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车站西街社区以“党建+”的模式,创建“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建带群建、党员带群众”的基层治理路径。
一、培育特色品牌,激发银发力量“新动能”
车站西街社区老龄化特征显著,银发族比例逾四成,成为社区民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社区党委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银发资源”,成功组建了“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精准施策构建"文化惠民+基层治理"双效联动,该队伍由40余名成员构成,包括和谐合唱队、女声舞蹈队和葫芦丝队等多个组成部分,他们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还有效地协助社区解决各种矛盾。年均开展惠民展演8场次,累计化解邻里纠纷类、安全隐患类问题18件。
76岁老党员杨彩玲,身兼“文艺骨干”与“楼栋长”双重角色,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社区和谐稳定防线,彰显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效。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前夕,"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老’有所获、‘动’有所享”为主题,文艺演出为载体,通过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新时代老党员、文艺工作者"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品格。
二、创新治理机制,架起党群连心“彩虹桥”
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动员居民和志愿者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居民提议、民主协商、党委把关"的工作路径,组建了“种植”志愿服务队。居民们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纳一种创新的兑换机制,将收获的蔬菜存入“文明团结超市”,居民可凭借志愿服务时长进行兑换,此举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实践,有效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互动。这片菜地成为连接党员与群众的“彩虹桥”,生动体现了党群同心、共筑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三、聚焦民生需求,绘就民生幸福的“同心圆”
社区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整合优势资源,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亲馨社区服务中心、京蒙中医医院等共建单位,常态化开展健康科普宣教与惠民义诊服务活动,形成服务合力,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在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立足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科学设计适老化文体活动方案,创新开展投掷沙包、乒乓球过河、趣味踢毽等低强度健身项目,配套组织慢性病防治专题讲座、健康知识竞答等宣教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为老服务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格局,真正将民生“需求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账单”,让“同心圆”在共建共享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4-28 13:05点击量:
来源: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
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车站西街社区以“党建+”的模式,创建“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建带群建、党员带群众”的基层治理路径。
一、培育特色品牌,激发银发力量“新动能”
车站西街社区老龄化特征显著,银发族比例逾四成,成为社区民生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社区党委积极挖掘并充分利用“银发资源”,成功组建了“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精准施策构建"文化惠民+基层治理"双效联动,该队伍由40余名成员构成,包括和谐合唱队、女声舞蹈队和葫芦丝队等多个组成部分,他们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还有效地协助社区解决各种矛盾。年均开展惠民展演8场次,累计化解邻里纠纷类、安全隐患类问题18件。
76岁老党员杨彩玲,身兼“文艺骨干”与“楼栋长”双重角色,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切实筑牢社区和谐稳定防线,彰显党建赋能基层治理的实践成效。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前夕,"踔前"老年文艺志愿服务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老’有所获、‘动’有所享”为主题,文艺演出为载体,通过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新时代老党员、文艺工作者"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品格。
二、创新治理机制,架起党群连心“彩虹桥”
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动员居民和志愿者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居民提议、民主协商、党委把关"的工作路径,组建了“种植”志愿服务队。居民们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纳一种创新的兑换机制,将收获的蔬菜存入“文明团结超市”,居民可凭借志愿服务时长进行兑换,此举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实践,有效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互动。这片菜地成为连接党员与群众的“彩虹桥”,生动体现了党群同心、共筑美好家园的生动局面。
三、聚焦民生需求,绘就民生幸福的“同心圆”
社区党组织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整合优势资源,联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亲馨社区服务中心、京蒙中医医院等共建单位,常态化开展健康科普宣教与惠民义诊服务活动,形成服务合力,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在重要传统节日期间,立足老年群体实际需求,科学设计适老化文体活动方案,创新开展投掷沙包、乒乓球过河、趣味踢毽等低强度健身项目,配套组织慢性病防治专题讲座、健康知识竞答等宣教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为老服务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下多方参与、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格局,真正将民生“需求清单”转化为群众“幸福账单”,让“同心圆”在共建共享中焕发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