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消费进入高峰期,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连锁餐饮、大型宴会、餐饮集中街区等重点领域,启动节前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管行动。此次检查覆盖35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70余家门店)、4家中央厨房,20余家大型宴会承办单位、10余条餐饮集中街及百余家网络餐饮单位,通过分级分类监管,四大重点对象精准突破,筑牢节日餐饮安全防线。
连锁餐饮隐患排查。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洗消进行全方位的隐患排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食品留样、应急预案等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中央厨房源头把控。对食品储存、生产加工制作过程等全过程是否落实专间与专用操作区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全过程避免交叉污染;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台账与使用记录,确保 “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册登记”;严查食品及原料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查看是否查验、索取随货证明文件,是否建立进货台账并完整记录。
大型宴会风险防控。重点核查承办单位是否完成大型宴会报备,检查冷食类食品专间制作规范、热食烧熟煮透温度(需≥70℃),强制要求每餐次食品成品留样——按品种盛放于专用密闭容器,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并标注信息。抽查宴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突发食安问题30分钟内响应处置。
餐饮集中街区综合治理。重点排查小餐饮店、特色小吃店“三无食品”、过期食材问题;组织商户开展食安约谈,明确禁止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行为;督促所有商户在醒目位置公示量化等级、健康证、投诉电话。通过“检查+约谈+公示”三联动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记录,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消除隐患。
网络餐饮专项监管。督促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备案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对证照公示、加工操作流程、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节日期间,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与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12315投诉举报热线快速响应。同时,持续强化节日期间巡查力度,既覆盖传统餐饮场景,也紧盯网络餐饮新领域,全力守护群众节日餐桌安全。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9-25 16:34点击量: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餐饮消费进入高峰期,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连锁餐饮、大型宴会、餐饮集中街区等重点领域,启动节前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管行动。此次检查覆盖35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70余家门店)、4家中央厨房,20余家大型宴会承办单位、10余条餐饮集中街及百余家网络餐饮单位,通过分级分类监管,四大重点对象精准突破,筑牢节日餐饮安全防线。
连锁餐饮隐患排查。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餐饮具洗消进行全方位的隐患排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食品留样、应急预案等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中央厨房源头把控。对食品储存、生产加工制作过程等全过程是否落实专间与专用操作区管理等环节进行检查,全过程避免交叉污染;核查食品添加剂采购台账与使用记录,确保 “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册登记”;严查食品及原料进货查验制度落实情况,查看是否查验、索取随货证明文件,是否建立进货台账并完整记录。
大型宴会风险防控。重点核查承办单位是否完成大型宴会报备,检查冷食类食品专间制作规范、热食烧熟煮透温度(需≥70℃),强制要求每餐次食品成品留样——按品种盛放于专用密闭容器,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25g并标注信息。抽查宴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突发食安问题30分钟内响应处置。
餐饮集中街区综合治理。重点排查小餐饮店、特色小吃店“三无食品”、过期食材问题;组织商户开展食安约谈,明确禁止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行为;督促所有商户在醒目位置公示量化等级、健康证、投诉电话。通过“检查+约谈+公示”三联动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记录,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消除隐患。
网络餐饮专项监管。督促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要求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小餐饮”备案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对证照公示、加工操作流程、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节日期间,新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与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12315投诉举报热线快速响应。同时,持续强化节日期间巡查力度,既覆盖传统餐饮场景,也紧盯网络餐饮新领域,全力守护群众节日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