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让更多劳动者端稳端牢手中“饭碗”
发布时间:2024-11-13 10:03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聚焦“提技能”“稳就业”“强服务”三大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宜业首府”建设、“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技能呼和浩特”等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就业稳,则民心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统揽,坚持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助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

抓好就业政策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围绕创业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在多平台加强宣传政策力度,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充分释放政策促就业效应。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呼和浩特市共筹集就业补助资金6.29亿元,为落实各项政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此外,全市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向8348户企业的34.25万名职工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316.82万元,为9306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84.95万元,进一步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化解结构性矛盾。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搭建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针对“六大产业集群”、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民生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发展,开发了51门职业(工种)线上课程资源;组织开展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特色培训,发布涵盖乳品加工、全媒体运营师、轨道交通信号工等63个职业(工种)紧缺急需职业培训目录,培训人数达1.1万人次。

走进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模拟驾驶培训室,一个个仿真驾驶操作台有序陈列,1号线D队电客车司机王磊正在为员工们进行驾驶操作的培训。据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段涛涛介绍:“我们从企业内部征集各部门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成为内训师,通过课题培训带动各岗位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并进一步规范创业担保贷款,为有意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呼和浩特市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当前,全市共认定人才储备基地465家,征集人才储备岗位2212个;认定就业见习基地839家,征集见习岗位3468个;精心组织实施“1131”就业帮扶,截至目前,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率达到88.22%;为吸纳455名高校毕业生的54家小微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24.88万元。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集中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0场,提供就业岗位18.55万个;开发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做好认定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给予托底安置,今年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57人,在岗总人数达到2543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共组织特色招聘会16场,帮助14名残疾人和128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精准打通供需对接渠道。呼和浩特市不断健全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有61个人社服务站,在428个社区均建立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商圈、高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建设就业服务站,拓展服务网点,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打造全区共用的“宜业首府”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104个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与群众“零距离”;组织大型招聘活动,如“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人社服务进校园”等。

就业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着百姓幸福生活。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就业服务、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从政策体系、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自主创业、失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精准施策,助推首府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和浩特:让更多劳动者端稳端牢手中“饭碗”

发布日期:2024-11-13 10:03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聚焦“提技能”“稳就业”“强服务”三大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宜业首府”建设、“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技能呼和浩特”等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就业稳,则民心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统揽,坚持分类帮扶、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助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

抓好就业政策落实,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围绕创业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在多平台加强宣传政策力度,并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充分释放政策促就业效应。同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呼和浩特市共筹集就业补助资金6.29亿元,为落实各项政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此外,全市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向8348户企业的34.25万名职工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3316.82万元,为9306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84.95万元,进一步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化解结构性矛盾。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积极搭建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针对“六大产业集群”、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民生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发展,开发了51门职业(工种)线上课程资源;组织开展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特色培训,发布涵盖乳品加工、全媒体运营师、轨道交通信号工等63个职业(工种)紧缺急需职业培训目录,培训人数达1.1万人次。

走进呼和浩特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模拟驾驶培训室,一个个仿真驾驶操作台有序陈列,1号线D队电客车司机王磊正在为员工们进行驾驶操作的培训。据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段涛涛介绍:“我们从企业内部征集各部门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成为内训师,通过课题培训带动各岗位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并进一步规范创业担保贷款,为有意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呼和浩特市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当前,全市共认定人才储备基地465家,征集人才储备岗位2212个;认定就业见习基地839家,征集见习岗位3468个;精心组织实施“1131”就业帮扶,截至目前,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率达到88.22%;为吸纳455名高校毕业生的54家小微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24.88万元。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集中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0场,提供就业岗位18.55万个;开发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做好认定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给予托底安置,今年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57人,在岗总人数达到2543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共组织特色招聘会16场,帮助14名残疾人和128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精准打通供需对接渠道。呼和浩特市不断健全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有61个人社服务站,在428个社区均建立基层就业服务机构;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在商圈、高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建设就业服务站,拓展服务网点,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打造全区共用的“宜业首府”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104个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与群众“零距离”;组织大型招聘活动,如“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人社服务进校园”等。

就业不仅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着百姓幸福生活。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强化政策落实、优化就业服务、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从政策体系、职业技能培训、重点群体就业、自主创业、失业保险、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精准施策,助推首府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