色出行热潮,让低碳通勤成为青城新时尚。

暖心:服务升级,让南北出行更有“温度”(2021—2022年)

2021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服务持续升级。1月,“青城地铁”App注册量突破百万,实时查车、扫码进站功能让市民王先生通勤更加从容,“没下载App前,等末班车像‘开盲盒’,现在列车到哪儿一目了然”。5月,“新速度、心服务”品牌落地,各车站便民服务点新增针线包、应急医药箱,“爱心雨伞借还”小程序实现“扫码借用、异地归还”。市民李女士称赞道:“乘坐地铁时就算突然遇到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我在中山路站借伞,随后在大学西街站就可以归还,太贴心了。”

交通的便利也带动了商圈活力。大学路商圈一位商户表示:“地铁开通后客流量增加了三成,以前周末顾客多是周边居民,现在不少人从金川、金桥坐着地铁来逛街。”

2022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无界连接。1月,津呼地铁“一码互通”落地,来自天津的游客陈先生刚出新华广场站便点赞道:“用天津地铁App直接刷闸进站,不用特意办卡,很方便。”

这一年,绿色出行优惠持续加码,银联手机闪付一折、农行“一折乘”等活动让市民获得感满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步行”出行,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精准:回应需求,让南北通勤更“贴心”(2023年)

2023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聚焦民生需求,推出精准服务。市民孙先生向地铁工作人员反映“站台语音播报声音有点儿小”,一周后他乘车时发现音量已调整,“响应真快,效率真高!”孙先生称赞道。9月,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POS机全线启用,非现金充值服务同步上线,外地游客小吴说:“没带现金,扫码就能给交通卡充值。”

新华广场站客服中心为乘客提供多项贴心服务

新华广场站的“爱心便民服务点”成为乘客的“暖心驿站”,提供热水、针线包和失物招领服务。同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首创1个雷锋车站、2列“雷锋号”主题列车,车站内的图书借阅点让市民张女士感慨道:“坐地铁还能看书,通勤时间变得更充实了。”

融入:烟火相伴,让南北地铁成为“生活伙伴”(2024—2025年)

2024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主动融入市民生活。2月,新华广场站、大学西街站举办地铁年货节,写春联、剪窗花等活动热闹非凡,市民李女士拿着刚写好的春联笑逐颜开:“没想到在地铁站还能参加年货节。”5月,新华广场站设置“特色会合点”,替代以往模糊的“柱子旁”等约定地点,市民小王说:“以前和朋友约在地铁站总要找半天,现在有明确的会合点,再也不用打电话反复确认位置了。”

7月,“两站一场”推出的“彩虹便民条”成为外地游客的“指路明灯”。游客王女士刚下火车,便看到便民条上清晰标注“去往呼和浩特体育场:乘2号线至呼和浩特体育场站A口出”,“跟着指引走,一点儿没绕路,呼和浩特地铁服务太周到了。”王女士说。12月,“小青马”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小林帮助老人操作闸机:“爷爷,您把地铁卡放在这里,刷一下就能通过。”老人笑着称赞:“这些孩子真贴心。”

2025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迈入智慧人文新阶段。4月14日,微信扫码乘车功能上线,市民刘先生第一时间体验:“扫码乘车,节省了不少时间。”5月1日,60周岁及以上乘客免费乘车政策实施,60岁的王桂兰开通了免费刷脸乘车功能:“现在坐地铁不花钱,想去公园遛弯、超市买菜,说走就走。”

5月30日,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车厢推出“强弱冷分区”服务。同日,智能服务机器人“小呼”正式上岗,在新华广场站为乘客查询路线:“您好,从这里乘坐2号线往北,3站后到呼和浩特体育场,下车即达。”不少小朋友围着“小呼”提问,工作人员介绍:“‘小呼’能解答路线、优惠活动,还能提醒列车到站时间,是我们的‘好帮手’。”

此外,全线44座车站的NFC“碰一碰”服务点备受青睐。市民赵先生说:“以前上厕所怕错过列车,现在用手机碰一下服务点,就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了。”绿色出行方面,蒙商、浦发等银行通过云闪付提供“1元乘”“随机立减”优惠,微信“城市通”推出新人折扣,支付宝上线学生专属福利,全年引入社会补贴50.1万元,多方合力让低碳通勤更加普惠。

向新:双线共进,续写南北发展新篇章

“它记得我每天赶早班的匆忙,也知道我加班后疲惫的模样;它载着我去医院陪伴父母,也陪着孩子去体育场看演唱会。”市民张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青城人与地铁之间的情感联结。站在5周年的新起点,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将继续织密交通网络,“智慧服务”与“人文关怀”理念也将持续深化。

从“十字骨架”到“多网融合”,从“交通出行”到“生活赋能”,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驱动城市向更便捷、更温暖、更繁荣的未来迈进,在青城大地上续写“通南北、连东西、惠民生、促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田淑云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五载织网通南北 换乘时代启新程——呼和浩特地铁双线联动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5-10-17 10:11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0年国庆节当天,我特意带着刚上小学的儿子来乘坐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首发列车。从阿尔山路站到塔利东路站,孩子趴在车窗上兴奋地喊‘妈妈,你看,我们在城市的地下跑’。”5年后,在呼和浩特地铁新华广场站的“五周年历程墙”前,市民张女士指着纪念展板,向记者娓娓道来当年的难忘情景。

2020年10月1日,随着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列车从阿尔山路站缓缓驶出,呼和浩特轨道交通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这条纵贯南北的地下动脉,与早前开通的1号线在新华广场站实现无缝衔接,标志着青城正式迈入“换乘时代”。5年间,双线交织的轨道网络不仅重塑了市民的出行方式,更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串联起商圈繁荣、通勤高效、民生温暖的都市新景。

破局:南北织网,打通城市交通“任督二脉”(2016—2020年)

“以前从金川开发区去火车东站,得换两趟公交车,遇上堵车,中午出门都未必赶得上下午的火车。”家住金川开发区的王先生对地铁开通前的通勤窘境记忆犹新。而改变的起点,始于2016年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蓝图的绘制。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规划,明确线路北起塔利东路站,南至阿尔山路站,全长27.32公里,设站24座,串联呼和浩特体育场、呼和浩特火车站、大学路商圈、五里营等城市核心节点,与东西方向的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共同构成城市交通的“十字骨架”。

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与1号线同步推出多项便民举措:所有车站配备AED设备,母婴室配备婴儿护理台、座椅、饮水机;聚合码、刷脸乘车相继上线。市民小周笑着说:“以前总忘带交通卡,现在手机一扫就能过闸,太方便了!”此外,支付宝“一元乘地铁”、云闪付“一折出行”等活动掀起绿色出行热潮,让低碳通勤成为青城新时尚。

暖心:服务升级,让南北出行更有“温度”(2021—2022年)

2021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服务持续升级。1月,“青城地铁”App注册量突破百万,实时查车、扫码进站功能让市民王先生通勤更加从容,“没下载App前,等末班车像‘开盲盒’,现在列车到哪儿一目了然”。5月,“新速度、心服务”品牌落地,各车站便民服务点新增针线包、应急医药箱,“爱心雨伞借还”小程序实现“扫码借用、异地归还”。市民李女士称赞道:“乘坐地铁时就算突然遇到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我在中山路站借伞,随后在大学西街站就可以归还,太贴心了。”

交通的便利也带动了商圈活力。大学路商圈一位商户表示:“地铁开通后客流量增加了三成,以前周末顾客多是周边居民,现在不少人从金川、金桥坐着地铁来逛街。”

2022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无界连接。1月,津呼地铁“一码互通”落地,来自天津的游客陈先生刚出新华广场站便点赞道:“用天津地铁App直接刷闸进站,不用特意办卡,很方便。”

这一年,绿色出行优惠持续加码,银联手机闪付一折、农行“一折乘”等活动让市民获得感满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步行”出行,城市道路拥堵状况明显改善。

精准:回应需求,让南北通勤更“贴心”(2023年)

2023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聚焦民生需求,推出精准服务。市民孙先生向地铁工作人员反映“站台语音播报声音有点儿小”,一周后他乘车时发现音量已调整,“响应真快,效率真高!”孙先生称赞道。9月,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POS机全线启用,非现金充值服务同步上线,外地游客小吴说:“没带现金,扫码就能给交通卡充值。”

新华广场站客服中心为乘客提供多项贴心服务

新华广场站的“爱心便民服务点”成为乘客的“暖心驿站”,提供热水、针线包和失物招领服务。同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首创1个雷锋车站、2列“雷锋号”主题列车,车站内的图书借阅点让市民张女士感慨道:“坐地铁还能看书,通勤时间变得更充实了。”

融入:烟火相伴,让南北地铁成为“生活伙伴”(2024—2025年)

2024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主动融入市民生活。2月,新华广场站、大学西街站举办地铁年货节,写春联、剪窗花等活动热闹非凡,市民李女士拿着刚写好的春联笑逐颜开:“没想到在地铁站还能参加年货节。”5月,新华广场站设置“特色会合点”,替代以往模糊的“柱子旁”等约定地点,市民小王说:“以前和朋友约在地铁站总要找半天,现在有明确的会合点,再也不用打电话反复确认位置了。”

7月,“两站一场”推出的“彩虹便民条”成为外地游客的“指路明灯”。游客王女士刚下火车,便看到便民条上清晰标注“去往呼和浩特体育场:乘2号线至呼和浩特体育场站A口出”,“跟着指引走,一点儿没绕路,呼和浩特地铁服务太周到了。”王女士说。12月,“小青马”志愿服务队成立,志愿者小林帮助老人操作闸机:“爷爷,您把地铁卡放在这里,刷一下就能通过。”老人笑着称赞:“这些孩子真贴心。”

2025年,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迈入智慧人文新阶段。4月14日,微信扫码乘车功能上线,市民刘先生第一时间体验:“扫码乘车,节省了不少时间。”5月1日,60周岁及以上乘客免费乘车政策实施,60岁的王桂兰开通了免费刷脸乘车功能:“现在坐地铁不花钱,想去公园遛弯、超市买菜,说走就走。”

5月30日,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车厢推出“强弱冷分区”服务。同日,智能服务机器人“小呼”正式上岗,在新华广场站为乘客查询路线:“您好,从这里乘坐2号线往北,3站后到呼和浩特体育场,下车即达。”不少小朋友围着“小呼”提问,工作人员介绍:“‘小呼’能解答路线、优惠活动,还能提醒列车到站时间,是我们的‘好帮手’。”

此外,全线44座车站的NFC“碰一碰”服务点备受青睐。市民赵先生说:“以前上厕所怕错过列车,现在用手机碰一下服务点,就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了。”绿色出行方面,蒙商、浦发等银行通过云闪付提供“1元乘”“随机立减”优惠,微信“城市通”推出新人折扣,支付宝上线学生专属福利,全年引入社会补贴50.1万元,多方合力让低碳通勤更加普惠。

向新:双线共进,续写南北发展新篇章

“它记得我每天赶早班的匆忙,也知道我加班后疲惫的模样;它载着我去医院陪伴父母,也陪着孩子去体育场看演唱会。”市民张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青城人与地铁之间的情感联结。站在5周年的新起点,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将继续织密交通网络,“智慧服务”与“人文关怀”理念也将持续深化。

从“十字骨架”到“多网融合”,从“交通出行”到“生活赋能”,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驱动城市向更便捷、更温暖、更繁荣的未来迈进,在青城大地上续写“通南北、连东西、惠民生、促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田淑云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