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呼和浩特的生态“高颜值”,央媒看了也“心动”!
发布时间:2024-08-21 09:3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呼和浩特

又上央媒啦~

2024年8月20日

《农民日报》第7版刊发了文章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生态先行 绘就青城“高颜值”》

报道全文如下

↓ ↓ ↓ 

夏日,内蒙古自治区寂静的大青山深处有着别样的生机。两三只郊狼幼崽在草地上打滚,练习着狩猎技巧,等待着猎物。远处的山脊上,黄羊极目远眺,寻觅着它们期待已久的美味佳肴。晴空下,雄鹰展翅翱翔,光影洒落,映入眼帘的是人们印象中的北国模样。日益恢复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在青山绿水之间。

游客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的蒙古包中穿梭。

“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近年来,青城呼和浩特瞄准绿色、低碳,创新思维、路径,绿色发展蹄疾步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心中最美的日出。”2023年夏天,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凌晨“登大青山看日出”火爆出圈。沿着木栈道一路攀登,低头可以俯瞰郁郁葱葱,远眺可以欣赏城市霓虹。“攀登在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的澎湃青春”,一时间成为青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绿意盎然的大青山美景,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丰硕成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呼和浩特市的生动实践。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该市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生态能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呼和浩特市在新城区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南部3个区块内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质量提升工程,总面积达11.2万亩,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东西轴景观节点全部串联。围绕山川增绿、生态增色、监测增智、保护增防、群众增收,实现林草资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同时,该市建成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和全区首个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库,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

如今,行走在大青山前坡的生态路上,路边林木茂密;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整个城市绿意盎然。

来到市区,成排林木、成片草地不断映入眼帘。城市各处的公园里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花境和步道,阿尔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锻炼、游玩的好去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享受惬意的时光。正在晨练的市民曹平艳感慨地说:“现在呼和浩特真是太美了,天蓝、水清、空气清新,能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们感到越来越幸福了。”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高位推进、多点发力,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该市成功获批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35蒸吨及以下所有燃煤供热锅炉和部分大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集中供暖”等方式,综合整治农村地区燃煤散烧5.29万户,实现617.6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散煤用户全部“清零”;268家加油站、198家重点企业、6003辆在用重型柴油货车实现在线监控。

通过持续保护“好水”、解决“差水”、投入“治水”、合力“护水”,呼和浩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黄河大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环境效应创新基地”授牌,呼和浩特市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管控修复试点。此外,该市5个国控断面达标率100%;完成了508个入河口核查、溯源,103处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建成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水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哈拉沁生态公园过去是一个尘土飞扬的采砂深沟,而如今则是拥有人工湖、观景平台、凉亭以及120万余株树木的万亩生态公园。哈拉沁生态公园的“蝶变”,是呼和浩特市加强土壤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净土保卫战,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具体而言,该市持续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监督指导,动态更新土壤重点污染源企业名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联防联控,创新出台《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督管理细则(试行)》;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化工园区地下水管控修复试点;强化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完成20个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任务,编制并印发了全市及旗区县畜禽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试点,完成监测区土壤、地表水监测;耕地无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围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医疗垃圾处置、建筑垃圾回收综合利用等短板,呼和浩特市部署实施42个重点项目,已推动完成32个,总投资31.4亿元,全方位提升了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启动“无废细胞”建设,公布两批无废工厂、无废校园、无废机关等58家创建单位名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logo及宣传标语征集活动,提高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无废城市”建设纵深推进。

同时,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1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8个绿色设计产品、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绿色园区、5家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推动完成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桥产业园、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敕勒川产业园循环化改造方案获自治区批复。

呼和浩特市持续倡导绿色出行,全市1969辆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47.46%,绿色出行比例为74.20%;推进建筑提标改造减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96.68%,累计完成的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占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面积的70%以上。2023年,上榜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名单。

如今,放眼青城大地,碧水蓝天逐渐成为常态,全民共享更多好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最动人的画面。

来源:青橙融媒综合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呼和浩特的生态“高颜值”,央媒看了也“心动”!

发布日期:2024-08-21 09:3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呼和浩特

又上央媒啦~

2024年8月20日

《农民日报》第7版刊发了文章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生态先行 绘就青城“高颜值”》

报道全文如下

↓ ↓ ↓ 

夏日,内蒙古自治区寂静的大青山深处有着别样的生机。两三只郊狼幼崽在草地上打滚,练习着狩猎技巧,等待着猎物。远处的山脊上,黄羊极目远眺,寻觅着它们期待已久的美味佳肴。晴空下,雄鹰展翅翱翔,光影洒落,映入眼帘的是人们印象中的北国模样。日益恢复的生态环境,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重新出现在青山绿水之间。

游客在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的蒙古包中穿梭。

“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近年来,青城呼和浩特瞄准绿色、低碳,创新思维、路径,绿色发展蹄疾步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心中最美的日出。”2023年夏天,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凌晨“登大青山看日出”火爆出圈。沿着木栈道一路攀登,低头可以俯瞰郁郁葱葱,远眺可以欣赏城市霓虹。“攀登在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的澎湃青春”,一时间成为青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绿意盎然的大青山美景,是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的丰硕成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呼和浩特市的生动实践。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该市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生态能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呼和浩特市在新城区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南部3个区块内实施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质量提升工程,总面积达11.2万亩,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东西轴景观节点全部串联。围绕山川增绿、生态增色、监测增智、保护增防、群众增收,实现林草资源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同时,该市建成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和全区首个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库,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

如今,行走在大青山前坡的生态路上,路边林木茂密;站在大青山上放眼望去,整个城市绿意盎然。

来到市区,成排林木、成片草地不断映入眼帘。城市各处的公园里随处可见造型各异的花境和步道,阿尔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锻炼、游玩的好去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享受惬意的时光。正在晨练的市民曹平艳感慨地说:“现在呼和浩特真是太美了,天蓝、水清、空气清新,能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我们感到越来越幸福了。”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高位推进、多点发力,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该市成功获批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35蒸吨及以下所有燃煤供热锅炉和部分大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集中供暖”等方式,综合整治农村地区燃煤散烧5.29万户,实现617.6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散煤用户全部“清零”;268家加油站、198家重点企业、6003辆在用重型柴油货车实现在线监控。

通过持续保护“好水”、解决“差水”、投入“治水”、合力“护水”,呼和浩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黄河大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环境效应创新基地”授牌,呼和浩特市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管控修复试点。此外,该市5个国控断面达标率100%;完成了508个入河口核查、溯源,103处雨污管网混错接改造,建成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水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哈拉沁生态公园过去是一个尘土飞扬的采砂深沟,而如今则是拥有人工湖、观景平台、凉亭以及120万余株树木的万亩生态公园。哈拉沁生态公园的“蝶变”,是呼和浩特市加强土壤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净土保卫战,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有效防控土壤环境风险。具体而言,该市持续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监督指导,动态更新土壤重点污染源企业名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联防联控,创新出台《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督管理细则(试行)》;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化工园区地下水管控修复试点;强化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完成20个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任务,编制并印发了全市及旗区县畜禽污染防治规划;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试点,完成监测区土壤、地表水监测;耕地无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围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医疗垃圾处置、建筑垃圾回收综合利用等短板,呼和浩特市部署实施42个重点项目,已推动完成32个,总投资31.4亿元,全方位提升了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启动“无废细胞”建设,公布两批无废工厂、无废校园、无废机关等58家创建单位名单;开展“无废城市”建设logo及宣传标语征集活动,提高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无废城市”建设纵深推进。

同时,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12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8个绿色设计产品、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绿色园区、5家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推动完成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桥产业园、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敕勒川产业园循环化改造方案获自治区批复。

呼和浩特市持续倡导绿色出行,全市1969辆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47.46%,绿色出行比例为74.20%;推进建筑提标改造减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96.68%,累计完成的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占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面积的70%以上。2023年,上榜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名单。

如今,放眼青城大地,碧水蓝天逐渐成为常态,全民共享更多好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最动人的画面。

来源:青橙融媒综合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