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打造中国草业“芯片”——蒙草集团大力推进优质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4-10-24 09:36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金秋十月,漫步敕勒川草原,白云温柔,群山掩映,别有一番风情。
十几年前的敕勒川草原,砂石裸露、风沙肆虐。自2012年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蒙草集团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修复敕勒川草原,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共修复面积3万余亩,多种植物、动物陆续回归,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做好草种科技,就是要用中国草种丰茂中国草原,让中国牛马羊吃上中国草。敕勒川草原修复应用冰草等20多种乡土植物,现如今已持续12年,监测到70多种乡土植物,野兔、狐狸、红隼也在这里安家落户,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这片草原也逐渐恢复了自愈能力,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欣慰地说。

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系统治理,“草”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敕勒川草原的回归既是呼和浩特生态保护修复的缩影,也是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的见证。近年来,为打造草业“芯片”、发展现代草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长期库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推进优质牧草新品种、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应用。
依托生态大数据导航,按照修复地水、土、气、植、动、微等原生数据,蒙草集团推出了“一地一方”定制化配置乔灌草+保水因子+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混合的“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种子块”等产品,解决市场各类生态用种需求。
其中,种子包在各类型草原修复中均实现良好效果。在扎赉特草原,植被盖度提高57%—80%,干草产量增加70%左右,优良牧草干重增加1.3倍。在东部草原,植被平均高度达38厘米,平均盖度78.4%,平均密度142.3株/平方米。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兼成果推广研究院院长陈翔向记者介绍:“种子包选用耐旱、生长快、自繁力强的生态和饲用兼用型草种配置,配比根系发达植物,可以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地上生产力,帮助草原自愈,修复效果持久等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大面积退化、沙化草原修复、废弃地治理。”
2023年,内蒙古全区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6.5万亩,年制种能力突破500万公斤,人工饲草种植2172万亩,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草产业链产值达802.1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内蒙古拥有12亿亩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7.2%,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连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严重退化沙化,不适宜放牧利用的草原划为禁牧区,禁牧区以外的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以草定畜,科学核定载畜量,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并给予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每年有3.8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5.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140多万户农牧民从中受益。

草原修复、矿山治理、防沙治沙不是单纯的复绿,更要为农牧民良好的生产生活提供支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牧草草种配置,既修复生态也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保障,让草原既有生态价值,也有生产生活价值,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推广家庭牧场体系,通过合作社联动,带动周边千余户牧民参与草原修复。

鄂尔多斯巴彦乌素嘎查58岁的牧民孟克达来就是草种科技的受益者,他说:“我家的1000余亩草场在蒙草生态的科技帮扶下,种植冰草、驼绒藜、柠条等草种,不仅改善了生态,更为家庭带来每年20余万元的畜牧收入。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好草原生态红利,打造草原生态牛羊肉品牌。”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打造中国草业“芯片”——蒙草集团大力推进优质牧草新品种、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发布日期:2024-10-24 09:36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金秋十月,漫步敕勒川草原,白云温柔,群山掩映,别有一番风情。
十几年前的敕勒川草原,砂石裸露、风沙肆虐。自2012年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蒙草集团采用“人工干预下模拟天然草原”的近自然修复方案修复敕勒川草原,从千亩试验开始,如今共修复面积3万余亩,多种植物、动物陆续回归,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性。
“做好草种科技,就是要用中国草种丰茂中国草原,让中国牛马羊吃上中国草。敕勒川草原修复应用冰草等20多种乡土植物,现如今已持续12年,监测到70多种乡土植物,野兔、狐狸、红隼也在这里安家落户,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这片草原也逐渐恢复了自愈能力,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蒙草集团副总经理陈睿珏欣慰地说。

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系统治理,“草”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敕勒川草原的回归既是呼和浩特生态保护修复的缩影,也是内蒙古草业技术创新的见证。近年来,为打造草业“芯片”、发展现代草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启动实施优质牧草技术攻关项目,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中长期库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推进优质牧草新品种、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应用。
依托生态大数据导航,按照修复地水、土、气、植、动、微等原生数据,蒙草集团推出了“一地一方”定制化配置乔灌草+保水因子+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混合的“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种子块”等产品,解决市场各类生态用种需求。
其中,种子包在各类型草原修复中均实现良好效果。在扎赉特草原,植被盖度提高57%—80%,干草产量增加70%左右,优良牧草干重增加1.3倍。在东部草原,植被平均高度达38厘米,平均盖度78.4%,平均密度142.3株/平方米。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兼成果推广研究院院长陈翔向记者介绍:“种子包选用耐旱、生长快、自繁力强的生态和饲用兼用型草种配置,配比根系发达植物,可以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地上生产力,帮助草原自愈,修复效果持久等效果。可推广应用于大面积退化、沙化草原修复、废弃地治理。”
2023年,内蒙古全区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6.5万亩,年制种能力突破500万公斤,人工饲草种植2172万亩,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草产业链产值达802.1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内蒙古拥有12亿亩草原,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7.2%,在国家支持下,内蒙古连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严重退化沙化,不适宜放牧利用的草原划为禁牧区,禁牧区以外的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以草定畜,科学核定载畜量,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并给予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十四五”以来,内蒙古每年有3.8亿亩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5.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140多万户农牧民从中受益。

草原修复、矿山治理、防沙治沙不是单纯的复绿,更要为农牧民良好的生产生活提供支持,因地制宜选用优质牧草草种配置,既修复生态也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保障,让草原既有生态价值,也有生产生活价值,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推广家庭牧场体系,通过合作社联动,带动周边千余户牧民参与草原修复。

鄂尔多斯巴彦乌素嘎查58岁的牧民孟克达来就是草种科技的受益者,他说:“我家的1000余亩草场在蒙草生态的科技帮扶下,种植冰草、驼绒藜、柠条等草种,不仅改善了生态,更为家庭带来每年20余万元的畜牧收入。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好草原生态红利,打造草原生态牛羊肉品牌。”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