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社区的早餐店刚冒起热气,新城区公安分局万通路派出所南苑社区警务室的灯已经亮了。从门牌挂上墙面开始,这盏灯就成了居民眼里的“平安信号”——无论是凌晨被窗外异响惊醒的求助,还是傍晚找不到回家路的孩童,或是邻里间为一盆花吵红了脸的纠纷,这里总有人笑着递上一杯热水,用最实在的办法解开愁绪。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装着整个社区的烟火气,更藏着守护民生的大担当。
自2025年警务室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积极履行各项职能,在维护社区治安、服务居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通社区警务室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社区治安的“桥头堡”。它承担着收集社区治安信息、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开展治安巡逻防控等重要职责,致力于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同时,作为服务群众的“前哨所”,警务室为居民提供各类户籍、证照办理咨询,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社区警校,学习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功能矩阵】
“一室多能” 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警务室的职能像一张细密的网,兜住社区的大小事:日常巡逻时,民警会留意哪家阳台的花盆没放稳、哪栋楼的消防栓水压不足;接待居民时,既解答“新生儿户口怎么上”的琐碎疑问,也普及“陌生链接别点”的反诈知识;调解矛盾时,既能按住商铺因抢客源扬起的拳头,也能抚平老邻居因晒被子占地方生的闷气。它不是远离生活的“执法站”,而是嵌在社区肌理里的“服务枢纽”,把安全感和便利度,揉进了居民每天的柴米油盐。
【民生小事】
点滴服务
书写“警务为民”暖心答卷
那些被居民记在心里的小事,总带着烟火气的温度。
日前,独居的周奶奶在菜市场丢了钱包,里面装着刚取的养老金。老人急得坐在路边抹眼泪,巡逻民警发现后,一边搀她回警务室,一边调监控找线索。三个小时后,终于在一个菜摊角落找到了被挤掉的钱包,分文不少。民警送老人回家时,还顺手帮她检查了老化的电线。
就连宠物走失这种“小事”,警务室也当成大事办。近期,居民小陈的泰迪犬趁开门时溜了出去,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急得差点报警。民警得知后,一边调取小区各个出入口的监控,一边在社区微信群里发寻狗启事,还带着小陈在周边的绿化带里仔细搜寻。晚上八点多,终于在一个废弃的杂物堆旁找到了瑟瑟发抖的小狗。“你们比我还上心!”小陈非要塞水果感谢,被民警笑着婉拒:“看它平安回家,比啥都强。”
前些天,社区租户小王要办理居住证,却因工作忙没时间去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得知后,主动上门收材料、拍照,办好后又亲自送到他手上。“本以为得跑好几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办好了,太方便了!”小王特意在社区微信群里为警务室点赞。
【社区回声】
居民眼中的“平安守护站”
“以前觉得警察离我们很远,现在警务室就在楼下,有事喊一声就到。”
在警务室门口的意见箱里,最近一张纸条上写着:“谢谢你们每天晚上巡逻,我们晚归也不怕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居民对警务室最朴素的认可。
如今,这间小小的警务室,早已超越了“办公场所”的意义,成为社区里的“暖心地标”。正如社区书记所说:“它就像一个纽带,把民警和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
这盏亮在社区里的灯,从来不是孤光。它映着民警巡逻的脚步,藏着居民求助的安心,更连着千家万户的期盼。未来,这盏灯还会继续亮下去,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把“平安”二字,写成社区最温暖的日常。警务室将继续深耕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守护安宁,让“小警务”释放“大能量”。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8-28 10:5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公安分局
清晨,社区的早餐店刚冒起热气,新城区公安分局万通路派出所南苑社区警务室的灯已经亮了。从门牌挂上墙面开始,这盏灯就成了居民眼里的“平安信号”——无论是凌晨被窗外异响惊醒的求助,还是傍晚找不到回家路的孩童,或是邻里间为一盆花吵红了脸的纠纷,这里总有人笑着递上一杯热水,用最实在的办法解开愁绪。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装着整个社区的烟火气,更藏着守护民生的大担当。
自2025年警务室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积极履行各项职能,在维护社区治安、服务居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通社区警务室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是社区治安的“桥头堡”。它承担着收集社区治安信息、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开展治安巡逻防控等重要职责,致力于营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同时,作为服务群众的“前哨所”,警务室为居民提供各类户籍、证照办理咨询,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社区警校,学习积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功能矩阵】
“一室多能” 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警务室的职能像一张细密的网,兜住社区的大小事:日常巡逻时,民警会留意哪家阳台的花盆没放稳、哪栋楼的消防栓水压不足;接待居民时,既解答“新生儿户口怎么上”的琐碎疑问,也普及“陌生链接别点”的反诈知识;调解矛盾时,既能按住商铺因抢客源扬起的拳头,也能抚平老邻居因晒被子占地方生的闷气。它不是远离生活的“执法站”,而是嵌在社区肌理里的“服务枢纽”,把安全感和便利度,揉进了居民每天的柴米油盐。
【民生小事】
点滴服务
书写“警务为民”暖心答卷
那些被居民记在心里的小事,总带着烟火气的温度。
日前,独居的周奶奶在菜市场丢了钱包,里面装着刚取的养老金。老人急得坐在路边抹眼泪,巡逻民警发现后,一边搀她回警务室,一边调监控找线索。三个小时后,终于在一个菜摊角落找到了被挤掉的钱包,分文不少。民警送老人回家时,还顺手帮她检查了老化的电线。
就连宠物走失这种“小事”,警务室也当成大事办。近期,居民小陈的泰迪犬趁开门时溜了出去,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急得差点报警。民警得知后,一边调取小区各个出入口的监控,一边在社区微信群里发寻狗启事,还带着小陈在周边的绿化带里仔细搜寻。晚上八点多,终于在一个废弃的杂物堆旁找到了瑟瑟发抖的小狗。“你们比我还上心!”小陈非要塞水果感谢,被民警笑着婉拒:“看它平安回家,比啥都强。”
前些天,社区租户小王要办理居住证,却因工作忙没时间去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得知后,主动上门收材料、拍照,办好后又亲自送到他手上。“本以为得跑好几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办好了,太方便了!”小王特意在社区微信群里为警务室点赞。
【社区回声】
居民眼中的“平安守护站”
“以前觉得警察离我们很远,现在警务室就在楼下,有事喊一声就到。”
在警务室门口的意见箱里,最近一张纸条上写着:“谢谢你们每天晚上巡逻,我们晚归也不怕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居民对警务室最朴素的认可。
如今,这间小小的警务室,早已超越了“办公场所”的意义,成为社区里的“暖心地标”。正如社区书记所说:“它就像一个纽带,把民警和居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日常。”
这盏亮在社区里的灯,从来不是孤光。它映着民警巡逻的脚步,藏着居民求助的安心,更连着千家万户的期盼。未来,这盏灯还会继续亮下去,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把“平安”二字,写成社区最温暖的日常。警务室将继续深耕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守护安宁,让“小警务”释放“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