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忆峥嵘岁月 寻红色足迹
发布时间:2024-12-14 09:2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让我们踏寻红色足迹,感悟呼和浩特红色历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在玉泉区有一座红色博物馆——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该纪念馆原为玉泉区财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整体建筑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布局,坐北朝南,采用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爱国人士宣传抗日、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2006年,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财神庙)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财神庙重新修建,并在后罩楼二楼布置了《历史不容忘记——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史略》展览,展出许多有关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图片、展品,旨在对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1年获得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博物馆纪念馆注册的批复对外开放。
2019年,纪念馆一楼布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览,并新建一间视听室;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为了更好地将纪念馆蕴藏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等红色资源加以全面开发和有效弘扬,纪念馆内的陈列内容进行了系统提升、公共配套空间进行了整修。提升改造后,展览展陈面积增加为356平方米,展出展品30余件,新创作场景复原2处,新增3D幻影成像1处。通过雕塑、模拟场景、情景再现、大型多媒体互动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绥蒙抗日救国会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生动地再现革命先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乌兰夫纪念馆 

坐落在新华西街乌兰夫公园内的乌兰夫纪念馆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群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历史为内涵、园林景观为载体、相互衬托的游览胜地。

乌兰夫同志用过的怀表和铜印

乌兰夫纪念馆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是广大群众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课堂。整个展览陈列共分为6个部分12个单元,共设置8个展厅,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争取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的不朽功勋。

乌兰夫同志穿过的衣服

展厅里,陈列着乌兰夫用过的怀表和铜印,仿佛正在讲述着那段历史时光。最吸引游客目光的还有两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据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两件中山装伴随了乌兰夫很多年,而且平时根本舍不得拿出来穿,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穿出来。1983年6月18日,乌兰夫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当时就是穿着这套灰色的中山装。现在这两套中山装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陈列在纪念馆里,时刻提醒年轻人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位于新城区大青山南麓,是一座集参观教育、致敬缅怀、红色研学、国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文化旅游公园。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南邻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北接大青山健身步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建成以来吸引许多游客前往参观。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

据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讲解员孟静介绍,在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最让游客感觉震撼的要数《大青山地区革命英烈》展厅,展厅以“山高人为峰”为设计理念,突出由290位先烈与前辈所组成的山体造型,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氛围,充分体现革命英烈及革命前辈的悲壮雄伟与卓著功勋。《大青山地区革命史展览》以“正观·背看”为特色,正观——从展厅入口望去,展览山体造型由低到高宛如群山叠叠展开,大青山的气势一览无余;背看——观众进入“山”中,随着光线由暗变明,大青山革命史内容也由艰难革命向辉煌成就依次展开,展桌、展板、多媒体等在“山”中构成了基础展示形式,大型雕塑场景以及历史环境再现。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北面,高27米,大气庄严,前刻汉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后刻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后有并列旗帜墙左右环抱,与密林共同形成纪念碑广场背景景观。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内还建有彩虹桥、哈达湖、升旗广场、听松阁、七彩台、旭门坪等设施。

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在呼伦贝尔北路东侧的清风公园里坐落着一座特别的展馆,馆内建筑风格独特,它就是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由多松年烈士故居和展陈区组成。故居为清末民初传统民居建筑,由正房、东厢房和南房组成,是多松年青少年时代居住、生活、学习的地方。

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据多松年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韩飞飞介绍,1923年秋,多松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受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的教诲,在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多松年深知这是救国的真理,便立志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1927年8月,多松年不幸遭特务逮捕,牺牲时年仅22岁。他把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革命事业。
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将烈士故居进行了修缮,并陈列了一批文物,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现已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位于武川县,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是全国19个根据地之一,在抗战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承载着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深厚的老区精神。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武川县委党校胡利告诉记者,1938年8月,八路军120师组建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协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和所属游击四支队,共2300多人开始挺进大青山。10月初,部队越过平绥路挺进大青山腹地,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创建起了包括绥东、绥南、绥中、绥西四块根据地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创建起,八路军和蒙汉各族人民就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1938年9月至1942年10月的4年时间里,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虏近千人。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主题内容鲜明,由主题正厅和五个展区组成,馆内展品丰富,宣讲资料详实、生动,功能作用明显,是呼和浩特市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全国示范基地。

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

老牛坡,位于内蒙古清水河与山西平鲁、偏关两省三县交界地带。1937年,抗战时期晋绥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老牛坡党支部成立于此,成为引领当地革命斗争的一面鲜艳旗帜,是抗战时期连接晋绥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枢纽,也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重要通道。

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

如今,依托革命老区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坐落于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的明长城脚下的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现有老牛坡党支部展馆、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复原)、北堡村抗战遗址、北堡革命烈士纪念碑、青龙洞山生态文明教学点和四公主德政碑等12个现场教学点,集现场教学、室内培训、餐饮、住宿和运动于一体,面向区内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红色研学的研学机构,是国家 4A级红色旅游区,也是清水河县重点打造的全国一流农村基层党建阵地、全国一流干部教育实践基地。
据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副校长朝鲁介绍,通过组合式利用“老牛坡党支部旧址”等革命纪念设施、“四公主德政碑”等历史文物和“青龙洞山”等生态文明成果,开设具有老牛坡特色的革命历史课程,自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学员和研学爱好者共 860多班次、30万余人次,成为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研究党史、接受洗礼的红色殿堂,也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外研学基地。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忆峥嵘岁月 寻红色足迹

发布日期:2024-12-14 09:2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让我们踏寻红色足迹,感悟呼和浩特红色历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在玉泉区有一座红色博物馆——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绥蒙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

该纪念馆原为玉泉区财神庙,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整体建筑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布局,坐北朝南,采用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爱国人士宣传抗日、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2006年,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旧址纪念馆(财神庙)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财神庙重新修建,并在后罩楼二楼布置了《历史不容忘记——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史略》展览,展出许多有关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图片、展品,旨在对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1年获得自治区文物局关于博物馆纪念馆注册的批复对外开放。
2019年,纪念馆一楼布置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览,并新建一间视听室;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为了更好地将纪念馆蕴藏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等红色资源加以全面开发和有效弘扬,纪念馆内的陈列内容进行了系统提升、公共配套空间进行了整修。提升改造后,展览展陈面积增加为356平方米,展出展品30余件,新创作场景复原2处,新增3D幻影成像1处。通过雕塑、模拟场景、情景再现、大型多媒体互动场景等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反映绥蒙抗日救国会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生动地再现革命先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乌兰夫纪念馆 

坐落在新华西街乌兰夫公园内的乌兰夫纪念馆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群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历史为内涵、园林景观为载体、相互衬托的游览胜地。

乌兰夫同志用过的怀表和铜印

乌兰夫纪念馆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是广大群众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课堂。整个展览陈列共分为6个部分12个单元,共设置8个展厅,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争取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的不朽功勋。

乌兰夫同志穿过的衣服

展厅里,陈列着乌兰夫用过的怀表和铜印,仿佛正在讲述着那段历史时光。最吸引游客目光的还有两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据乌兰夫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两件中山装伴随了乌兰夫很多年,而且平时根本舍不得拿出来穿,只有在参加重要活动时才穿出来。1983年6月18日,乌兰夫出席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当时就是穿着这套灰色的中山装。现在这两套中山装已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陈列在纪念馆里,时刻提醒年轻人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位于新城区大青山南麓,是一座集参观教育、致敬缅怀、红色研学、国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文化旅游公园。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南邻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北接大青山健身步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建成以来吸引许多游客前往参观。

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

据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讲解员孟静介绍,在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最让游客感觉震撼的要数《大青山地区革命英烈》展厅,展厅以“山高人为峰”为设计理念,突出由290位先烈与前辈所组成的山体造型,通过多媒体手段辅助氛围,充分体现革命英烈及革命前辈的悲壮雄伟与卓著功勋。《大青山地区革命史展览》以“正观·背看”为特色,正观——从展厅入口望去,展览山体造型由低到高宛如群山叠叠展开,大青山的气势一览无余;背看——观众进入“山”中,随着光线由暗变明,大青山革命史内容也由艰难革命向辉煌成就依次展开,展桌、展板、多媒体等在“山”中构成了基础展示形式,大型雕塑场景以及历史环境再现。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北面,高27米,大气庄严,前刻汉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后刻蒙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后有并列旗帜墙左右环抱,与密林共同形成纪念碑广场背景景观。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内还建有彩虹桥、哈达湖、升旗广场、听松阁、七彩台、旭门坪等设施。

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在呼伦贝尔北路东侧的清风公园里坐落着一座特别的展馆,馆内建筑风格独特,它就是多松年烈士纪念馆。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由多松年烈士故居和展陈区组成。故居为清末民初传统民居建筑,由正房、东厢房和南房组成,是多松年青少年时代居住、生活、学习的地方。

多松年烈士纪念馆

据多松年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韩飞飞介绍,1923年秋,多松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受中共北方区委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的教诲,在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多松年深知这是救国的真理,便立志献身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1927年8月,多松年不幸遭特务逮捕,牺牲时年仅22岁。他把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革命事业。
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将烈士故居进行了修缮,并陈列了一批文物,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现已列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位于武川县,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是全国19个根据地之一,在抗战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承载着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深厚的老区精神。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武川县委党校胡利告诉记者,1938年8月,八路军120师组建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协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和所属游击四支队,共2300多人开始挺进大青山。10月初,部队越过平绥路挺进大青山腹地,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创建起了包括绥东、绥南、绥中、绥西四块根据地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创建起,八路军和蒙汉各族人民就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1938年9月至1942年10月的4年时间里,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虏近千人。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主题内容鲜明,由主题正厅和五个展区组成,馆内展品丰富,宣讲资料详实、生动,功能作用明显,是呼和浩特市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全国示范基地。

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

老牛坡,位于内蒙古清水河与山西平鲁、偏关两省三县交界地带。1937年,抗战时期晋绥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老牛坡党支部成立于此,成为引领当地革命斗争的一面鲜艳旗帜,是抗战时期连接晋绥抗日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枢纽,也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共产国际的重要通道。

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

如今,依托革命老区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坐落于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的明长城脚下的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老牛坡研学中心)现有老牛坡党支部展馆、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复原)、北堡村抗战遗址、北堡革命烈士纪念碑、青龙洞山生态文明教学点和四公主德政碑等12个现场教学点,集现场教学、室内培训、餐饮、住宿和运动于一体,面向区内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红色研学的研学机构,是国家 4A级红色旅游区,也是清水河县重点打造的全国一流农村基层党建阵地、全国一流干部教育实践基地。
据中共清水河县委党校副校长朝鲁介绍,通过组合式利用“老牛坡党支部旧址”等革命纪念设施、“四公主德政碑”等历史文物和“青龙洞山”等生态文明成果,开设具有老牛坡特色的革命历史课程,自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学员和研学爱好者共 860多班次、30万余人次,成为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研究党史、接受洗礼的红色殿堂,也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外研学基地。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丨终审:魏小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