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新城区委宣传部将一份特别的敬意,献给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之光”。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受邀参观圣水梁景区、多松年故居、新城区社会基层治理中心等地,在领略新城发展变化与红色传承中放松身心。随后,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内蒙古国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代表们进行了一场以“礼遇”为名的分享会。
在柔和的灯光与热烈的掌声中,分享会拉开帷幕,成为解码新城区培育“文明沃土”的关键场景。
聚光灯下,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高伟向先进典型代表们分享了一组数字,连续10年,进山354次,99326个饮料瓶、111945根烧烤签,将20818斤垃圾挑出大山……这是他给大青山最真挚的礼物。
“捡起的是垃圾,种下的是文明”,高伟的朴素信念引发全场共鸣,台下专注的目光与疾书的笔尖,交织成对善行最真挚的礼赞。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副校长朱德静,这位来自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的教育工作者,以“心有爱,行有责”的理念,生动讲述了苏虎街小学构建“苏虎德育”体系的创新实践。
从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开发特色思政课,到“走廊即画廊”的校园文化浸润;从“石榴籽剧社”编排的民族团结情景剧,到将非遗传承融入课堂的“绘绣相融课程”……“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孩子心中埋下向善的种子。”朱德静的话语,赢得了如潮掌声,道出了教育培育文明的根本。
内蒙古国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则带着大家实地体验“党建+文明创建”具体实践。
活动现场,三十余名先进典型代表围坐交流,智慧碰撞间勾勒出“好人帮好人、单位带群体”的生动图景。
这背后,是新城区精心构建的“选树—宣传—礼遇—传承”全链条工作机制的核心体现。在这里,“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绝非空谈,而是融入制度的价值导向。
新城区从各方面着手,礼遇善行,关心“好人”生活,确保感人事迹广为传颂,模范人物备受尊崇,形成强大的正向激励,持续塑造着城市文明的灵魂。
当一个个闪耀着文明光芒的名字响彻北疆,当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好人故事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已成为青城儿女的广泛共识。
这些点点文明星火,正汇聚成照亮城市的精神火炬,凝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如今,各类宣讲活动已成为新城区文明风尚的闪亮名片,榜样故事如春风化雨般“飞入寻常百姓家”。辖区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响应,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志愿活动,将文明新风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校园里精致的牡丹刺绣与大青山上躬身践行的扁担,在精神的殿堂交相辉映,当政策礼遇与人心向往同频共振,新城区正以制度化的“礼遇”悉心呵护每一束道德微光,让“德者有得”从理念化为生机勃勃的文明生态。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以“礼遇”为犁,深耕制度与人心,新城区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上向前的文明力量正在厚植、生长,向着未来无限伸展。文明之花,必将在这片精心培育的沃土上蓬勃绽放。
新城区委宣传部 梁良供稿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6-30 15:3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委宣传部
6月26日,新城区委宣传部将一份特别的敬意,献给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之光”。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代表受邀参观圣水梁景区、多松年故居、新城区社会基层治理中心等地,在领略新城发展变化与红色传承中放松身心。随后,在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内蒙古国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代表们进行了一场以“礼遇”为名的分享会。
在柔和的灯光与热烈的掌声中,分享会拉开帷幕,成为解码新城区培育“文明沃土”的关键场景。
聚光灯下,呼和浩特市第十一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高伟向先进典型代表们分享了一组数字,连续10年,进山354次,99326个饮料瓶、111945根烧烤签,将20818斤垃圾挑出大山……这是他给大青山最真挚的礼物。
“捡起的是垃圾,种下的是文明”,高伟的朴素信念引发全场共鸣,台下专注的目光与疾书的笔尖,交织成对善行最真挚的礼赞。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副校长朱德静,这位来自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的教育工作者,以“心有爱,行有责”的理念,生动讲述了苏虎街小学构建“苏虎德育”体系的创新实践。
从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开发特色思政课,到“走廊即画廊”的校园文化浸润;从“石榴籽剧社”编排的民族团结情景剧,到将非遗传承融入课堂的“绘绣相融课程”……“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孩子心中埋下向善的种子。”朱德静的话语,赢得了如潮掌声,道出了教育培育文明的根本。
内蒙古国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则带着大家实地体验“党建+文明创建”具体实践。
活动现场,三十余名先进典型代表围坐交流,智慧碰撞间勾勒出“好人帮好人、单位带群体”的生动图景。
这背后,是新城区精心构建的“选树—宣传—礼遇—传承”全链条工作机制的核心体现。在这里,“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绝非空谈,而是融入制度的价值导向。
新城区从各方面着手,礼遇善行,关心“好人”生活,确保感人事迹广为传颂,模范人物备受尊崇,形成强大的正向激励,持续塑造着城市文明的灵魂。
当一个个闪耀着文明光芒的名字响彻北疆,当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的好人故事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已成为青城儿女的广泛共识。
这些点点文明星火,正汇聚成照亮城市的精神火炬,凝聚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如今,各类宣讲活动已成为新城区文明风尚的闪亮名片,榜样故事如春风化雨般“飞入寻常百姓家”。辖区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响应,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志愿活动,将文明新风传递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校园里精致的牡丹刺绣与大青山上躬身践行的扁担,在精神的殿堂交相辉映,当政策礼遇与人心向往同频共振,新城区正以制度化的“礼遇”悉心呵护每一束道德微光,让“德者有得”从理念化为生机勃勃的文明生态。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以“礼遇”为犁,深耕制度与人心,新城区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上向前的文明力量正在厚植、生长,向着未来无限伸展。文明之花,必将在这片精心培育的沃土上蓬勃绽放。
新城区委宣传部 梁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