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城 - 人文新城 - 新城文苑
李俊标作品选登——追寻历史的牵挂
发布时间:2019-04-12 00:0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作者简介:李俊标,满族,中共党员。历任呼和浩特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昭君社区副书记、呼和浩特新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呼和浩特新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办公室秘书等职。兼任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化协会副主席、呼和浩特新城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梧桐树》杂志社记者、《边防警察》杂志社特约记者。系呼和浩特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从80年代开始新闻和文学作品业余创作,有《梦中桂花香》《春节往事》《今夜细雨为你飘》等20余万字文学作品、《山间牧场》《悄悄话》《跃马扬蹄》等1000余幅摄影作品刊发于《人民公安报》《中国边防警察》《青年月报》《内蒙古日报》《时代风纪》《梧桐树》《青少年文艺》《内蒙古青年报》《内蒙古法制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北方新报》等。

  先后获《呼和浩特日报》优秀副刊作者,新城区宣传报道一等奖,新城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等40多项奖励。

----------------------------------------------------------------------------------------------------------------------------------------

追寻历史的牵挂

  姥姥真的老了,衰老的容颜,占据着我们此次出行的目的。越野车穿行在细长的乡间公路,呼和浩特已在秋日的阳光下被抛出老远。翻过前面那座山,不再是内蒙古地界,已经进入山西境内,姥姥期归的心情,像个孩子,一刻不停的讲述着那些我们永远无法企及,关于沉淀在老人家心灵深处的零碎故事。

  如果用五味形容姥姥的一生,过多的是酸楚。1939年,姥姥7岁,山西省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受灾地区遍及46个县市,灾民达50余万人,入侵山西境内的侵华日军由于军需供给紧张,开始在广大乡村县城实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烧杀、虏掠,遍地留下日本鬼子暴殄天物、屠戮畜力的罪证。一天,鬼子来到姥姥祖辈繁衍生息的村庄,将全村的牲畜强行赶走,姥姥家赖以生计,唯一的一头耕牛被赶到山顶活活烧死。姥姥的父亲怵于鬼子隔三差五的骚扰掠夺,带着全家一路向北辗转奔逃,流徙他乡,致使农田荒芜,庐舍邱墟,此后再没有返回过村庄。姥姥离开家乡的70多年里,最大的牵挂就是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地,追寻自己遗留在历史长河的生命足迹。

  其实,故地并非很远,但多年来姥姥却始终未能如愿。如今,她日渐苍老,已经没有能力自己去探寻。我想,倘若母亲在世,重返故地并不会成为姥姥的牵挂,我应当替母亲完成这件并不需要她在天堂嘱咐的事情。决定出发之前,我并不完全相信姥姥指引,一路上,凭借着姥姥记忆中的点滴描述,我们依次走过不止一次被姥姥絮叨过的杀虎口、右卫镇、欧家村、细家沟,中午时分竟然真的找到了姥姥出生的地方。站在村庄对面的山坡上,姥姥指着建在半山坡上的村庄老泪纵横。姥姥像是穿越时空一样,不仅能清晰的指认出她曾经居住过的房屋,而且可以说出村中每间房屋主人的名字。细家沟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农村,像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村中的年轻人几乎全部涌入城市务工,留下的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村中我们寻访了几户村民,老人们只听过姥姥父亲的名字,对于她本人已经没有任何记忆。在村中一位老人的口中得知,姥姥有一个妹妹还健在,只是早年搬到了梁家油坊镇。顺着村民的指引,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在天黑前赶到了梁家油坊。小镇不大,几番打听,终于找到了姥姥的妹妹,姥姥的妹妹一直笃信姥姥已离世。半个世纪的离别,让老姐妹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那一夜,姥姥和妹妹彻夜未眠,像俩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整整的拉了一夜家常话。第二天,姥姥的妹妹早早的起了床,专门为我们做了一顿雁北地区的“抿八股”,这是姥姥童年很少能吃到的“美味佳肴”。平常饭量甚小的姥姥,竟然一连吃了好几碗。在我们准备返程的车前,老姐俩紧紧的抱在一起,不舍的分开。车子驶出县城时,姥姥还频繁的回望着妹妹的方向,这个系在姥姥心头的心结终于打开,半个世纪的历史牵挂终于得以了却。

  我不敢想,此行之后,姥姥今生是否还能再返故地。但我知道,这个跨越历史的寻访,定会让姥姥半个世纪的历史牵挂,在幸福中释怀。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城 - 人文新城 - 新城文苑

李俊标作品选登——追寻历史的牵挂

发布日期:2019-04-12 00:0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李俊标,满族,中共党员。历任呼和浩特新城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昭君社区副书记、呼和浩特新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呼和浩特新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办公室秘书等职。兼任呼和浩特新城区文化协会副主席、呼和浩特新城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任《梧桐树》杂志社记者、《边防警察》杂志社特约记者。系呼和浩特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从80年代开始新闻和文学作品业余创作,有《梦中桂花香》《春节往事》《今夜细雨为你飘》等20余万字文学作品、《山间牧场》《悄悄话》《跃马扬蹄》等1000余幅摄影作品刊发于《人民公安报》《中国边防警察》《青年月报》《内蒙古日报》《时代风纪》《梧桐树》《青少年文艺》《内蒙古青年报》《内蒙古法制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晚报》《北方新报》等。

  先后获《呼和浩特日报》优秀副刊作者,新城区宣传报道一等奖,新城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等40多项奖励。

----------------------------------------------------------------------------------------------------------------------------------------

追寻历史的牵挂

  姥姥真的老了,衰老的容颜,占据着我们此次出行的目的。越野车穿行在细长的乡间公路,呼和浩特已在秋日的阳光下被抛出老远。翻过前面那座山,不再是内蒙古地界,已经进入山西境内,姥姥期归的心情,像个孩子,一刻不停的讲述着那些我们永远无法企及,关于沉淀在老人家心灵深处的零碎故事。

  如果用五味形容姥姥的一生,过多的是酸楚。1939年,姥姥7岁,山西省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受灾地区遍及46个县市,灾民达50余万人,入侵山西境内的侵华日军由于军需供给紧张,开始在广大乡村县城实施一系列惨无人道的烧杀、虏掠,遍地留下日本鬼子暴殄天物、屠戮畜力的罪证。一天,鬼子来到姥姥祖辈繁衍生息的村庄,将全村的牲畜强行赶走,姥姥家赖以生计,唯一的一头耕牛被赶到山顶活活烧死。姥姥的父亲怵于鬼子隔三差五的骚扰掠夺,带着全家一路向北辗转奔逃,流徙他乡,致使农田荒芜,庐舍邱墟,此后再没有返回过村庄。姥姥离开家乡的70多年里,最大的牵挂就是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地,追寻自己遗留在历史长河的生命足迹。

  其实,故地并非很远,但多年来姥姥却始终未能如愿。如今,她日渐苍老,已经没有能力自己去探寻。我想,倘若母亲在世,重返故地并不会成为姥姥的牵挂,我应当替母亲完成这件并不需要她在天堂嘱咐的事情。决定出发之前,我并不完全相信姥姥指引,一路上,凭借着姥姥记忆中的点滴描述,我们依次走过不止一次被姥姥絮叨过的杀虎口、右卫镇、欧家村、细家沟,中午时分竟然真的找到了姥姥出生的地方。站在村庄对面的山坡上,姥姥指着建在半山坡上的村庄老泪纵横。姥姥像是穿越时空一样,不仅能清晰的指认出她曾经居住过的房屋,而且可以说出村中每间房屋主人的名字。细家沟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农村,像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村中的年轻人几乎全部涌入城市务工,留下的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在村中我们寻访了几户村民,老人们只听过姥姥父亲的名字,对于她本人已经没有任何记忆。在村中一位老人的口中得知,姥姥有一个妹妹还健在,只是早年搬到了梁家油坊镇。顺着村民的指引,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在天黑前赶到了梁家油坊。小镇不大,几番打听,终于找到了姥姥的妹妹,姥姥的妹妹一直笃信姥姥已离世。半个世纪的离别,让老姐妹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那一夜,姥姥和妹妹彻夜未眠,像俩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哭了又笑,笑了又哭,整整的拉了一夜家常话。第二天,姥姥的妹妹早早的起了床,专门为我们做了一顿雁北地区的“抿八股”,这是姥姥童年很少能吃到的“美味佳肴”。平常饭量甚小的姥姥,竟然一连吃了好几碗。在我们准备返程的车前,老姐俩紧紧的抱在一起,不舍的分开。车子驶出县城时,姥姥还频繁的回望着妹妹的方向,这个系在姥姥心头的心结终于打开,半个世纪的历史牵挂终于得以了却。

  我不敢想,此行之后,姥姥今生是否还能再返故地。但我知道,这个跨越历史的寻访,定会让姥姥半个世纪的历史牵挂,在幸福中释怀。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