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团结小区社区:开民族团结之花 结幸福祥和之果
发布时间:2023-08-28 00:47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年来,新城区团结小区社区统筹考虑党的建设、民生建设、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切实打造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园,各族群众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了互嵌式的社会环境。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加强党的建设 打造推进民族团结的主心骨

党的领导是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治理架构,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治理末梢拓展。垂直化包联小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点带面带动辖区内197名在职党员,形成社会治理层层有人抓、件件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构建社区“大党委”。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推进辖区各类党组织“联建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合力”。三是完善学习机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线上+线下模式,社区书记带头学,党员干部跟进学,普通干部自主学,确保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全覆盖。社区书记把民族理论政策作为专题党课的第一课和必修课;普通党员结合身边事例与自身工作经历,带头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切实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转化为践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切实把民族政策扎根到每个人的心底。




优化民生 做好民族团结的暖心事

改善民生是凝聚人心的基础。社区党委始终把各族群众所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做好各项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群众的议事机制。社区依托“石榴籽”议事厅,发现群众所需,化解邻里矛盾,切实发挥居民在小区建设的主体地位,推动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各族群众的共商共议,推动基层的共建共治。二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群众的一站式平台。依托服务大厅设置的14个窗口,提供包括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33个服务事项,为各族居民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在设立了服务流动人口的“红石榴驿站”的同时,还建立了社区流动人口“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长效服务工作法,进一步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建立服务各族群众的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整合“啄木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资源,构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队、为民解忧的暖心服务队、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击队、市域社会治理的骨干队、传播先进文化的展示队。




增强文化认同 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团结小区社区党委坚持在推进民族工作的过程中: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端午、中秋等节点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各类民俗体验中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成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布丝瑰手工艺品制作室,邀请自治区级的剪纸、面塑、盘扣非遗传承人组织举办订单式培训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弘扬革命文化。开展四史教育,围绕“七一”“八一”、国庆节等节点,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伟大祖国、讴歌改革开放成就主题活动。在小区公园里设置了伟大建党精神等46个宣传立柱,让各族群众在游园过程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力量。三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发挥红石榴理论宣讲室、石榴籽市民教育室、石榴同心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作用,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强化基层治理,建立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委推动民族事务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一是建立社区民族宗教工作网络。将民族宗教事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社区网格体系与“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相融合,将社区网格长职能与民族宗教联络员职责相匹配,将民族宗教工作的触角与群众需求相链接。二是建立社区各族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网络。聘请专业律师联合社会组织,强化127名楼栋长、411名单元长队伍建设,组建议事团队治理团队,不断完善居民议事会制度,履行调解员职能,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积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宣讲,提高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依法办事,以良法善治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三是建立社区“1+7+N”多元治理网络。依托一个社区党委,强化7个街道职能部门,发挥驻区单位、包联单位、共建单位等多方优势的治理格局,分层级破解治理难题,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满意度。



来源:呼和浩特统一战线

编辑:于   菲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图片新闻

团结小区社区:开民族团结之花 结幸福祥和之果

发布日期:2023-08-28 00:47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新城区团结小区社区统筹考虑党的建设、民生建设、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切实打造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园,各族群众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了互嵌式的社会环境。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加强党的建设 打造推进民族团结的主心骨

党的领导是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一是健全组织体系。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治理架构,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向基层治理末梢拓展。垂直化包联小区,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点带面带动辖区内197名在职党员,形成社会治理层层有人抓、件件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构建社区“大党委”。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推进辖区各类党组织“联建融合”,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合力”。三是完善学习机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利用线上+线下模式,社区书记带头学,党员干部跟进学,普通干部自主学,确保民族理论政策知识全覆盖。社区书记把民族理论政策作为专题党课的第一课和必修课;普通党员结合身边事例与自身工作经历,带头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切实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转化为践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切实把民族政策扎根到每个人的心底。




优化民生 做好民族团结的暖心事

改善民生是凝聚人心的基础。社区党委始终把各族群众所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做好各项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群众的议事机制。社区依托“石榴籽”议事厅,发现群众所需,化解邻里矛盾,切实发挥居民在小区建设的主体地位,推动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各族群众的共商共议,推动基层的共建共治。二是建立服务各族居民群众的一站式平台。依托服务大厅设置的14个窗口,提供包括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33个服务事项,为各族居民群众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在设立了服务流动人口的“红石榴驿站”的同时,还建立了社区流动人口“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长效服务工作法,进一步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三是建立服务各族群众的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整合“啄木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会“仁爱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资源,构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队、为民解忧的暖心服务队、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击队、市域社会治理的骨干队、传播先进文化的展示队。




增强文化认同 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团结小区社区党委坚持在推进民族工作的过程中: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端午、中秋等节点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在各类民俗体验中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成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布丝瑰手工艺品制作室,邀请自治区级的剪纸、面塑、盘扣非遗传承人组织举办订单式培训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弘扬革命文化。开展四史教育,围绕“七一”“八一”、国庆节等节点,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歌颂伟大祖国、讴歌改革开放成就主题活动。在小区公园里设置了伟大建党精神等46个宣传立柱,让各族群众在游园过程中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力量。三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发挥红石榴理论宣讲室、石榴籽市民教育室、石榴同心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作用,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强化基层治理,建立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委推动民族事务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一是建立社区民族宗教工作网络。将民族宗教事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社区网格体系与“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相融合,将社区网格长职能与民族宗教联络员职责相匹配,将民族宗教工作的触角与群众需求相链接。二是建立社区各族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网络。聘请专业律师联合社会组织,强化127名楼栋长、411名单元长队伍建设,组建议事团队治理团队,不断完善居民议事会制度,履行调解员职能,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积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宣讲,提高各族群众法治意识,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依法办事,以良法善治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三是建立社区“1+7+N”多元治理网络。依托一个社区党委,强化7个街道职能部门,发挥驻区单位、包联单位、共建单位等多方优势的治理格局,分层级破解治理难题,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满意度。



来源:呼和浩特统一战线

编辑:于   菲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