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资产解冻是由来已久的诈骗手段,如今通过引入传销手段、伪造公文等,让受害人走入圈套。再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此类违法犯罪扩散快、影响大、涉及人群多。近日,新城区公安分局海东路派出所连续打击三起以民族资产解冻为噱头的诈骗案件。
案件一:
2024年4月2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对涉嫌“民族资产解冻”人员李某某进行核查,确定其利用“精准扶贫”参与诈骗,由于李某某未从中获利且情节轻微,海东路派出所对李某某的违法行为进行训诫。
案件二:
2024年4月10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将涉嫌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一般参与人员池某传唤到所,经核实,池某从2017年开始接触打着“精准扶贫”、“军民结合”等旗号的诈骗活动,诈骗活动利用微信群开展,池某由其父亲将其拉进群参与诈骗,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池某的行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案件三:
2024年4月11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将涉嫌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一般参与人员高某、孙某传唤到所,经核实,高某和孙某从2017年开始接触打着“中国梦”“精准扶贫”等旗号的诈骗活动,建群将其微信好友拉进群内参与此事。高某与孙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高某情节轻微,海东路派出所依法对高某的行为作出训诫,依法对孙某的行为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国家项目、国家机密、国务院红头文件,不法分子造假毫无底线,无所不用其极,但千变万变,不论这些人怎么换马甲、编话术、造概念,诈骗的本质不会变,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很可能有陷阱。
民警提醒:公众提高自身反诈能力,擦亮双眼,不贪小便宜才是避免诈骗最有效的途径!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04-18 16:0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公安分局
民族资产解冻是由来已久的诈骗手段,如今通过引入传销手段、伪造公文等,让受害人走入圈套。再加上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此类违法犯罪扩散快、影响大、涉及人群多。近日,新城区公安分局海东路派出所连续打击三起以民族资产解冻为噱头的诈骗案件。
案件一:
2024年4月2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对涉嫌“民族资产解冻”人员李某某进行核查,确定其利用“精准扶贫”参与诈骗,由于李某某未从中获利且情节轻微,海东路派出所对李某某的违法行为进行训诫。
案件二:
2024年4月10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将涉嫌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一般参与人员池某传唤到所,经核实,池某从2017年开始接触打着“精准扶贫”、“军民结合”等旗号的诈骗活动,诈骗活动利用微信群开展,池某由其父亲将其拉进群参与诈骗,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目前,公安机关依法对池某的行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案件三:
2024年4月11日,海东路派出所民警将涉嫌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一般参与人员高某、孙某传唤到所,经核实,高某和孙某从2017年开始接触打着“中国梦”“精准扶贫”等旗号的诈骗活动,建群将其微信好友拉进群内参与此事。高某与孙某的行为已经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高某情节轻微,海东路派出所依法对高某的行为作出训诫,依法对孙某的行为作出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
国家项目、国家机密、国务院红头文件,不法分子造假毫无底线,无所不用其极,但千变万变,不论这些人怎么换马甲、编话术、造概念,诈骗的本质不会变,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很可能有陷阱。
民警提醒:公众提高自身反诈能力,擦亮双眼,不贪小便宜才是避免诈骗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