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迎宾南路社区立足辖区实际,以“党建+网格+物业”为抓手,创新构建“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楼栋长”的“铁三角”微治理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实现社区服务精准化、治理协同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织密组织体系,夯实“铁三角”治理根基
迎宾南路社区地处商业繁华区,面积仅0.4平方公里,却涵盖1432户居民,流动人口近2万人,面临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等挑战。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辖区划分为7个网格,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推动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
1. 强化网格党支部核心作用:在网格内成立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由社区“两委”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统筹网格内综合治理。例如,粮食局小区通过成立网格党支部,推动物业问题从“投诉频发”到“零投诉”转变。
2. 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问题收集和协调处置,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
3.激活楼栋长“神经末梢”:推选党员、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巴彦塔拉宿舍小区通过组建“红色自治小组”,破解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二、推动交叉任职,凝聚“四方共议”合力
1. 社区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推动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深度融合。目前,辖区三个小区业委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达60%,形成“党组织领导、业委会监督、物业执行”的良性互动。
2. 党建引领物业升级:指导粮食局小区、巴彦塔拉宿舍等成立“红色物业”示范点,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网格党支部委员,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3.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共议”制度,通过民情恳谈会、现场办公会等协商解决停车难、环境脏乱等问题30余件。例如,针对政协小区物业引进难题,社区组织三方协商会议,最终达成居民满意的解决方案。
三、规范流程创新方法,提升治理效能
社区创新“五步议事法”和“X+6”协商模式,确保“铁三角”机制运转高效。
1. 问题分级处置机制:网格员或居民反映问题后,由网格党支部研判分类——自治问题交由业委会制定方案,公共难题通过“村居吹哨”上报街道或12345平台。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网格内问题120余件,办结率98%。
2.“X+6”协商模式: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平台等“X种渠道”收集议题,按照“确定议题—协商会议—结果公示—监督落实—满意度评价”6步流程闭环处理。例如,通过协商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监控、修复破损路面等民生实事落地。
迎宾南路社区通过“铁三角”微治理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精准送达”。其创新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核心,组织覆盖是基础,群众参与是关键。
下一步,迎宾南路社区将着力解决物业领域突出问题,继续“深耕”红色物业,推动“铁三角”工作体系走深走实和辖区红色物业再上台阶。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3-31 15:10点击量:
来源: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
新城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迎宾南路社区立足辖区实际,以“党建+网格+物业”为抓手,创新构建“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楼栋长”的“铁三角”微治理机制,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实现社区服务精准化、治理协同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织密组织体系,夯实“铁三角”治理根基
迎宾南路社区地处商业繁华区,面积仅0.4平方公里,却涵盖1432户居民,流动人口近2万人,面临老旧小区多、管理难度大等挑战。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将辖区划分为7个网格,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推动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
1. 强化网格党支部核心作用:在网格内成立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书记,由社区“两委”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统筹网格内综合治理。例如,粮食局小区通过成立网格党支部,推动物业问题从“投诉频发”到“零投诉”转变。
2. 配强专职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问题收集和协调处置,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
3.激活楼栋长“神经末梢”:推选党员、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延伸服务触角。巴彦塔拉宿舍小区通过组建“红色自治小组”,破解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二、推动交叉任职,凝聚“四方共议”合力
1. 社区严格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推动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深度融合。目前,辖区三个小区业委会成员中党员占比达60%,形成“党组织领导、业委会监督、物业执行”的良性互动。
2. 党建引领物业升级:指导粮食局小区、巴彦塔拉宿舍等成立“红色物业”示范点,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网格党支部委员,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
3.健全协商议事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共议”制度,通过民情恳谈会、现场办公会等协商解决停车难、环境脏乱等问题30余件。例如,针对政协小区物业引进难题,社区组织三方协商会议,最终达成居民满意的解决方案。
三、规范流程创新方法,提升治理效能
社区创新“五步议事法”和“X+6”协商模式,确保“铁三角”机制运转高效。
1. 问题分级处置机制:网格员或居民反映问题后,由网格党支部研判分类——自治问题交由业委会制定方案,公共难题通过“村居吹哨”上报街道或12345平台。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网格内问题120余件,办结率98%。
2.“X+6”协商模式:通过入户走访、线上平台等“X种渠道”收集议题,按照“确定议题—协商会议—结果公示—监督落实—满意度评价”6步流程闭环处理。例如,通过协商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监控、修复破损路面等民生实事落地。
迎宾南路社区通过“铁三角”微治理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精准送达”。其创新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核心,组织覆盖是基础,群众参与是关键。
下一步,迎宾南路社区将着力解决物业领域突出问题,继续“深耕”红色物业,推动“铁三角”工作体系走深走实和辖区红色物业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