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城区“两企三新”领域实际,依托“1135工作机制”,以“三个切入点”精准发力,助推“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重点,夯实“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基础。
完善工作机制。将23个相关部门纳入“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构建“两新”工委归口管理“1+N”行业党建组织体系,形成以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作部归口指导、各行业党委及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镇(街道)属地管理的工作大格局。
摸清基础底数。制定《新城区关于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集中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梳理完成相关任务清单。组织各相关行业党委、街道社区(镇村、园区)党组织对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细致排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动态掌握党员基本信息,做到工作运行清、职工队伍清、党员队伍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出资人或负责人情况清。
落实“两个覆盖”。通过属地和行业同步双向摸排,掌握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情况,建立有党组织企业、有党员未建党组织企业、无党员企业三本台账。全力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工作。按照“双指导双推进”原则,从属地及行业分别选派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已选派三百余名属地党建指导员和行业指导员,实现党建指导全覆盖。
突出亮点,释放“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新动能。
建立“会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合力推动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党(工)委、行业党委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10月份,新城区一镇、十一个街道相继组织召开“两企三新”会商会,新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全程指导参与,逐步形成“政企交流、问题收集、会商协调、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机制。
打造两个“红色商圈”。打造火车东客站红色商圈、中山东路“三站一桥”红色商圈,创建“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品牌,形成“商圈党建繁荣辖区经济发展、高质量经济发展反哺商圈党建”新路径,为新城区“三高一绿”发展贡献力量。
扩大行业党委组织覆盖。在原有的三家行业党委基础上,依托新城区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和新城区司法局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和律师行业党委,全面扩大行业党委在“两企三新”领域的组织覆盖。发挥“两新”工委工作机制整体效能,指导相关部门履行管行业和管党建双重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疏通难点,赋能“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新发展。
参与共建共治。试点推进“两企三新”负责人进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就业群体到服务社区报到备案制度,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服务,使其有效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和文体类、公益类社会组织到社区报到,依托“红色商圈”,促使企业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服务。截至目前,“两企三新”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
加强关心关爱。依托银行、诊所、青城驿站、工会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站点,打造“红蜂驿站”20处,为新就业群体切实解决日常歇脚、就餐、充电等实际困难。持续开展关心关爱党员“五个一 ”行动,针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定期发放非公党建杂志、各类专题学习书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及政治生日活动,开展“两优一先”优秀基层党组织及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
强化指导帮带。全面指导督促“两企三新”组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企业章程制度。积极指导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制度机制。截至目前,“两新”工委举办2024年度全区“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1次,培训人数达到200余人;召开2024年度新城区“两新”党工委工作推进会1次;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3次;实地指导“两企三新”党建工作6次;打造市级“红色物业”2个;辖区内各镇(街道)围绕“两新”党建工作开展培训34次。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11-14 10:15点击量:
来源:社会工作部
新城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城区“两企三新”领域实际,依托“1135工作机制”,以“三个切入点”精准发力,助推“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重点,夯实“两企三新”党建工作基础。
完善工作机制。将23个相关部门纳入“两新”工委成员单位,构建“两新”工委归口管理“1+N”行业党建组织体系,形成以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社会工作部归口指导、各行业党委及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镇(街道)属地管理的工作大格局。
摸清基础底数。制定《新城区关于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集中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梳理完成相关任务清单。组织各相关行业党委、街道社区(镇村、园区)党组织对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细致排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动态掌握党员基本信息,做到工作运行清、职工队伍清、党员队伍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出资人或负责人情况清。
落实“两个覆盖”。通过属地和行业同步双向摸排,掌握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情况,建立有党组织企业、有党员未建党组织企业、无党员企业三本台账。全力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两个覆盖”工作。按照“双指导双推进”原则,从属地及行业分别选派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已选派三百余名属地党建指导员和行业指导员,实现党建指导全覆盖。
突出亮点,释放“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新动能。
建立“会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合力推动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党(工)委、行业党委建好管理体系、建强组织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10月份,新城区一镇、十一个街道相继组织召开“两企三新”会商会,新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全程指导参与,逐步形成“政企交流、问题收集、会商协调、办结反馈”的工作闭环机制。
打造两个“红色商圈”。打造火车东客站红色商圈、中山东路“三站一桥”红色商圈,创建“红色商圈党建联盟”品牌,形成“商圈党建繁荣辖区经济发展、高质量经济发展反哺商圈党建”新路径,为新城区“三高一绿”发展贡献力量。
扩大行业党委组织覆盖。在原有的三家行业党委基础上,依托新城区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和新城区司法局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和律师行业党委,全面扩大行业党委在“两企三新”领域的组织覆盖。发挥“两新”工委工作机制整体效能,指导相关部门履行管行业和管党建双重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疏通难点,赋能“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新发展。
参与共建共治。试点推进“两企三新”负责人进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就业群体到服务社区报到备案制度,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服务,使其有效融入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和文体类、公益类社会组织到社区报到,依托“红色商圈”,促使企业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服务。截至目前,“两企三新”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余次。
加强关心关爱。依托银行、诊所、青城驿站、工会之家党群服务中心等站点,打造“红蜂驿站”20处,为新就业群体切实解决日常歇脚、就餐、充电等实际困难。持续开展关心关爱党员“五个一 ”行动,针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定期发放非公党建杂志、各类专题学习书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及政治生日活动,开展“两优一先”优秀基层党组织及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活动。
强化指导帮带。全面指导督促“两企三新”组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进企业章程制度。积极指导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制度机制。截至目前,“两新”工委举办2024年度全区“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1次,培训人数达到200余人;召开2024年度新城区“两新”党工委工作推进会1次;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3次;实地指导“两企三新”党建工作6次;打造市级“红色物业”2个;辖区内各镇(街道)围绕“两新”党建工作开展培训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