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首府:奋楫扬帆风正劲 笃行实干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14 10:27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舞动,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企业车间里,机声隆隆,生产有序,各条生产线加速运转;农业园区里,瓜果飘香、种类丰富,工人们忙碌种植采摘……今年,呼和浩特市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到首府各项工作中,以首善之地的标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府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发展 含“新”量增加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仔细观察各项任务指标,重点项目陆续投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首府经济的含“新”量增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

内蒙古华电新能源智慧运营中心

在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村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总投资16.63亿元,规划总装机规模360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300MW、光伏装机容量为60MW,配建64.8MWh的储能系统。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年底运营后,将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数云科、并行科技等四家数据中心提供绿电直供服务。”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雪峰说:“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5万吨。”

目前,呼和浩特市正积极构建“六大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耦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7月19日,内蒙古首个落地实施的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开辟了首府发展低空经济进出口仓储物流业务新赛道。“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规划布局了航空器起降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低空经济制造业集群、低空飞行检验检测中心、低空飞行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同时依托沙良物流园国家级陆港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及海关监管作业区优势,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低空经济示范基地。”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建平说。

走进位于托县的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发酵车间,一台台精密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控制系统操控着各类工艺管道阀门,偌大的车间内只有几名技术人员操作系统,这些设备里正在发酵的是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辅酶Q10,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光煌说:“公司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和发展,生产的营养强化剂和生物医药类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营业收入达8.6亿元。今年5月,公司合成生物新项目在托克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40亿元。”

绿色算力、低空经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如今的呼和浩特,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加速形成。

和林格尔新区数字化展示中心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伊德尔表示:“将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断做大首府经济总量。同时,发挥好首府科技优势,积极打造高科技产业链,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创新中心落地,形成科技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创新的‘双向互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积更多动能。”

创新引擎 积蓄发展动能

走进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仪器运转井然有序,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程海荣教授与研发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忙碌着。“针对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我们通过与金河生物合作,运用生物工程与发酵技术,对透明质酸钠和酵母菌菌株进行选育改造。”程海荣介绍,该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可进一步提高产量,其中,酵母细胞高密度发酵技术还可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呼和浩特市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联手,推动“蒙科聚”创新集聚区建设,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1家,与30位院士、15名长江学者和杰青深度合作,落地转化882项科技成果。

蒙草科研人员记录苜蓿不同品种资源生长数据

完善推动乳业、草业、生物育种、疫苗、光栅空天计量大科学装置、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突围”创新平台和攻坚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健全创新需求、要素、转化相贯通机制,打造“蒙科聚”创新集聚区。建立科创平台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发挥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等各大科创平台作用。

位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身穿白大褂,操作着精密仪器,潜心钻研乳业课题。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自2022年获批以来,已汇聚10多名院士、100多家成员单位、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20多名海外专家以及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形成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为攻克乳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攻坚力量和支撑体系。”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剑说,中心已布局多个服务平台和研发中心,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动机制,竭尽全力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助力中国乳业实现科技“突围”。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仅仅是首府在引才育才方面的一个缩影。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推动创新,关键是要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焦“出政策、强合作、优管理”,全力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建立完善“1+7+N”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一核两极多点”科创和人才布局。优化科技人才引育方式,构建“一码通”人才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实施“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为首府集聚人才合力。

伊利生产线

机制焕新 助力基层治理

“我希望把小区闲置空地建成停车场,以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新城区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区居民温明在小区红石榴驿站居民议事厅里把自己的建议提出来,与社区干部和物业公司共同讨论。

居民的事儿居民说了算。如今,遍布在呼和浩特市各处的“红石榴驿站”成为各族群众需求的前端“哨口”,依托“石榴籽”议事厅、小马扎议事厅、红色议事厅等,商议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49个民族在这里生存繁衍、生产生活,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谱写了呼和浩特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赛罕区给水团小区,昔日的旧貌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院内环境、亮丽美观的楼体外墙、平坦宽敞的柏油路面、种类多样的健身器材,以及规划有序的空中线网。小区内新建成的为老服务中心内更是别有洞天,爱心厨房、公益书屋、艾灸健康诊疗室等公益设施,不仅能够为辖区1600多名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还为多名残疾人提供了爱心岗位,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呼和浩特市针对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举全市之力提升首府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一池春水”,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黑河郊野公园

明星演唱会、草原音乐节、中蒙博览会、大型体育赛事……每一次大型活动的现场,一定会有公安民警巡逻队穿梭其间,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引人注目。

7月7日晚,新城区“金翡丽夜市街”灯火辉煌,一辆警车静静守候。中山东路派出所的公安民警辅警在街头巡逻,守护着这片繁华。

“警察的守护让夜市更加热闹,生意兴隆。我们要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一商户由衷赞叹。

“有他们在,我们逛街很安心。”和朋友一起正在夜市购物的市民张丽娟说。

平安,是民心所寄。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努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纵深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1.2%,破案率提升7个百分点。坚持“命案必破”,连续10年实现命案现案全破。持续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累计破获电诈案件234起、打击处理631人、止付群众被骗资金39.7亿元。

现如今,平安首府正在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人民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北疆文化 澎湃奋进力量

“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出戏的,非常震撼,它感动了我。”5月9日晚,一位走出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的呼和浩特市观众说。当日,根据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真实历史改编的大型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成功首演。

“《大漠春归》创作聚焦北疆文化品牌打造,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态文明故事,赓续首府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能级为目标。”和林格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凯宇说。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战略之举。呼和浩特市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撰北疆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实施北疆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叫响“青城十六景”,成立乌兰牧骑联盟,推出《大漠春归》等优秀剧目。

云上自由·露营小镇

“自从知道三星堆文物来到呼和浩特后,一直没有时间带孩子来参观,今天正好是‘六一’,必须陪孩子来感受一下古蜀文化。”6月1日,市民张先生带着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参观。

“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自5月18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开展以来,每天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探寻和体验。

今年,呼和浩特博物院强化与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馆际合作,举办“蜀文化特展”“故宫博物院宫廷玉器展”等一批文博展,全市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261万人次,同比增加1.43倍。

高质量服务保障张杰、张信哲、薛之谦、邓紫棋演唱会,接待国内游客175万人次,首府以暖心服务不断“火出圈”。

“在办演唱会这件事上,呼和浩特以独有的呼‘式’服务,推动了首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让歌迷愿意来、来了不想走。”有网友这样评价呼和浩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呼和浩特市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能级,提高首府旅游文化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草原都市的无限魅力。

“北疆风情——欢腾的敕勒川”文旅汇演活动让游客欣赏到了专业表演团队的高水平演出;台格斗村的峥嵘岁月、塞外桃园生态旅游区农耕文化、乌兰夫故居、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的草原烽火红色文化游等更好地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体验需求。呼和浩特市不断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文旅+商业、体育、农业、工业”统筹保障机制,完善高山草原、黄河长城、文博古迹、工业研学、红色教育、冬季冰雪等产品体系。

生态环境 “颜值”稳提升

碧绿的草原、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这是呼和浩特生态“颜值”与环境“气质”双提升的真实写照。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这是呼和浩特市获得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今年,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个中心工作,以“生态能级提升”为标准,以“两屏、四带”为主线,下大决心大气力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首府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拍照也很出片。”网红景点“千岛湖分湖”,落日晚霞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千岛湖分湖”属玉泉区小黑河镇班定营村附近河道水域,曾经因非法采砂留下一个个不规则形状的深坑,加上常年降雨及泄洪的影响,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坑”。2016年,呼和浩特成立工作组对其进行污染治理。复绿露土区域、补植水生植物、建设生态健身步道等一套“组合拳”的实施,让原来满目疮痍的河道砂坑慢慢变成了现在拥有四季美景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首府市民尽情享受生态惠民红利,呼和浩特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流域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林草种植、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202项,投入资金510亿元。

站在雅玛图森林公园健身步道的观景台上,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尽收眼底。曾经的雅玛图森林公园气候干燥,风沙频繁,生态环境脆弱。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雅玛图森林公园,遍地林木郁郁葱葱,鸟儿自由飞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中。

敕勒川草原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生态能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森林面积达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78%,草地面积达83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41%,湿地面积达57万亩。

“呼和浩特市立足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敕勒川草原、哈拉沁生态公园、吉沙公园等多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是呼和浩特市积极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揽山入城、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利忠说。

民生保障 擦亮幸福底色

7月25日,新城区艺术厅北街社区汇通家属楼温暖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在对新换热管进行焊接。今年,呼和浩特把温暖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建设,用实际行动让百姓幸福生活再升温。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实施的温暖工程共涉及市四区1333个小区,目前,该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9月底全部完工。

温暖工程的全力推进,是呼和浩特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和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民警向市民做反诈宣传

为满足群众“学有所教”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强化保障学位资源供给,2022年至2023年共建成投用4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2.7万个。今年9月,呼和浩特市又将有20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着力补齐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短板,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破除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呼和浩特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有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性化的装修设计,干净整洁的活动环境,设备齐全的康复室、棋牌室、书画室、文娱活动等各种功能室……回民区环河街道西茶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21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每天有近百名老人在这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我们聚在这里写字、画画、下象棋、看书、唱歌,很开心。”社区居民王宏宇老人说。

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参观展厅

为积极探索和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实现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打造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出台了27个规范性政策文件,累计投资2亿元,全力推进市、区(旗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40个,运营社区为老餐厅120个。

幸福是老有所养,也是病有所医。“‘一号管三天’的政策很实用呀。”“‘诊间结算’不用排队交费,可太方便了。”“互联网医院看诊,药品邮寄到家也太省劲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取得的成效。

在公园内练习太极扇

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和“双首”健康行动;推动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个国家级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对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乡镇卫生院、767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同步进行了建设,为全市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先进医疗设备;8家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实现了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一项项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正在托举起首府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首府:奋楫扬帆风正劲 笃行实干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08-14 10:27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舞动,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企业车间里,机声隆隆,生产有序,各条生产线加速运转;农业园区里,瓜果飘香、种类丰富,工人们忙碌种植采摘……今年,呼和浩特市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到首府各项工作中,以首善之地的标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府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发展 含“新”量增加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上半年,呼和浩特市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仔细观察各项任务指标,重点项目陆续投产、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消费业态不断涌现……首府经济的含“新”量增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

内蒙古华电新能源智慧运营中心

在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镇石门村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总投资16.63亿元,规划总装机规模360MW,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300MW、光伏装机容量为60MW,配建64.8MWh的储能系统。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年底运营后,将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数云科、并行科技等四家数据中心提供绿电直供服务。”内蒙古华电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雪峰说:“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5万吨。”

目前,呼和浩特市正积极构建“六大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耦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7月19日,内蒙古首个落地实施的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开辟了首府发展低空经济进出口仓储物流业务新赛道。“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规划布局了航空器起降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低空经济制造业集群、低空飞行检验检测中心、低空飞行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同时依托沙良物流园国家级陆港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及海关监管作业区优势,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低空经济示范基地。”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建平说。

走进位于托县的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发酵车间,一台台精密设备高速运转,自动化控制系统操控着各类工艺管道阀门,偌大的车间内只有几名技术人员操作系统,这些设备里正在发酵的是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辅酶Q10,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内蒙古金达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光煌说:“公司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和发展,生产的营养强化剂和生物医药类产品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营业收入达8.6亿元。今年5月,公司合成生物新项目在托克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奠基,预计投产后新增产值40亿元。”

绿色算力、低空经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如今的呼和浩特,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多业支撑的新质生产力格局正加速形成。

和林格尔新区数字化展示中心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伊德尔表示:“将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断做大首府经济总量。同时,发挥好首府科技优势,积极打造高科技产业链,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创新中心落地,形成科技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创新的‘双向互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积更多动能。”

创新引擎 积蓄发展动能

走进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仪器运转井然有序,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程海荣教授与研发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忙碌着。“针对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需求,我们通过与金河生物合作,运用生物工程与发酵技术,对透明质酸钠和酵母菌菌株进行选育改造。”程海荣介绍,该技术革新传统工艺可进一步提高产量,其中,酵母细胞高密度发酵技术还可显著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呼和浩特市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系,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联手,推动“蒙科聚”创新集聚区建设,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1家,与30位院士、15名长江学者和杰青深度合作,落地转化882项科技成果。

蒙草科研人员记录苜蓿不同品种资源生长数据

完善推动乳业、草业、生物育种、疫苗、光栅空天计量大科学装置、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突围”创新平台和攻坚机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健全创新需求、要素、转化相贯通机制,打造“蒙科聚”创新集聚区。建立科创平台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发挥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等各大科创平台作用。

位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身穿白大褂,操作着精密仪器,潜心钻研乳业课题。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目前是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自2022年获批以来,已汇聚10多名院士、100多家成员单位、100多名高级行业专家、20多名海外专家以及1000多名核心科研人员,形成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为攻克乳业‘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攻坚力量和支撑体系。”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剑说,中心已布局多个服务平台和研发中心,引进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建立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动机制,竭尽全力在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助力中国乳业实现科技“突围”。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仅仅是首府在引才育才方面的一个缩影。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推动创新,关键是要牵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焦“出政策、强合作、优管理”,全力做好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留”工作,建立完善“1+7+N”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一核两极多点”科创和人才布局。优化科技人才引育方式,构建“一码通”人才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实施“团队+项目”集成式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为首府集聚人才合力。

伊利生产线

机制焕新 助力基层治理

“我希望把小区闲置空地建成停车场,以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新城区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区居民温明在小区红石榴驿站居民议事厅里把自己的建议提出来,与社区干部和物业公司共同讨论。

居民的事儿居民说了算。如今,遍布在呼和浩特市各处的“红石榴驿站”成为各族群众需求的前端“哨口”,依托“石榴籽”议事厅、小马扎议事厅、红色议事厅等,商议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49个民族在这里生存繁衍、生产生活,共同创造了美好家园。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促进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崭新局面,谱写了呼和浩特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走进赛罕区给水团小区,昔日的旧貌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院内环境、亮丽美观的楼体外墙、平坦宽敞的柏油路面、种类多样的健身器材,以及规划有序的空中线网。小区内新建成的为老服务中心内更是别有洞天,爱心厨房、公益书屋、艾灸健康诊疗室等公益设施,不仅能够为辖区1600多名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还为多名残疾人提供了爱心岗位,让他们能够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呼和浩特市针对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举全市之力提升首府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一池春水”,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黑河郊野公园

明星演唱会、草原音乐节、中蒙博览会、大型体育赛事……每一次大型活动的现场,一定会有公安民警巡逻队穿梭其间,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引人注目。

7月7日晚,新城区“金翡丽夜市街”灯火辉煌,一辆警车静静守候。中山东路派出所的公安民警辅警在街头巡逻,守护着这片繁华。

“警察的守护让夜市更加热闹,生意兴隆。我们要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一商户由衷赞叹。

“有他们在,我们逛街很安心。”和朋友一起正在夜市购物的市民张丽娟说。

平安,是民心所寄。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努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纵深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1.2%,破案率提升7个百分点。坚持“命案必破”,连续10年实现命案现案全破。持续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累计破获电诈案件234起、打击处理631人、止付群众被骗资金39.7亿元。

现如今,平安首府正在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人民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北疆文化 澎湃奋进力量

“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出戏的,非常震撼,它感动了我。”5月9日晚,一位走出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的呼和浩特市观众说。当日,根据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治沙真实历史改编的大型晋剧现代戏《大漠春归》,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成功首演。

“《大漠春归》创作聚焦北疆文化品牌打造,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态文明故事,赓续首府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能级为目标。”和林格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凯宇说。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战略之举。呼和浩特市成立北疆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撰北疆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实施北疆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叫响“青城十六景”,成立乌兰牧骑联盟,推出《大漠春归》等优秀剧目。

云上自由·露营小镇

“自从知道三星堆文物来到呼和浩特后,一直没有时间带孩子来参观,今天正好是‘六一’,必须陪孩子来感受一下古蜀文化。”6月1日,市民张先生带着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参观。

“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特展”自5月18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开展以来,每天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探寻和体验。

今年,呼和浩特博物院强化与故宫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馆际合作,举办“蜀文化特展”“故宫博物院宫廷玉器展”等一批文博展,全市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261万人次,同比增加1.43倍。

高质量服务保障张杰、张信哲、薛之谦、邓紫棋演唱会,接待国内游客175万人次,首府以暖心服务不断“火出圈”。

“在办演唱会这件事上,呼和浩特以独有的呼‘式’服务,推动了首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让歌迷愿意来、来了不想走。”有网友这样评价呼和浩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呼和浩特市把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效提升城市文化能级,提高首府旅游文化内涵,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让广大市民游客感受草原都市的无限魅力。

“北疆风情——欢腾的敕勒川”文旅汇演活动让游客欣赏到了专业表演团队的高水平演出;台格斗村的峥嵘岁月、塞外桃园生态旅游区农耕文化、乌兰夫故居、多松年烈士纪念馆的草原烽火红色文化游等更好地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体验需求。呼和浩特市不断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文旅+商业、体育、农业、工业”统筹保障机制,完善高山草原、黄河长城、文博古迹、工业研学、红色教育、冬季冰雪等产品体系。

生态环境 “颜值”稳提升

碧绿的草原、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这是呼和浩特生态“颜值”与环境“气质”双提升的真实写照。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这是呼和浩特市获得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今年,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个中心工作,以“生态能级提升”为标准,以“两屏、四带”为主线,下大决心大气力开展了一系列突破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首府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拍照也很出片。”网红景点“千岛湖分湖”,落日晚霞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打卡。

“千岛湖分湖”属玉泉区小黑河镇班定营村附近河道水域,曾经因非法采砂留下一个个不规则形状的深坑,加上常年降雨及泄洪的影响,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坑”。2016年,呼和浩特成立工作组对其进行污染治理。复绿露土区域、补植水生植物、建设生态健身步道等一套“组合拳”的实施,让原来满目疮痍的河道砂坑慢慢变成了现在拥有四季美景的网红打卡地。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首府市民尽情享受生态惠民红利,呼和浩特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流域治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置、林草种植、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202项,投入资金510亿元。

站在雅玛图森林公园健身步道的观景台上,山脚下的敕勒川草原尽收眼底。曾经的雅玛图森林公园气候干燥,风沙频繁,生态环境脆弱。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雅玛图森林公园,遍地林木郁郁葱葱,鸟儿自由飞翔,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中。

敕勒川草原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不断提升生态能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森林面积达4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5.78%,草地面积达831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41%,湿地面积达57万亩。

“呼和浩特市立足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敕勒川草原、哈拉沁生态公园、吉沙公园等多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是呼和浩特市积极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揽山入城、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利忠说。

民生保障 擦亮幸福底色

7月25日,新城区艺术厅北街社区汇通家属楼温暖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正在对新换热管进行焊接。今年,呼和浩特把温暖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建设,用实际行动让百姓幸福生活再升温。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实施的温暖工程共涉及市四区1333个小区,目前,该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9月底全部完工。

温暖工程的全力推进,是呼和浩特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以赴用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和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民警向市民做反诈宣传

为满足群众“学有所教”的需求,呼和浩特市强化保障学位资源供给,2022年至2023年共建成投用4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2.7万个。今年9月,呼和浩特市又将有20所中小学幼儿园投入使用。着力补齐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短板,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破除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呼和浩特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有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性化的装修设计,干净整洁的活动环境,设备齐全的康复室、棋牌室、书画室、文娱活动等各种功能室……回民区环河街道西茶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21年11月投入使用以来,每天有近百名老人在这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我们聚在这里写字、画画、下象棋、看书、唱歌,很开心。”社区居民王宏宇老人说。

讲解员带领孩子们参观展厅

为积极探索和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实现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打造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出台了27个规范性政策文件,累计投资2亿元,全力推进市、区(旗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40个,运营社区为老餐厅120个。

幸福是老有所养,也是病有所医。“‘一号管三天’的政策很实用呀。”“‘诊间结算’不用排队交费,可太方便了。”“互联网医院看诊,药品邮寄到家也太省劲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呼和浩特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取得的成效。

在公园内练习太极扇

呼和浩特市深入推进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和“双首”健康行动;推动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5个国家级医学中心分中心建设;对4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乡镇卫生院、767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同步进行了建设,为全市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先进医疗设备;8家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实现了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远程会诊等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一项项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正在托举起首府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