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新城区:科创赋能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5 10:27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70%、有效发明专利一年增长61%、数据标注产业半年创收超千万元;1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5件有效发明专利、3500P算力部署……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用硬核实力诠释了“创新驱动”的深层密码。

这里既有“蒙科聚”平台上成果转化的加速身影,也有高校实验室与企业车间的协同交响,更有从数据标注基地到草创中心的产业突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一类旗县区,新城区正以“平台+协同+产业+服务”的四维模式,在区域创新赛道上加速领跑。

政策引领:顶层设计激活创新“源动力”

政策是科技创新的“指挥棒”。2024年,新城区共争取到7100万元上级科技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相当于给企业装上了“助推器”。

“目前,公司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进入了工程验证阶段,各项研究任务能顺利推进离不开新城区的滴灌式服务。”内蒙古交通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乔志说。

据了解,2024年,新城区为企业争取的项目资金较2023年增长246%,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资金1300万元,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服务小分队入企指导,帮助企业厘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并成功通过认定;10场政策培训惠及200余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让企业少缴税款超千万元。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贾玉琦感慨道:“如今的科技服务政策越来越好了,企业干劲十足。”

今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组方案》,打破了以往的协同壁垒,让高校科研资源与市场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首批遴选的42家创新企业已完成签约入驻,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2024年,新城区9项科技“突围”工程任务中,前沿材料、卫星导航、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项目基本完成,2025年的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筑巢引凤:以平台矩阵汇聚创新要素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新城区通过打造高端科创平台,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吸引优秀人才扎根。

“看到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如此之快,我相信等我研究生毕业后,一定能在新城区大有可为。”内蒙古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李颖欣满怀信心。不久前,内蒙古工业大学百余名大学生受邀到位于新城区的首府科技城核心板块深度研学,对当地算力、人工智能及数据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他们心中种下扎根新城、共创未来的种子。

首府科技城成立于2018年,是呼和浩特市“北研发、中孵化、南应用”创新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入驻企业38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达到38%。累计进驻自治区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62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创新孵化载体23个,引进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18家。特别是随着“蒙科聚”科技城创新集聚区的建设,以及华为内蒙古区域总部、中关村呼和浩特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落地,有力提升了首府科技城的产业创新能级,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

目前,新城区已建成5家院士工作站、160余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还打造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起“前沿技术—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高速通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突围:在“卡脖子”领域啃下“硬骨头”

产业发展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新城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产业突围升级。

“过去进口草种每亩30元,现在自主培育的只要12元,还抗寒耐旱。”蒙草集团科技项目总监苑峰指着试验田介绍,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培育了16个优质草种,既降本又环保。该中心与全国58家草业领域单位签约共建,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决策制等模式,标志着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进入实体化运营。

2024年12月,新城区获批建设自治区首家数据要素产业园。呼和浩特市立足区位、人才、成本等优势,重点打造以新城区为核心的数据标注基地承载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数据标注基地。目前,数据标注基地围绕抖音、百度智能云等头部企业,集聚20余家标注企业、1500余人专业队伍,承接多类标注业务,2024年6月运营至今产值超千万元,正争创第二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试点。

依托八大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及电价优势,新城区以智算服务为重点,推进算力平台建设和租赁,打造“智算应用区”。依托联通云数据中心等企业,已部署算力近3500P,聚集浪潮、新华三等企业,新华三中央实验室将布局300P智算算力。2025年底联通数据中心二期将新增3.6万P算力,三期力争2026年底达10万P。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新城区:科创赋能绘新篇

发布日期:2025-08-15 10:27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市70%、有效发明专利一年增长61%、数据标注产业半年创收超千万元;1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45件有效发明专利、3500P算力部署……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用硬核实力诠释了“创新驱动”的深层密码。

这里既有“蒙科聚”平台上成果转化的加速身影,也有高校实验室与企业车间的协同交响,更有从数据标注基地到草创中心的产业突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一类旗县区,新城区正以“平台+协同+产业+服务”的四维模式,在区域创新赛道上加速领跑。

政策引领:顶层设计激活创新“源动力”

政策是科技创新的“指挥棒”。2024年,新城区共争取到7100万元上级科技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相当于给企业装上了“助推器”。

“目前,公司的粉煤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已进入了工程验证阶段,各项研究任务能顺利推进离不开新城区的滴灌式服务。”内蒙古交通集团科技发展部部长乔志说。

据了解,2024年,新城区为企业争取的项目资金较2023年增长246%,内蒙古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内蒙古自治区“揭榜挂帅”资金1300万元,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技服务小分队入企指导,帮助企业厘清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流程并成功通过认定;10场政策培训惠及200余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让企业少缴税款超千万元。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贾玉琦感慨道:“如今的科技服务政策越来越好了,企业干劲十足。”

今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工业大学三方联合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组方案》,打破了以往的协同壁垒,让高校科研资源与市场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目前,内蒙古工业大学首批遴选的42家创新企业已完成签约入驻,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2024年,新城区9项科技“突围”工程任务中,前沿材料、卫星导航、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项目基本完成,2025年的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筑巢引凤:以平台矩阵汇聚创新要素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新城区通过打造高端科创平台,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吸引优秀人才扎根。

“看到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如此之快,我相信等我研究生毕业后,一定能在新城区大有可为。”内蒙古工业大学统计学专业研究生李颖欣满怀信心。不久前,内蒙古工业大学百余名大学生受邀到位于新城区的首府科技城核心板块深度研学,对当地算力、人工智能及数据产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他们心中种下扎根新城、共创未来的种子。

首府科技城成立于2018年,是呼和浩特市“北研发、中孵化、南应用”创新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入驻企业38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占比达到38%。累计进驻自治区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62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创新孵化载体23个,引进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18家。特别是随着“蒙科聚”科技城创新集聚区的建设,以及华为内蒙古区域总部、中关村呼和浩特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等一批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落地,有力提升了首府科技城的产业创新能级,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汇聚。

目前,新城区已建成5家院士工作站、160余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还打造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起“前沿技术—中试转化—产业应用”的高速通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突围:在“卡脖子”领域啃下“硬骨头”

产业发展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新城区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产业突围升级。

“过去进口草种每亩30元,现在自主培育的只要12元,还抗寒耐旱。”蒙草集团科技项目总监苑峰指着试验田介绍,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培育了16个优质草种,既降本又环保。该中心与全国58家草业领域单位签约共建,构建科企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决策制等模式,标志着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进入实体化运营。

2024年12月,新城区获批建设自治区首家数据要素产业园。呼和浩特市立足区位、人才、成本等优势,重点打造以新城区为核心的数据标注基地承载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数据标注基地。目前,数据标注基地围绕抖音、百度智能云等头部企业,集聚20余家标注企业、1500余人专业队伍,承接多类标注业务,2024年6月运营至今产值超千万元,正争创第二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试点。

依托八大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及电价优势,新城区以智算服务为重点,推进算力平台建设和租赁,打造“智算应用区”。依托联通云数据中心等企业,已部署算力近3500P,聚集浪潮、新华三等企业,新华三中央实验室将布局300P智算算力。2025年底联通数据中心二期将新增3.6万P算力,三期力争2026年底达10万P。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