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营商服务信息
新城区: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硬”实力
发布时间:2023-02-21 23:43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网红村新城区恼包村

新城区甲兰板村马头琴小镇

内蒙古航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新城区大窑村杭白菊

新城区德昇羊绒车间

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营商环境好,则人才进、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

近年来,新城区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聚焦全市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目标,因地制宜、狠抓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运用中关村智酷、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完善孵化培育体系,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营造科创发展环境,通过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逐步聚商气、拢人气,形成新产业和新环境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

持续优化环境 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为了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新城区在招商引资中做好全程服务。近日,内蒙古中民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科技项目正式落地新城区的科技城园区。

“项目落地前,新城区成立专门的一个工作组来负责推进各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对接人,区里的优惠政策都逐步有落实,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内蒙古中民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温曦说。

2022年以来,新城区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观念,凝聚“以项目看实绩、以项目比高下、以项目论英雄”的共识。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城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新城区深入推进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等细化举措,为高质高效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发展定位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明确客站枢纽区块、科技城区块、敕勒川草原区块的招商目标。将科技城作为产业项目落地发展的主战场,重点招引数字经济、电子科技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区域性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等产业项目。先后举办“第二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参与“呼和浩特市数字经济发展峰会”“草原英才系列活动”等大型活动,多次召开线上、线下招商推介会。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感受最深。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营商环境愈发成为新城区的金字招牌。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新城区全年签约落地项目26个,总投资60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8个,完成投资154.2亿元。发放“科技兴蒙”等专项资金4800万元。43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1家企业成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华讯高科数字化院士工作站被批准为自治区院士工作站,中科汇通被自治区认定为乳品免疫功能性基料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在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蒙速办·一次办”窗口,前来办事的群众不再需要填写纸质申请书、章程、公司管理人员任职文件等一系列复杂的资料信息。不到30分钟就可以把企业开办手续办妥了。

“一站式服务”是为百姓做减法,简化审批程序,针对群众反映办事“难、繁、慢”问题,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标准要求,一套材料“走到底”,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此基础上,减少办证时限,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务服务由“复杂繁琐”向“简便快捷”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自2021年全面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以来,新城区积极设立“蒙速办·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将原本围绕市场监管、社保、民政、交通等重点领域的高频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重复排队的问题,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切实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化服务。

2023年,新城区坚决落实各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政策,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就业、稳增长,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行税企直连服务模式,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轻装前行。深化“蒙速办”服务,实施“一网通办”2.0建设,实现企业开办、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一次办”“掌上办”“跨省通办”。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力推动便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坚决整治吃拿卡要、推诿拖沓等顽瘴痼疾,带头恪守契约精神,全力兑现政府涉企承诺,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抢抓机遇精准招商 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新城区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抢抓“强首府”战略机遇期,继续以“全面推进‘五宜城区’建设”为抓手,扩内需、促消费、抓投资,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区、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科技城,全面提升经济能级、文化能级、治理能级、生态能级、人口能级,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首府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中走在前、作表率。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3年开年之际,新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赴成都、宜宾、南宁、深圳、北京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开展招商引资,考察三江新区、广西南宁中关村信息谷和国联控股、圆速智动、心月生物、航天宏图、时空天地等12家企业,跑出了招商引资的“加速度”。春节过后,深圳心月生物、江西水投、上海筑能等多家企业纷纷应邀来呼洽谈落地事宜。全年锚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重点产业定向发力,全年计划引进亿元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方位深化与商会协会、第三方机构、平台及媒体合作,借力“外脑”资源优势,构建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工作格局。强化项目包联和落地盯办,对入驻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力促企业安心入驻、加快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蒙草种业等高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禾伊草中药制备等项目落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举办好第三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吸引集聚院士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依托中科院老专家团队、中关村智酷等,健全“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人才创业就业,助力“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汇聚的创新生态。

围绕大青山敕勒川,以前坡生态绿带为轴线,推进生态样本存储空间、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持续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助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推动马头琴文化产业园全面运营,打造马头琴文化艺术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样板。高效整合北部区域文旅资源,推进圣水梁九龙湾一体化运营,加快实施奥莱活力小镇项目,发挥恼包网红村资源优势,为区域发展增添人气。举办首届“青山圣水大美新城”敕勒川文化旅游节,开展后备箱集市、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新城“烟火”。加强敕勒川品牌推广,让“敕勒川味道”家喻户晓。坚定不移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敕勒川草原“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推动敕勒川草原创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中石化内蒙古总部建设,推动中航民富、华强通讯、交科路桥、谷盈生物等总部落地开工,吸纳一批国有、民营总部企业集聚,形成新的税收贡献和辐射动带能力。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以技术研发、数字应用、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启动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数据楼、北疆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为重点的

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生态康养产业。利用独特生态优势和中蒙医药保健资源,启动新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泰康长寿社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健康产业,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开工建设中农联国际冷链电商科技产业园,启动大脚蜗牛物流平台建设,促进恼包物流园规模化发展,打造辐射更广的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提升壮大高端服务业。加快时代广场、融城百汇、金翡丽二期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东客站高端消费商圈,推动义乌商贸城、信达国贸、富恒商贸中心等盘活运营,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楼宇经济,倾力打造高品质区域现代消费中心。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于   菲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 营商服务信息

新城区:优化营商“软”环境 成就发展“硬”实力

发布日期:2023-02-21 23:43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全国网红村新城区恼包村

新城区甲兰板村马头琴小镇

内蒙古航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新城区大窑村杭白菊

新城区德昇羊绒车间

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营商环境好,则人才进、资金聚、企业兴、产业旺。

近年来,新城区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聚焦全市打造“六大产业集群”目标,因地制宜、狠抓实效,突出“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运用中关村智酷、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完善孵化培育体系,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营造科创发展环境,通过打造一批“隐形冠军”企业,逐步聚商气、拢人气,形成新产业和新环境良性互动、大中小企业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

持续优化环境 保障项目落地见效

为了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新城区在招商引资中做好全程服务。近日,内蒙古中民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科技项目正式落地新城区的科技城园区。

“项目落地前,新城区成立专门的一个工作组来负责推进各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对接人,区里的优惠政策都逐步有落实,给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内蒙古中民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温曦说。

2022年以来,新城区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观念,凝聚“以项目看实绩、以项目比高下、以项目论英雄”的共识。先后制定出台了《新城区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新城区深入推进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等细化举措,为高质高效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发展定位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明确客站枢纽区块、科技城区块、敕勒川草原区块的招商目标。将科技城作为产业项目落地发展的主战场,重点招引数字经济、电子科技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区域性总部基地和研发中心等产业项目。先后举办“第二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参与“呼和浩特市数字经济发展峰会”“草原英才系列活动”等大型活动,多次召开线上、线下招商推介会。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感受最深。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营商环境愈发成为新城区的金字招牌。

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新城区全年签约落地项目26个,总投资60亿元;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28个,完成投资154.2亿元。发放“科技兴蒙”等专项资金4800万元。43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1家企业成功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华讯高科数字化院士工作站被批准为自治区院士工作站,中科汇通被自治区认定为乳品免疫功能性基料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在新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蒙速办·一次办”窗口,前来办事的群众不再需要填写纸质申请书、章程、公司管理人员任职文件等一系列复杂的资料信息。不到30分钟就可以把企业开办手续办妥了。

“一站式服务”是为百姓做减法,简化审批程序,针对群众反映办事“难、繁、慢”问题,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标准要求,一套材料“走到底”,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此基础上,减少办证时限,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政务服务由“复杂繁琐”向“简便快捷”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自2021年全面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以来,新城区积极设立“蒙速办·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将原本围绕市场监管、社保、民政、交通等重点领域的高频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重复排队的问题,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切实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化服务。

2023年,新城区坚决落实各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政策,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就业、稳增长,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行税企直连服务模式,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轻装前行。深化“蒙速办”服务,实施“一网通办”2.0建设,实现企业开办、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一次办”“掌上办”“跨省通办”。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力推动便民利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坚决整治吃拿卡要、推诿拖沓等顽瘴痼疾,带头恪守契约精神,全力兑现政府涉企承诺,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抢抓机遇精准招商 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新城区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抢抓“强首府”战略机遇期,继续以“全面推进‘五宜城区’建设”为抓手,扩内需、促消费、抓投资,着力打造高品质城区、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科技城,全面提升经济能级、文化能级、治理能级、生态能级、人口能级,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首府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中走在前、作表率。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3年开年之际,新城区委主要领导带队赴成都、宜宾、南宁、深圳、北京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开展招商引资,考察三江新区、广西南宁中关村信息谷和国联控股、圆速智动、心月生物、航天宏图、时空天地等12家企业,跑出了招商引资的“加速度”。春节过后,深圳心月生物、江西水投、上海筑能等多家企业纷纷应邀来呼洽谈落地事宜。全年锚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重点产业定向发力,全年计划引进亿元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60亿元以上。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全方位深化与商会协会、第三方机构、平台及媒体合作,借力“外脑”资源优势,构建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工作格局。强化项目包联和落地盯办,对入驻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力促企业安心入驻、加快发展。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蒙草种业等高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禾伊草中药制备等项目落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举办好第三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吸引集聚院士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依托中科院老专家团队、中关村智酷等,健全“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人才创业就业,助力“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汇聚的创新生态。

围绕大青山敕勒川,以前坡生态绿带为轴线,推进生态样本存储空间、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持续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助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推动马头琴文化产业园全面运营,打造马头琴文化艺术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样板。高效整合北部区域文旅资源,推进圣水梁九龙湾一体化运营,加快实施奥莱活力小镇项目,发挥恼包网红村资源优势,为区域发展增添人气。举办首届“青山圣水大美新城”敕勒川文化旅游节,开展后备箱集市、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新城“烟火”。加强敕勒川品牌推广,让“敕勒川味道”家喻户晓。坚定不移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敕勒川草原“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推动敕勒川草原创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中石化内蒙古总部建设,推动中航民富、华强通讯、交科路桥、谷盈生物等总部落地开工,吸纳一批国有、民营总部企业集聚,形成新的税收贡献和辐射动带能力。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以技术研发、数字应用、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启动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数据楼、北疆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为重点的

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生态康养产业。利用独特生态优势和中蒙医药保健资源,启动新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泰康长寿社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健康产业,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开工建设中农联国际冷链电商科技产业园,启动大脚蜗牛物流平台建设,促进恼包物流园规模化发展,打造辐射更广的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提升壮大高端服务业。加快时代广场、融城百汇、金翡丽二期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东客站高端消费商圈,推动义乌商贸城、信达国贸、富恒商贸中心等盘活运营,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楼宇经济,倾力打造高品质区域现代消费中心。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于   菲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