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全国两会现场|呼和浩特向全国青年发出诚挚邀约!
发布时间:2025-03-12 09:5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西部省份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青年人才“喊话”,发出“青春之约”。

“呼和浩特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来到呼和浩特,感受这里的魅力,追逐自己的梦想,与呼和浩特一道前行、共同成长。”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向全国青年发出诚挚邀约。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都将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底气,全力聚人口、留人才。”贺海东介绍了呼和浩特的人才政策:从2021年的“吸引人才10条”,到2023年的“引人留人18条”,再到去年的“人才强市25条”,以及刚出台的“吸引人口集聚”政策。

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2022年呼和浩特启动“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行动”。贺海东说,目前呼和浩特已留住近14万大学生。

不管是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还是代表团开放日,不少来自西部的代表委员一有机会就推介当地的人才政策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张树新曾经在交通运输部研究中心、跨国企业工作过,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广西、扎根西部。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张树新说,在广西北部湾港这个充满机遇的大舞台,青年可以积极参与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多个代表团的开放团组会议上,关于青年人才的讨论更为热烈。

在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立书坦言,贵州地处西部、产业环境先天不足,人才储备缺口比较大,高端人才紧缺。为了吸引人才,该集团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千方百计引才、育才、留才,设立“凤凰引才”千万专项资金吸引高端人才,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140余人,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动“中长期激励”“赛马竞争”等激励机制,激励近千名关键核心人才干事创业。

在广西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桂电南宁研究院院长孙希延告诉媒体,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通过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青年人才。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服务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大学教授钟代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一次产才融合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调研中发现,近年来这里汇聚的青年人才大幅增加,主要是区里做好了这三点:求合作、搭平台、搞服务。”钟代笛说,沙坪坝区盘活辖区高校资源,与校方达成6项合作机制、设立10余个创新平台,还以“校门对厂门”的方式促进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将居住、教育、医疗等“软服务”落在实处,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我们盯住的就是青年人才最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贺海东说,年轻人到陌生的城市,首先看有没有发展前途,再看城市宜不宜居,还有就是看保障到不到位,“我们紧扣这几个问题,拿出强有力措施,解决好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贺海东介绍了呼和浩特这几年着力做的几项青年工作: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建立校地联络机制,开展“百场招聘”“丁香扎根·就在青城”就业创业服务等系列活动;拿出“真金白银”助力青年就业创业,针对在呼就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人才奖励;保障青年“住房”问题,三年提供1.84万余套保租房、3000余套公租房,购买首套住房给予1%的购房补贴……

202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专门针对青年打造了价格低、品质高、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区”,让在呼市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贺海东说。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全国两会现场|呼和浩特向全国青年发出诚挚邀约!

发布日期:2025-03-12 09:5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西部省份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青年人才“喊话”,发出“青春之约”。

“呼和浩特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来到呼和浩特,感受这里的魅力,追逐自己的梦想,与呼和浩特一道前行、共同成长。”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向全国青年发出诚挚邀约。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都将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底气,全力聚人口、留人才。”贺海东介绍了呼和浩特的人才政策:从2021年的“吸引人才10条”,到2023年的“引人留人18条”,再到去年的“人才强市25条”,以及刚出台的“吸引人口集聚”政策。

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2022年呼和浩特启动“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行动”。贺海东说,目前呼和浩特已留住近14万大学生。

不管是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现场,还是代表团开放日,不少来自西部的代表委员一有机会就推介当地的人才政策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张树新曾经在交通运输部研究中心、跨国企业工作过,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广西、扎根西部。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张树新说,在广西北部湾港这个充满机遇的大舞台,青年可以积极参与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多个代表团的开放团组会议上,关于青年人才的讨论更为热烈。

在贵州代表团集中采访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肖立书坦言,贵州地处西部、产业环境先天不足,人才储备缺口比较大,高端人才紧缺。为了吸引人才,该集团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千方百计引才、育才、留才,设立“凤凰引才”千万专项资金吸引高端人才,引进行业领军和专业博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140余人,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推动“中长期激励”“赛马竞争”等激励机制,激励近千名关键核心人才干事创业。

在广西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桂电南宁研究院院长孙希延告诉媒体,青年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通过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青年人才。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服务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大学教授钟代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一次产才融合的生动实践。

“我们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调研中发现,近年来这里汇聚的青年人才大幅增加,主要是区里做好了这三点:求合作、搭平台、搞服务。”钟代笛说,沙坪坝区盘活辖区高校资源,与校方达成6项合作机制、设立10余个创新平台,还以“校门对厂门”的方式促进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将居住、教育、医疗等“软服务”落在实处,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我们盯住的就是青年人才最关心、关注的问题,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贺海东说,年轻人到陌生的城市,首先看有没有发展前途,再看城市宜不宜居,还有就是看保障到不到位,“我们紧扣这几个问题,拿出强有力措施,解决好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贺海东介绍了呼和浩特这几年着力做的几项青年工作: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建立校地联络机制,开展“百场招聘”“丁香扎根·就在青城”就业创业服务等系列活动;拿出“真金白银”助力青年就业创业,针对在呼就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人才奖励;保障青年“住房”问题,三年提供1.84万余套保租房、3000余套公租房,购买首套住房给予1%的购房补贴……

202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专门针对青年打造了价格低、品质高、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区”,让在呼市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贺海东说。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