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星火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结合基层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群众教育走深走实。通过讲清惠民政策、解决群众难题、树立典型示范等多维度举措,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了感恩奋进、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以“小切口”讲好“大政策”,推动党的声音直达群众
星火巷社区坚持把讲清“惠民账”“发展账”作为群众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创新宣讲方式、搭建多元平台、注重反馈问效三项举措,推动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创新宣讲方式,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组建由党组织书记牵头,包含“两委”成员、网格员、居民党员的“民声倾听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用百姓语言讲解社保医保、就业扶持等惠民政策。在推动过程中,基于“家长里短议事厅”等社区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透政策红利,听取居民建议,实现政策宣传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搭建多元平台,推动政策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针对社保补贴、医保备案、就业帮扶等高频需求,依托微信群、公示栏、户外宣传活动等载体,充分解读政策,并开展“一站式”政策办理服务。累计举办政策宣讲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
注重反馈问效,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见实效”。建立政策落实反馈机制,通过居民见面会、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在医保服务中,已为老年人提供代办服务80余次,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
以“办实事”推动“暖民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星火巷社区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聚焦重点群体服务、创新治理模式三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建立健全“三项清单”工作机制,推动实事办理精准化。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通过“四百五亮”“三必到五必访”等工作法,收集群众需求152条,建立民生实事项目28个,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3部,改造漏雨房顶3处。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群体,提供暖心贴心服务。为“一老”开展健康义诊、上门进行高龄认证;为“一小”开设暑期课堂、户外安全培训宣讲;为“一困”召开就业培训指导等帮扶,用“暖心服务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创新打造“铁三角”治理共同体,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难在格中解”的精细化治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设立4个小区党支部、14个党小组,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及党小组组长,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快速响应,确保问题解决“距离近、速度快、效果实”,同时建立“马上办”协调机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87件,办结率达98%。
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星火巷社区注重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选树群众身边典型、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三项举措,营造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选树群众身边典型,让感恩教育“可亲可学可感”。邀请老党员、优秀青年等组成宣讲团,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多场读书分享会,宣讲团成员们以“亲历者”“见证者”“共享者”的身份谈感悟、讲变化。
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让党的声音“传得开、唱得响”。开设“星火赋能”微信视频号,创作40余个音视频作品,实现了线上宣传效果的指数级增长,居民成为“宣传员”。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让感恩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文艺汇演3场,设置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红歌演唱、小提琴演奏等丰富节目,同时穿插“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问答环节;开展博物馆参观、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感恩践行”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268人次,让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群众自觉传播党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星火巷社区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教育实效,努力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基层治理典范。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内蒙古频道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9-09 09:28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星火巷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入结合基层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群众教育走深走实。通过讲清惠民政策、解决群众难题、树立典型示范等多维度举措,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营造了感恩奋进、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以“小切口”讲好“大政策”,推动党的声音直达群众
星火巷社区坚持把讲清“惠民账”“发展账”作为群众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创新宣讲方式、搭建多元平台、注重反馈问效三项举措,推动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创新宣讲方式,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组建由党组织书记牵头,包含“两委”成员、网格员、居民党员的“民声倾听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用百姓语言讲解社保医保、就业扶持等惠民政策。在推动过程中,基于“家长里短议事厅”等社区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透政策红利,听取居民建议,实现政策宣传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搭建多元平台,推动政策宣传“线上线下齐发力”。针对社保补贴、医保备案、就业帮扶等高频需求,依托微信群、公示栏、户外宣传活动等载体,充分解读政策,并开展“一站式”政策办理服务。累计举办政策宣讲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
注重反馈问效,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见实效”。建立政策落实反馈机制,通过居民见面会、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在医保服务中,已为老年人提供代办服务80余次,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政策温暖。
以“办实事”推动“暖民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星火巷社区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聚焦重点群体服务、创新治理模式三项举措,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建立健全“三项清单”工作机制,推动实事办理精准化。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通过“四百五亮”“三必到五必访”等工作法,收集群众需求152条,建立民生实事项目28个,完成老旧小区电梯加装3部,改造漏雨房顶3处。
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重点群体,提供暖心贴心服务。为“一老”开展健康义诊、上门进行高龄认证;为“一小”开设暑期课堂、户外安全培训宣讲;为“一困”召开就业培训指导等帮扶,用“暖心服务清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创新打造“铁三角”治理共同体,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系、难在格中解”的精细化治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设立4个小区党支部、14个党小组,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书记及党小组组长,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快速响应,确保问题解决“距离近、速度快、效果实”,同时建立“马上办”协调机制,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87件,办结率达98%。
以“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星火巷社区注重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通过选树群众身边典型、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三项举措,营造感恩奋进的浓厚氛围。
选树群众身边典型,让感恩教育“可亲可学可感”。邀请老党员、优秀青年等组成宣讲团,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开展多场读书分享会,宣讲团成员们以“亲历者”“见证者”“共享者”的身份谈感悟、讲变化。
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让党的声音“传得开、唱得响”。开设“星火赋能”微信视频号,创作40余个音视频作品,实现了线上宣传效果的指数级增长,居民成为“宣传员”。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让感恩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文艺汇演3场,设置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红歌演唱、小提琴演奏等丰富节目,同时穿插“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问答环节;开展博物馆参观、观看红色电影;开展“感恩践行”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268人次,让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引导群众自觉传播党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星火巷社区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该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教育实效,努力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基层治理典范。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内蒙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