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贴心!我们老年人换药再也不用奔波,还能享受到这么细致的照顾,家庭医生真是选对了!”8月27日,在新城区东风路东社区联建小区,87岁的王阿姨紧握家庭医生助理小吴的手,声音哽咽。这一幕不仅令人动容,更是群众对“家门口医疗”的真实认可,折射出基层健康服务温度的提升。
王阿姨因术后需定期换药,却因行动不便、家人忙碌而犯难。一次尝试拨通家庭医生电话,没想到“健康管家”真的随叫随到——电话这头细致响应,那头迅速上门。家医助理小吴不仅带专业换药包前来,更以“一跪”完成操作,在狭窄空间里轻手轻脚、专注处理伤口。这一跪,跪出的是对长者的尊重,是对医疗细节的极致把控,更打破了“社区医疗不专业”的刻板印象。
“以前总觉得家庭医生只是纸上的承诺,现在才明白,这张签约单就是老百姓的‘健康护身符’!”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东风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深耕家医签约服务的成效。该中心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推动服务从“普惠覆盖”迈向“精准定制”:为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推出上门换药、居家问诊、定期随访等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下沉,让“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早发现、康复有保障”落到实处。
小吴的“一跪”,并非偶然,而是新城区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快速响应到细致操作,从健康叮嘱到定期随访,每一个环节都传递着“视患者如家人”的温度。家庭医生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居民身边靠谱的“健康伙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再是简单看诊的场所,而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基层堡垒”。
如今在东风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多居民主动签约家庭医生,更多高龄、慢病和失能人群享受到“送医上门”的便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缓解了大医院压力,更构建起“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这样的服务模式,正在全区逐步推广,成为夯实“健康新城”基石的关键举措。
新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弘扬医德医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健康保障体系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真正温暖人心。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8-27 16:35点击量:
来源:卫生健康委员会
“你们真是贴心!我们老年人换药再也不用奔波,还能享受到这么细致的照顾,家庭医生真是选对了!”8月27日,在新城区东风路东社区联建小区,87岁的王阿姨紧握家庭医生助理小吴的手,声音哽咽。这一幕不仅令人动容,更是群众对“家门口医疗”的真实认可,折射出基层健康服务温度的提升。
王阿姨因术后需定期换药,却因行动不便、家人忙碌而犯难。一次尝试拨通家庭医生电话,没想到“健康管家”真的随叫随到——电话这头细致响应,那头迅速上门。家医助理小吴不仅带专业换药包前来,更以“一跪”完成操作,在狭窄空间里轻手轻脚、专注处理伤口。这一跪,跪出的是对长者的尊重,是对医疗细节的极致把控,更打破了“社区医疗不专业”的刻板印象。
“以前总觉得家庭医生只是纸上的承诺,现在才明白,这张签约单就是老百姓的‘健康护身符’!”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东风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深耕家医签约服务的成效。该中心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推动服务从“普惠覆盖”迈向“精准定制”:为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推出上门换药、居家问诊、定期随访等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医疗资源下沉,让“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早发现、康复有保障”落到实处。
小吴的“一跪”,并非偶然,而是新城区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从快速响应到细致操作,从健康叮嘱到定期随访,每一个环节都传递着“视患者如家人”的温度。家庭医生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居民身边靠谱的“健康伙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再是简单看诊的场所,而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基层堡垒”。
如今在东风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越来越多居民主动签约家庭医生,更多高龄、慢病和失能人群享受到“送医上门”的便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缓解了大医院压力,更构建起“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这样的服务模式,正在全区逐步推广,成为夯实“健康新城”基石的关键举措。
新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弘扬医德医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健康保障体系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真正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