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抓好组织、文化、链接、治理四项赋能新城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13 09:31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抓好组织、文化、链接、治理

四项赋能

新城区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

新城区通过组织赋能、文化赋能、链接赋能、治理赋能,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PART.01 组织赋能,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一是抓统筹,全年,区委常委会召开12次会议对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进行了安排,出台“落实主线任务清单”等一系列融入“主线”要求的文件。二是抓动员,明确各地区各单位主体责任,将“主线”要求纳入了237家部门“三定”规定,15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规则,90家社会组织章程,100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三是抓学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级中心组定期专题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打造了线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问答平台3.0版本,全区共有10万余人参与网上挑战答题;在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小石榴籽章”争章活动,“小石榴籽”道中华活动,全区89229名学生共同参与。

新城区承办“2024年全市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新城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PART.02 文化赋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开展传承中华文化行动。印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月一主题活动方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共开展活动近百场,参与群众达到5万人次;依托将军衙署等历史资源,开展讲好新城历史故事活动20余场。二是开展传承革命文化行动。依托红色资源创作影视剧本《多松年》《塞外烽火》等文艺作品,开展讲好新城区红色历史故事活动30余场,革命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三是开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动。全面加强北疆文化建设,打造了长城文化博物馆、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利用青城阅立方打造自治区第一家“铸牢”主题书店,创作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曲《同心》。四是开展全媒体“铸牢”宣传行动。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发布、转发、转载新媒体产品1200余条;推出“铸牢”IP形象“榴小新”、“驰骏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ity Walk打卡新城、“石榴同心杯”网络挑战答题等活动,网上关注参与20余万次。

全市“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华民族一家亲”青少年行走的课堂旅游研学交流活动在甲兰板研学基地举办

新城区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IP形象“榴小新”“驰骏城”

PART.03 链接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立足本地,以学校为重点建设了“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文化”示范带;以社区为重点打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带;以历史文化场馆为重点建立了“发挥文化优势,树立正确‘五观’”示范带,在点线面结合的基础上打造了更强的典型矩阵。二是着眼向外,积极与北京怀柔、河北张家口对接联系,山水小学与南宁市虹桥小学建立民族团结进步联建手拉手结对关系,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在联创共建和流动人口服务上达成合作意向。三是挖掘资源,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共同成立了“铸牢”教育研究基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对接联系,推动高校理论资源与地方实践资源统筹运用。深化与呼和浩特博物院的联创共建,深入挖掘绥远城的历史。四是依托文旅优势,承办博博会、敕勒川车展等会展11场;举办演唱会、音乐节10场;成功举办中国速度赛马积分赛、足协U21联赛等体育活动,创造了不同地域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场景。

新城区打造全区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店

新城区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惠民演出

PART.04 治理赋能,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将“一站”(红石榴驿站)做为支点,整合相关站所职能,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拓展服务功能,同时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党的惠民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全年服务5000余人次。二是以“一网”(民族宗教工作网络)为支撑,把民族工作落实到985个网格中,将社区网格体系与“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网络相融合,将社区网格长职能与民族宗教联络员职责相匹配,将民族工作的触角与群众需求相链接,既防范化解风险又发现群众日常需求。三是把“一厅”(红石榴议事厅)做为平台,做好与居民议事机制的融合,全年共开展协商议事300余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件,通过各族群众的共商共议,推动基层的共建共治。四是以“一单”(民族团结工作清单)为索引,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确定民生服务事项500余件。五是将“一队”(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做为骨干,做好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融合,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志愿服务队97支,服务群众5万人次。

团结小区社区利用“红石榴议事厅”就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居民议事活动

下一步,新城区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努力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来源:新城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抓好组织、文化、链接、治理四项赋能新城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

发布日期:2025-03-13 09:31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抓好组织、文化、链接、治理

四项赋能

新城区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

新城区通过组织赋能、文化赋能、链接赋能、治理赋能,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PART.01 组织赋能,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一是抓统筹,全年,区委常委会召开12次会议对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进行了安排,出台“落实主线任务清单”等一系列融入“主线”要求的文件。二是抓动员,明确各地区各单位主体责任,将“主线”要求纳入了237家部门“三定”规定,15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规则,90家社会组织章程,100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三是抓学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级中心组定期专题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打造了线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问答平台3.0版本,全区共有10万余人参与网上挑战答题;在中小学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小石榴籽章”争章活动,“小石榴籽”道中华活动,全区89229名学生共同参与。

新城区承办“2024年全市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

新城区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

PART.02 文化赋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开展传承中华文化行动。印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月一主题活动方案》,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共开展活动近百场,参与群众达到5万人次;依托将军衙署等历史资源,开展讲好新城历史故事活动20余场。二是开展传承革命文化行动。依托红色资源创作影视剧本《多松年》《塞外烽火》等文艺作品,开展讲好新城区红色历史故事活动30余场,革命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三是开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动。全面加强北疆文化建设,打造了长城文化博物馆、绥远城历史文化展馆,利用青城阅立方打造自治区第一家“铸牢”主题书店,创作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曲《同心》。四是开展全媒体“铸牢”宣传行动。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发布、转发、转载新媒体产品1200余条;推出“铸牢”IP形象“榴小新”、“驰骏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City Walk打卡新城、“石榴同心杯”网络挑战答题等活动,网上关注参与20余万次。

全市“青城共育石榴籽 中华民族一家亲”青少年行走的课堂旅游研学交流活动在甲兰板研学基地举办

新城区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IP形象“榴小新”“驰骏城”

PART.03 链接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立足本地,以学校为重点建设了“立德树人,传承中华文化”示范带;以社区为重点打造了“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带;以历史文化场馆为重点建立了“发挥文化优势,树立正确‘五观’”示范带,在点线面结合的基础上打造了更强的典型矩阵。二是着眼向外,积极与北京怀柔、河北张家口对接联系,山水小学与南宁市虹桥小学建立民族团结进步联建手拉手结对关系,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在联创共建和流动人口服务上达成合作意向。三是挖掘资源,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共同成立了“铸牢”教育研究基地,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对接联系,推动高校理论资源与地方实践资源统筹运用。深化与呼和浩特博物院的联创共建,深入挖掘绥远城的历史。四是依托文旅优势,承办博博会、敕勒川车展等会展11场;举办演唱会、音乐节10场;成功举办中国速度赛马积分赛、足协U21联赛等体育活动,创造了不同地域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场景。

新城区打造全区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店

新城区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惠民演出

PART.04 治理赋能,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是将“一站”(红石榴驿站)做为支点,整合相关站所职能,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拓展服务功能,同时利用这一平台开展党的惠民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全年服务5000余人次。二是以“一网”(民族宗教工作网络)为支撑,把民族工作落实到985个网格中,将社区网格体系与“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网络相融合,将社区网格长职能与民族宗教联络员职责相匹配,将民族工作的触角与群众需求相链接,既防范化解风险又发现群众日常需求。三是把“一厅”(红石榴议事厅)做为平台,做好与居民议事机制的融合,全年共开展协商议事300余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5件,通过各族群众的共商共议,推动基层的共建共治。四是以“一单”(民族团结工作清单)为索引,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确定民生服务事项500余件。五是将“一队”(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做为骨干,做好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融合,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力量,建立志愿服务队97支,服务群众5万人次。

团结小区社区利用“红石榴议事厅”就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居民议事活动

下一步,新城区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努力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来源:新城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