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集聚人才强动能 开辟发展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2-26 09:17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人才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六大产业集群”,畅通引才聚才渠道,推进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市人才集聚度、活跃度、满意度持续提升。2024年,呼和浩特市成功入选“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50强”,位居41位。

内蒙古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闫鑫 摄

以搭建更为系统化、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为基础,人才新政3.0版迭代升级工作顺利完成。在充分调研评估的前提下,呼和浩特市保留原有政策中含金量高的政策条目,围绕做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层次、推动产才融合、建设平台载体、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新办法,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人才强市25条”)。同时,各项配套政策有序跟进落实,努力做到政策发布、咨询、兑现“直达快享”。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已经开始受理,《关于建设科技强市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2024年,运用数字化首府人才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兑现工作,拨付人才工作经费1亿元,提供人才保障住房1.5万余套。

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支撑产业升级为目标,人才科创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全力支持西安交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支持引进西安交大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建设国内首个对标国际领先的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和计量基准级高性能光栅研发制造基地。2024年,新引进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西安交大刘红忠教授等高端人才团队。全年新增人才团队10个,总数达到52个,新增人才1300人,总数达到1.94万人。“国字号”科技平台建设协同发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设立孵化资金池,链接上下游企业123家,累计实施239个项目,取得10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并产业化。依托市本级人才项目,支持乳创中心牵头联合区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母乳化乳制品制备与营养价值研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获批全国草产业首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自治区首个紫花苜蓿生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基地。依托市本级人才项目,支持草创中心的蒙草牵头联合区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苜蓿品质研究。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依托市级人才项目支持中环领先的娄中士获评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环晶体研发创新团队和中环光伏薄片化研发创新团队分别获评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加速,围绕与北京市海淀区共同打造“两小时创新圈”,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正式落户。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北京)依托京蒙高科孵化场地吸引京蒙科创企业和团队入驻孵化,实现双注册15家科技型企业,大力支持我市行业龙头金宇生物根据产学研合作需求在京建设mRNA动物疫苗联合实验室。

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取得实际进展。破解职称评审难题,实行基层高级职称“定向使用、定向评价”,提高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为全市中小学新增中高级岗位3747个,拿出150个中高级岗位建立“周转池”。2024年,共有754名一线教师、341名基层专技人才获评高级职称,5467名乡村振兴一线和非公有制领域专技人才享受职称倾斜政策。支持蒙牛、中广核新能源投资公司等人才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北方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采取“预算制+负面清单”方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行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经费“包干制”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权,目前已有25项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引才用才”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大科技项目全部由企业牵头实施。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同时共有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8家、市级科技领军企业44家。推动建立“科技特派员+企业”一对一服务模式,累计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32家,入站企业科技特派员达853名,逐步推动每家科技型企业形成“建立一个研发机构+培养一支创新团队”发展模式。

有凤来仪,非梧不栖。

2024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呼和浩特市最新制定出台的《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进行正式发布。近期,呼和浩特市将同步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具体办理流程等内容,竭力提供最贴心的政策、最暖心的服务、最安心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呼和浩特市都能站上舞台、尽展才华、实现抱负。

为求职者讲解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塔娜 摄“接下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结合‘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深挖平台的服务‘盲点’和人才服务需求的‘热点’,继续做好人才服务一体化平台二期建设。”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发布以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谋划、认真准备,着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推动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发布了《呼和浩特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操作指南》,采取网上申请、主管部门初审、人社部门复核的程序开展分类认定。推动租购房补贴政策落地。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业务办理的公告》,对符合毕业年限、(租)购房时间和缴纳保险等条件的人员给予补贴。截至2月中旬,已受理购房补贴申请177人次,租房补贴78人次。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为1000人左右发放租购房补贴,大力推动人才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共提供了人才奖补申领、人才认定、人才地图等人才服务功能。

诚心引才、热心留才、倾心育才、真心爱才。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刀阔斧推进制度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青年才俊,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奏响了砥砺奋进、不负青春的主旋律。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集聚人才强动能 开辟发展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5-02-26 09:17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人才是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市之基,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六大产业集群”,畅通引才聚才渠道,推进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市人才集聚度、活跃度、满意度持续提升。2024年,呼和浩特市成功入选“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50强”,位居41位。

内蒙古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闫鑫 摄

以搭建更为系统化、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为基础,人才新政3.0版迭代升级工作顺利完成。在充分调研评估的前提下,呼和浩特市保留原有政策中含金量高的政策条目,围绕做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层次、推动产才融合、建设平台载体、改革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新办法,制定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人才强市25条”)。同时,各项配套政策有序跟进落实,努力做到政策发布、咨询、兑现“直达快享”。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工作已经开始受理,《关于建设科技强市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2024年,运用数字化首府人才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兑现工作,拨付人才工作经费1亿元,提供人才保障住房1.5万余套。

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支撑产业升级为目标,人才科创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全力支持西安交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支持引进西安交大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建设国内首个对标国际领先的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和计量基准级高性能光栅研发制造基地。2024年,新引进中国科学院黄维院士、西安交大刘红忠教授等高端人才团队。全年新增人才团队10个,总数达到52个,新增人才1300人,总数达到1.94万人。“国字号”科技平台建设协同发力。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设立孵化资金池,链接上下游企业123家,累计实施239个项目,取得10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并产业化。依托市本级人才项目,支持乳创中心牵头联合区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母乳化乳制品制备与营养价值研究。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获批全国草产业首个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自治区首个紫花苜蓿生物安全评价中间试验基地。依托市本级人才项目,支持草创中心的蒙草牵头联合区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苜蓿品质研究。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依托市级人才项目支持中环领先的娄中士获评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环晶体研发创新团队和中环光伏薄片化研发创新团队分别获评入选市级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人才科创飞地”建设加速,围绕与北京市海淀区共同打造“两小时创新圈”,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正式落户。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北京)依托京蒙高科孵化场地吸引京蒙科创企业和团队入驻孵化,实现双注册15家科技型企业,大力支持我市行业龙头金宇生物根据产学研合作需求在京建设mRNA动物疫苗联合实验室。

以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取得实际进展。破解职称评审难题,实行基层高级职称“定向使用、定向评价”,提高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为全市中小学新增中高级岗位3747个,拿出150个中高级岗位建立“周转池”。2024年,共有754名一线教师、341名基层专技人才获评高级职称,5467名乡村振兴一线和非公有制领域专技人才享受职称倾斜政策。支持蒙牛、中广核新能源投资公司等人才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北方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采取“预算制+负面清单”方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行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经费“包干制”管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权,目前已有25项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引才用才”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大科技项目全部由企业牵头实施。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9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52家,同时共有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8家、市级科技领军企业44家。推动建立“科技特派员+企业”一对一服务模式,累计备案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32家,入站企业科技特派员达853名,逐步推动每家科技型企业形成“建立一个研发机构+培养一支创新团队”发展模式。

有凤来仪,非梧不栖。

2024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呼和浩特市最新制定出台的《关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首府人才工作的意见》(简称“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进行正式发布。近期,呼和浩特市将同步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具体办理流程等内容,竭力提供最贴心的政策、最暖心的服务、最安心的环境,让各类人才在呼和浩特市都能站上舞台、尽展才华、实现抱负。

为求职者讲解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塔娜 摄“接下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结合‘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深挖平台的服务‘盲点’和人才服务需求的‘热点’,继续做好人才服务一体化平台二期建设。”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呼和浩特人才强市25条”发布以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谋划、认真准备,着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实施。推动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发布了《呼和浩特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操作指南》,采取网上申请、主管部门初审、人社部门复核的程序开展分类认定。推动租购房补贴政策落地。发布了《关于2025年度呼和浩特市高校毕业生租购房补贴业务办理的公告》,对符合毕业年限、(租)购房时间和缴纳保险等条件的人员给予补贴。截至2月中旬,已受理购房补贴申请177人次,租房补贴78人次。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为1000人左右发放租购房补贴,大力推动人才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共提供了人才奖补申领、人才认定、人才地图等人才服务功能。

诚心引才、热心留才、倾心育才、真心爱才。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刀阔斧推进制度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青年才俊,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奏响了砥砺奋进、不负青春的主旋律。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