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新”潮澎湃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02-19 09:33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年来,呼和浩特以“破茧成蝶”之势,在城乡焕新与产业升级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从交通动脉的贯通到智慧城市的构建,从生态治理的突破到低空经济的探索,这座草原都市正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雄心,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获批为城市发展锚定了四大核心坐标——华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顶层设计不仅为城市未来十年勾勒出清晰的蓝图,更通过“交通强基、产业聚能、生态提质、智慧赋能”等抓手,推动首府从区域中心向国家级战略节点跃升。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盛乐国际机场落成后,呼和浩特将正式跻身“国际航空枢纽俱乐部”。这座对标绿色低碳标准的现代化机场,不仅将开通第五航权,同时通过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等路网工程,还构建起辐射华北、连接欧亚的“空中丝路”。

清水河老牛湾机场的通航,让黄河与长城交会的壮美景观不再遥远,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通航后当地民宿入住率提升40%,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一幅“交通+文旅”的融合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从“痛点”到“暖点”的蝶变

城市发展的温度,体现在每一处细节的改善中。

2024年,呼和浩特以“温暖工程”为切口,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老旧管网209公里,城市供热“O”型环网全面成型,让那些曾经饱受供暖困扰的小区彻底告别“寒冬焦虑”。正如玉泉区天骄花园小区居民安利平所言:“现在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5摄氏度左右,温暖工程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水”与“绿”的命题同样被赋予新解。引黄入呼三期工程的启动,为首府长远发展筑牢水资源屏障;而54个海绵城市项目的落地,则让城市在暴雨中“呼吸自如”,内涝发生率大大下降。此外,229个老旧小区焕新、215个口袋公园的增建,让呼和浩特公园游园总数达到1009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绿地面积近2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市民开门见绿、开窗揽绿的美好绿色生活。

低空经济与智慧治理的双重突破

在产业赛道上,呼和浩特瞄准未来产业,率先布局低空经济生态圈。内蒙古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全国eVTOL试点城市的申报以及商业航天总装基地的落地,让这座城市成为低空领域的“北方试验场”。一架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试飞,不仅为物流、应急救援开辟新场景,更催生出“低空+文旅”“低空+农业”等跨界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样步履铿锵。随着城市大脑与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初步集成,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标志着AI技术已渗透至首府交通调度、应急响应、政务服务等诸多场景,让政策咨询、事项办理实现“秒级响应”。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使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开源模型政务化落地的城市,也为全国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青城样本”。

从“枢纽之城”到“都市圈引擎”

面向2025年,呼和浩特的雄心不止于自身升级,更在于带动区域协同发展。随着呼包高铁、呼鄂城际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呼包鄂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一个以呼和浩特为核心的“1小时城市圈”正在成型。

城市基础建设至关重要。今年,昭乌达高架与南二环互通立交的建成,将彻底打通城区交通“任督二脉”;“西热东送”工程则进一步破解热源分布不均难题;272个老旧小区改造、59.5公里燃气管网更新等项目的持续推进,首府的城市韧性将显著增强。从“千年驼道”到“现代枢纽”,呼和浩特正以破局之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寻找发展最优解。这里既有历史名城的厚重底蕴,亦有创新之城的澎湃活力;既见证着黄河之水的润泽万物,也孕育着低空经济的振翅高飞。当“青年社区”的创业者与科技城的研发者共同编织梦想,当智慧城市的灯光照亮草原夜空,这座北方之城已不再只是地理坐标,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注脚。

未来的呼和浩特,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包容的胸怀,在祖国北疆绽放璀璨光芒。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新”潮澎湃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02-19 09:33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呼和浩特以“破茧成蝶”之势,在城乡焕新与产业升级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从交通动脉的贯通到智慧城市的构建,从生态治理的突破到低空经济的探索,这座草原都市正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雄心,书写着新时代的奋进篇章。

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4年,《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获批为城市发展锚定了四大核心坐标——华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顶层设计不仅为城市未来十年勾勒出清晰的蓝图,更通过“交通强基、产业聚能、生态提质、智慧赋能”等抓手,推动首府从区域中心向国家级战略节点跃升。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盛乐国际机场落成后,呼和浩特将正式跻身“国际航空枢纽俱乐部”。这座对标绿色低碳标准的现代化机场,不仅将开通第五航权,同时通过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等路网工程,还构建起辐射华北、连接欧亚的“空中丝路”。

清水河老牛湾机场的通航,让黄河与长城交会的壮美景观不再遥远,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通航后当地民宿入住率提升40%,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一幅“交通+文旅”的融合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从“痛点”到“暖点”的蝶变

城市发展的温度,体现在每一处细节的改善中。

2024年,呼和浩特以“温暖工程”为切口,新增供热能力3800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老旧管网209公里,城市供热“O”型环网全面成型,让那些曾经饱受供暖困扰的小区彻底告别“寒冬焦虑”。正如玉泉区天骄花园小区居民安利平所言:“现在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5摄氏度左右,温暖工程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水”与“绿”的命题同样被赋予新解。引黄入呼三期工程的启动,为首府长远发展筑牢水资源屏障;而54个海绵城市项目的落地,则让城市在暴雨中“呼吸自如”,内涝发生率大大下降。此外,229个老旧小区焕新、215个口袋公园的增建,让呼和浩特公园游园总数达到1009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绿地面积近2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市民开门见绿、开窗揽绿的美好绿色生活。

低空经济与智慧治理的双重突破

在产业赛道上,呼和浩特瞄准未来产业,率先布局低空经济生态圈。内蒙古低空经济研究院的成立、全国eVTOL试点城市的申报以及商业航天总装基地的落地,让这座城市成为低空领域的“北方试验场”。一架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试飞,不仅为物流、应急救援开辟新场景,更催生出“低空+文旅”“低空+农业”等跨界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样步履铿锵。随着城市大脑与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初步集成,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标志着AI技术已渗透至首府交通调度、应急响应、政务服务等诸多场景,让政策咨询、事项办理实现“秒级响应”。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使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开源模型政务化落地的城市,也为全国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青城样本”。

从“枢纽之城”到“都市圈引擎”

面向2025年,呼和浩特的雄心不止于自身升级,更在于带动区域协同发展。随着呼包高铁、呼鄂城际铁路纳入国家规划,呼包鄂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进程加速,一个以呼和浩特为核心的“1小时城市圈”正在成型。

城市基础建设至关重要。今年,昭乌达高架与南二环互通立交的建成,将彻底打通城区交通“任督二脉”;“西热东送”工程则进一步破解热源分布不均难题;272个老旧小区改造、59.5公里燃气管网更新等项目的持续推进,首府的城市韧性将显著增强。从“千年驼道”到“现代枢纽”,呼和浩特正以破局之姿,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寻找发展最优解。这里既有历史名城的厚重底蕴,亦有创新之城的澎湃活力;既见证着黄河之水的润泽万物,也孕育着低空经济的振翅高飞。当“青年社区”的创业者与科技城的研发者共同编织梦想,当智慧城市的灯光照亮草原夜空,这座北方之城已不再只是地理坐标,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注脚。

未来的呼和浩特,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包容的胸怀,在祖国北疆绽放璀璨光芒。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