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伦贝尔北路街道: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发布时间:2024-05-23 09:2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大党委”的统筹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治理能力,不断擦亮“红色呼伦、智慧呼伦、品质呼伦、活力呼伦、人文呼伦”“五个呼伦”党建品牌,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赶考”的姿态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用“小创新”代替“大灌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由社区实践总结提炼出“网格+”服务、构建“9久治理工作法”,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以实干担当推动基层治理质效。通过深入挖掘居民活动用房、物业用房等公共资源,在辖区内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治理难度较大、民众争议较多的小区设立“9久治理驿站”,工作阵地前移,以久久为功的精神,长久服务辖区群众。结合“组织吹哨,党员报到”的原则发动党员及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当中,做到问题解决在小区、工作推动在小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利用“9久治理驿站”分步协助无物业小区实现民主自治。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持续涵养文化认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夯实社会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全过程,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传统文化呈现在眼前,形成了苏雅拉社区阳光诺卡一期的“民族融合文化墙”、府兴社区“红石榴家园就业服务中心”等代表性成果。以多样的方式举办各族慰问交流活动,聚焦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不断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交流合作中增进共识。

于“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多措并举,破解就业创业难题

通过人才孵化微站,搭起居民学校“联通桥”。为破解辖区群众就业问题,主动“铺路架桥”,通过吸纳社会资源,打造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手工制作、家庭教育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孵化微站。目前与内蒙古英才培训技术学校和环成职业技工学校达成合作,为7类人群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共建的方式帮扶辖区困难群众。利用“党群连心桥”民声直播间进行线上授课,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一技之长,进行创业帮扶指导,助力辖区人群实现高效就业,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通过呼伦人才孵化微站开展8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专题宣传,累计观看3000余人次。

通过“小车间”撬动“大民生”,巧手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破解府兴社区居民就业难的问题,结合居民手工针线活的优势,执行“三步走”。从初期成立民族盘扣培训中心,到推动劳动力就业扩面提能成立“府女匠心坊”加工车间,最后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成立新城区第一家社企合作企业——内蒙古府依坊服饰有限公司。目前已解决辖区内50余名失业妇女就业问题,利用家门口的就业阵地,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党建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深度融合,解决村改居社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以社区自我“造血”的方式,拉动辖区经济增长。

以“小步跑”开展“大服务”,用情用心服务辖区群众

优化社区布局,提升便民服务。以提升发展治理和服务水平为核心,将西苑社区“大化小”,成立新雅社区,坚持“老有怡养,幼有善育”的服务理念,打造新雅社区的“书香社区”品牌。围绕“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充分发挥现有阵地、驻区单位、包联单位等资源优势,以“党建+文化融合”“养老+文化服务”“育小+文化育人”三个服务方向,积极构建美好家园。

强化为老服务,破解“老龄化”难题。由于辖区内小区众多,老龄化比例逐渐增加,为拓宽养老服务,延伸为老服务触角,通过引进优秀的养老服务公司,分别在铁路小区社区、府兴社区、苏雅拉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三家为老服务餐厅,同时为辖区内25人申请适老化改造,为10人申请社区居家养老,为16人申请助餐服务。全方位、多角度为居民提供暖心、安心、贴心的服务,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通过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切实增强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铁路小区社区荣获“全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为辖区服务老年人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创新服务,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化解群众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一月一排查”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机制;集合职能部门,引进专业律师团队,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创建“呼我码上办”二维码留言方式,打通信访预约渠道;通过线下“民生议事厅”、信访代办工作站以及“书记接访日”,面对面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利用《呼我来办》线上直播栏目,群众来电咨询,直播解答民生问题。截至目前,通过信访代办程序,受理案件17件,现已办结9件。

从“小商场”走向“大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商圈品牌

牢牢把握北部商圈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促进餐饮、商超、汽车等行业异业联动,促进滨海、喜悦汇、比塞塔商业街客流共享。以“爱上幸福生活,惠聚多元商圈”暖企惠民服务项目为牵引,逐步形成“呼伦情”商圈品牌。深化“大工委”作用,联合辖区企业,举办喜悦龙年“国潮文化节”、新春焕“薪”龙腾万里线下招聘会、内蒙古羊肉市集等活动。通过不定时发放商圈福利,真正让辖区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实惠与便利。


来源: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办事处 舒畅

编辑:郇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捷 魏小龙

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城要闻

呼伦贝尔北路街道: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发布日期:2024-05-23 09:2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大党委”的统筹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治理能力,不断擦亮“红色呼伦、智慧呼伦、品质呼伦、活力呼伦、人文呼伦”“五个呼伦”党建品牌,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赶考”的姿态奋力答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用“小创新”代替“大灌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

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由社区实践总结提炼出“网格+”服务、构建“9久治理工作法”,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以实干担当推动基层治理质效。通过深入挖掘居民活动用房、物业用房等公共资源,在辖区内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治理难度较大、民众争议较多的小区设立“9久治理驿站”,工作阵地前移,以久久为功的精神,长久服务辖区群众。结合“组织吹哨,党员报到”的原则发动党员及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当中,做到问题解决在小区、工作推动在小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利用“9久治理驿站”分步协助无物业小区实现民主自治。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持续涵养文化认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夯实社会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生活全过程,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传统文化呈现在眼前,形成了苏雅拉社区阳光诺卡一期的“民族融合文化墙”、府兴社区“红石榴家园就业服务中心”等代表性成果。以多样的方式举办各族慰问交流活动,聚焦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不断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交流合作中增进共识。

于“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多措并举,破解就业创业难题

通过人才孵化微站,搭起居民学校“联通桥”。为破解辖区群众就业问题,主动“铺路架桥”,通过吸纳社会资源,打造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手工制作、家庭教育等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孵化微站。目前与内蒙古英才培训技术学校和环成职业技工学校达成合作,为7类人群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共建的方式帮扶辖区困难群众。利用“党群连心桥”民声直播间进行线上授课,为就业困难人群提供一技之长,进行创业帮扶指导,助力辖区人群实现高效就业,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通过呼伦人才孵化微站开展8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专题宣传,累计观看3000余人次。

通过“小车间”撬动“大民生”,巧手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破解府兴社区居民就业难的问题,结合居民手工针线活的优势,执行“三步走”。从初期成立民族盘扣培训中心,到推动劳动力就业扩面提能成立“府女匠心坊”加工车间,最后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成立新城区第一家社企合作企业——内蒙古府依坊服饰有限公司。目前已解决辖区内50余名失业妇女就业问题,利用家门口的就业阵地,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党建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深度融合,解决村改居社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以社区自我“造血”的方式,拉动辖区经济增长。

以“小步跑”开展“大服务”,用情用心服务辖区群众

优化社区布局,提升便民服务。以提升发展治理和服务水平为核心,将西苑社区“大化小”,成立新雅社区,坚持“老有怡养,幼有善育”的服务理念,打造新雅社区的“书香社区”品牌。围绕“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充分发挥现有阵地、驻区单位、包联单位等资源优势,以“党建+文化融合”“养老+文化服务”“育小+文化育人”三个服务方向,积极构建美好家园。

强化为老服务,破解“老龄化”难题。由于辖区内小区众多,老龄化比例逐渐增加,为拓宽养老服务,延伸为老服务触角,通过引进优秀的养老服务公司,分别在铁路小区社区、府兴社区、苏雅拉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三家为老服务餐厅,同时为辖区内25人申请适老化改造,为10人申请社区居家养老,为16人申请助餐服务。全方位、多角度为居民提供暖心、安心、贴心的服务,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通过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切实增强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铁路小区社区荣获“全市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为辖区服务老年人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创新服务,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化解群众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一月一排查”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机制;集合职能部门,引进专业律师团队,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创建“呼我码上办”二维码留言方式,打通信访预约渠道;通过线下“民生议事厅”、信访代办工作站以及“书记接访日”,面对面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利用《呼我来办》线上直播栏目,群众来电咨询,直播解答民生问题。截至目前,通过信访代办程序,受理案件17件,现已办结9件。

从“小商场”走向“大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商圈品牌

牢牢把握北部商圈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促进餐饮、商超、汽车等行业异业联动,促进滨海、喜悦汇、比塞塔商业街客流共享。以“爱上幸福生活,惠聚多元商圈”暖企惠民服务项目为牵引,逐步形成“呼伦情”商圈品牌。深化“大工委”作用,联合辖区企业,举办喜悦龙年“国潮文化节”、新春焕“薪”龙腾万里线下招聘会、内蒙古羊肉市集等活动。通过不定时发放商圈福利,真正让辖区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实惠与便利。


来源:呼伦贝尔北路街道办事处 舒畅

编辑:郇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捷 魏小龙

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