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新城 - 健康促进
居家学习,请把“护眼”放在第一位
发布时间:2022-06-21 00:0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呵护眼睛,光明未来”是不少教师、家长的希望。目前,不少地方的学生已居家学习一段时间,不久之后又将迎来较长的暑期生活。长时间的网课之后,怎样科学保护眼睛?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的53.6%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提升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如何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

  劳逸结合:居家学习不是“宅”在家里

  记者:居家学习,很多时间待在室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什么?

  倪海龙:户外活动时间的严重缺乏,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的沉重负担,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最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关注劳逸结合。户外活动因为能沐浴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学生要积极参加这些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等。

  居家学习期间,只要孩子有机会接触阳光、眺望远方,依然能起到保护视力防控近视的作用。在白天,要经常到窗台边、阳台上、露台上或小区院子里等地接触阳光,多走走,多活动筋骨,多抬头眺望远方。在室内,不接触阳光不眺望远方的休息,是起不到防控近视作用的。假如居家有网课,则依然要有“课间”;如果自由阅读书写,也要每隔20-30分钟左右暂停一会儿,起身活动活动,走到有阳光的地方,眺望远方。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孤独沉默地长时间“宅”在家里。

  科学防控:家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家长的参与,有效推动了近视防控工作高效推进和预期目标实现。”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家长该做好哪些方面的配合、督促工作?

  孙伟:家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监督引导,避免不良用眼。居家学习时,家长要监督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离书本距离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为一寸。同时,避免孩子在走路、吃饭时,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写字。

  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沐浴阳光防近视。同时监督、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超过30分钟时,要提醒孩子休息远眺5-10分钟。

  关注读写环境,注意光线调节。为孩子准备适合自己身高的桌椅板凳,同时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应放置在书桌左前方,面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避免灯光直射。

  合理规划学习,严控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孩子网课时间,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使用电子产品应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后,要远眺20英尺(6米外)以外物体保持20秒以上。非必要学习期间,每次使用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超过1小时。

  均衡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在睡眠时间方面,应确保小学生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避免孩子暴饮暴食,严格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保证孩子均衡全面饮食。

  动静相宜: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记者:居家学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护眼睛,在体育锻炼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季浏:如何既保证居家学习质量,又防止近视?居家锻炼是重要手段。居家锻炼与学校体育课、课外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体育老师的现场指导和保护,因此,需要有科学方法才能避免伤害、达到锻炼效果。

  居家锻炼练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的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居家锻炼的内容也要有所区别。2-7岁的幼儿还处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阶段,走、跑、跳、爬、攀登、投掷、抛接等基本动作尚未发展成熟,要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孩子们参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转移出来。7-10岁是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交接阶段,这时候可以逐渐开始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居家锻炼如果场地不够,可以利用小区的场地练习一些基本动作。

  没有负荷的居家锻炼效率很低,负荷过大的居家锻炼则面临各种风险。运动负荷应遵循FITT原则,即频率、强度、时间、运动类型四个方面。一般而言,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大强度运动为宜,运动类型以大肌群参与为宜。什么叫中大强度运动?就是心率要达到140-160次/分钟,这是运动中的最适宜心率范围。通俗地讲,就是要出汗,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要有适宜的运动方案。在居家期间,到底该怎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合理安排锻炼?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方案可以不同,总体上应该以体能练习为主。这里提一个方案,很简单:每次坐下来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无论干什么,只要坐下来达到40~50分钟,幼儿达到30分钟,一定要站起来进行3~5分钟的运动,家长要及时督促。此外,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1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运动,建议可以进行有氧活动(如健身操、网络视频课等等),也可以进行力量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哑铃负重等,每次安排3-5组重复动作。

  及早预防: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

  记者:作为幼龄儿童或中小学生家长,在家中,如何有意识地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如何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许梅萍: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尽早发现孩子是否近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从小从早抓好预防。2岁左右即可带孩子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屈光筛查,了解孩子眼球屈光状态,监测远视储备量,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平时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用眼表现。如孩子看东西时出现习惯性眯眼、揉眼、喜欢近距离视物或者歪头视物等视力异常的表现,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屈光度。

  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询问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和看东西清晰程度。还可从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中侧面了解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行为表现。在家要关注孩子学习时长、阅读习惯、读写姿势等用眼行为,也可用视力表不定期测量孩子的视力,观察了解孩子视力的动态变化。

  对于学前或者学龄期的孩子,建议每年进行2—4次的视力筛查,家长要关注视力检测结果,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据。同时,要关注孩子是否有高度远视、散光、远视储备量等,因为高度远视和散光如果不及时戴镜矫正,可能会造成弱视。

  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需关注角膜曲率和眼轴。如果孩子角膜曲率比较平,即使没有近视,其眼轴也可能比普通孩子的眼轴偏长一些。这种情况下,家长就更要注意孩子近视前的视力保护,必须每年进行两次眼轴测量,关注眼轴长度变化。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眼轴长度,眼轴长度越长,眼底改变越明显,将来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

  形成合力:科学保育保教,协同保障

  记者:在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端:学校和家庭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针对家校联动,提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少用电子产品等。我认为,在家校联动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

  落实“双减”政策。“双减”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课业负担。学校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及作业,家长要做到合理安排课后辅导及兴趣培养的时间,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改善视觉环境。家庭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学校要参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要求,在硬件上要配备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可调节课桌椅,在软件上要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标准,让学生们劳逸结合。

  谨防近视低龄化。家长应认识到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早发现早预防。幼儿园要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严禁“小学化”教学。通过家校合作,把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新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张婷转自人民网健康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新城 - 健康促进

居家学习,请把“护眼”放在第一位

发布日期:2022-06-21 00:0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呵护眼睛,光明未来”是不少教师、家长的希望。目前,不少地方的学生已居家学习一段时间,不久之后又将迎来较长的暑期生活。长时间的网课之后,怎样科学保护眼睛?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较2018年的53.6%下降了3.4个百分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较2019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近日,教育部印发《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提升社会近视防控意识。如何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邀请相关专家给予解答。

  劳逸结合:居家学习不是“宅”在家里

  记者:居家学习,很多时间待在室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什么?

  倪海龙:户外活动时间的严重缺乏,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的沉重负担,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最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关注劳逸结合。户外活动因为能沐浴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学生要积极参加这些随时随地可进行的运动,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等。

  居家学习期间,只要孩子有机会接触阳光、眺望远方,依然能起到保护视力防控近视的作用。在白天,要经常到窗台边、阳台上、露台上或小区院子里等地接触阳光,多走走,多活动筋骨,多抬头眺望远方。在室内,不接触阳光不眺望远方的休息,是起不到防控近视作用的。假如居家有网课,则依然要有“课间”;如果自由阅读书写,也要每隔20-30分钟左右暂停一会儿,起身活动活动,走到有阳光的地方,眺望远方。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家长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

  当前,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阅读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孤独沉默地长时间“宅”在家里。

  科学防控:家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记者:“家长的参与,有效推动了近视防控工作高效推进和预期目标实现。”在居家学习过程中,家长该做好哪些方面的配合、督促工作?

  孙伟:家庭是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门人”,因此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监督引导,避免不良用眼。居家学习时,家长要监督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离书本距离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为一寸。同时,避免孩子在走路、吃饭时,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写字。

  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沐浴阳光防近视。同时监督、控制孩子的用眼时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超过30分钟时,要提醒孩子休息远眺5-10分钟。

  关注读写环境,注意光线调节。为孩子准备适合自己身高的桌椅板凳,同时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应放置在书桌左前方,面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避免灯光直射。

  合理规划学习,严控电子产品。合理安排孩子网课时间,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使用电子产品应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后,要远眺20英尺(6米外)以外物体保持20秒以上。非必要学习期间,每次使用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超过1小时。

  均衡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在睡眠时间方面,应确保小学生睡足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同时,避免孩子暴饮暴食,严格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保证孩子均衡全面饮食。

  动静相宜: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记者:居家学习,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护眼睛,在体育锻炼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季浏:如何既保证居家学习质量,又防止近视?居家锻炼是重要手段。居家锻炼与学校体育课、课外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体育老师的现场指导和保护,因此,需要有科学方法才能避免伤害、达到锻炼效果。

  居家锻炼练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的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居家锻炼的内容也要有所区别。2-7岁的幼儿还处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阶段,走、跑、跳、爬、攀登、投掷、抛接等基本动作尚未发展成熟,要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孩子们参与,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转移出来。7-10岁是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的交接阶段,这时候可以逐渐开始篮球、足球、排球等专项运动技能的培养。居家锻炼如果场地不够,可以利用小区的场地练习一些基本动作。

  没有负荷的居家锻炼效率很低,负荷过大的居家锻炼则面临各种风险。运动负荷应遵循FITT原则,即频率、强度、时间、运动类型四个方面。一般而言,每周三到五次,每次30~60分钟的中大强度运动为宜,运动类型以大肌群参与为宜。什么叫中大强度运动?就是心率要达到140-160次/分钟,这是运动中的最适宜心率范围。通俗地讲,就是要出汗,居家锻炼也要达到“出汗”的效果。

  要有适宜的运动方案。在居家期间,到底该怎样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合理安排锻炼?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方案可以不同,总体上应该以体能练习为主。这里提一个方案,很简单:每次坐下来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无论干什么,只要坐下来达到40~50分钟,幼儿达到30分钟,一定要站起来进行3~5分钟的运动,家长要及时督促。此外,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1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运动,建议可以进行有氧活动(如健身操、网络视频课等等),也可以进行力量练习,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哑铃负重等,每次安排3-5组重复动作。

  及早预防: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

  记者:作为幼龄儿童或中小学生家长,在家中,如何有意识地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如何做到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许梅萍: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密切关注孩子视力变化和视力异常迹象,尽早发现孩子是否近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从小从早抓好预防。2岁左右即可带孩子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屈光筛查,了解孩子眼球屈光状态,监测远视储备量,早期发现远视、近视、散光、屈光参差、远视储备量不足和弱视等危险因素。

  平时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用眼表现。如孩子看东西时出现习惯性眯眼、揉眼、喜欢近距离视物或者歪头视物等视力异常的表现,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疗机构检查视力和屈光度。

  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询问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和看东西清晰程度。还可从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中侧面了解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行为表现。在家要关注孩子学习时长、阅读习惯、读写姿势等用眼行为,也可用视力表不定期测量孩子的视力,观察了解孩子视力的动态变化。

  对于学前或者学龄期的孩子,建议每年进行2—4次的视力筛查,家长要关注视力检测结果,包括裸眼视力、屈光度数据。同时,要关注孩子是否有高度远视、散光、远视储备量等,因为高度远视和散光如果不及时戴镜矫正,可能会造成弱视。

  带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需关注角膜曲率和眼轴。如果孩子角膜曲率比较平,即使没有近视,其眼轴也可能比普通孩子的眼轴偏长一些。这种情况下,家长就更要注意孩子近视前的视力保护,必须每年进行两次眼轴测量,关注眼轴长度变化。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眼轴长度,眼轴长度越长,眼底改变越明显,将来发生高度近视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

  形成合力:科学保育保教,协同保障

  记者:在加强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方面,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端:学校和家庭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针对家校联动,提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改善视觉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少用电子产品等。我认为,在家校联动协同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方面需做到以下几点:

  落实“双减”政策。“双减”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课业负担。学校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及作业,家长要做到合理安排课后辅导及兴趣培养的时间,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改善视觉环境。家庭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学校要参考《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要求,在硬件上要配备符合标准的照明设备和可调节课桌椅,在软件上要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要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标准,让学生们劳逸结合。

  谨防近视低龄化。家长应认识到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的保护,培养孩子正确的行为习惯,早发现早预防。幼儿园要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严禁“小学化”教学。通过家校合作,把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新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张婷转自人民网健康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