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满语称“阿涅业能业”。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满族戍边之处。多年来,汉族和满族在共同垦荒劳动中相互融合,形成了满汉信仰交融和理想观念上的统一,反映在春节这样的节庆活动上,形成了满汉一家的独特节庆文化。满族人虽与汉族人在春节的礼仪上进了交流,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历经三百多年,现在仍然可以在老满族人春节时,看到鲜明的民族风格。即使是在春节的仪式简化为纯粹的吃喝一场的今天,在青城满族人的家庭里,春节仍然过得讲究。
家住在新城区正白二甲街的满族老人高金声说起自己家过年的规矩,总是滔滔不绝。“新年的子夜时分,也就是12点。我们家家都要吃饺子。还要把几个硬币放到饺子里,吃到硬币就代表着今年百事顺利。然后就要接神放鞭炮了,要接祖宗回家。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在炮竹声里给祖先磕头,到现在我们家还是这样的。”高金声老人说,直到现在,他们家仍保留着许多满族旧时的传统,没有改变。“正月初一早上,先是要吃饺子的,但大人孩子此刻的心情不在饺子上,大家得给家里的老人拜年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年好。’这话说完了,老人们看到晚辈们在面前那副恭顺的样子,老人们拿出红包押岁给孩子们,那是从心里高兴呢。”
“用现在的话说,满族人都是非常有‘仪式感’的。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庭很困难,吃饭都是问题了。我妈妈在过年的时候也要给我们哥几个把衣服浆洗一下,找人讨张红纸写个满文‘官福’字贴到自己家大门上。”呼和浩特满族促进会成员宋爱和说起自己对“年”的记忆就是母亲一丝不苟收拾家、置办年货的情景。“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也是要继续延续这些老传统的,没什么不好。有了这些‘讲究’,过年才有味道。”宋爱和说。
对于呼和浩特满族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于浩来说,“年味”则是粘豆包、八大碗、沙琪玛、白肉血肠这些带有满族烙印美食散发出的香味。“满族八大碗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八道菜,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最为代表性,做法和炖肉有点类似,但又略有不同,传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八大碗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和生长在白云黑水之间的满族人性格非常相近。”于浩说,“我家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要不就不算‘年年有余’了。主食除了饺子,还得有粘豆包。都是我们满族年夜饭里必备的。我们也是吃这些长大的。”
新城区记者站 梁良供稿/摄影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19-01-31 00:0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春节,满语称“阿涅业能业”。呼和浩特自古以来就是满族戍边之处。多年来,汉族和满族在共同垦荒劳动中相互融合,形成了满汉信仰交融和理想观念上的统一,反映在春节这样的节庆活动上,形成了满汉一家的独特节庆文化。满族人虽与汉族人在春节的礼仪上进了交流,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历经三百多年,现在仍然可以在老满族人春节时,看到鲜明的民族风格。即使是在春节的仪式简化为纯粹的吃喝一场的今天,在青城满族人的家庭里,春节仍然过得讲究。
家住在新城区正白二甲街的满族老人高金声说起自己家过年的规矩,总是滔滔不绝。“新年的子夜时分,也就是12点。我们家家都要吃饺子。还要把几个硬币放到饺子里,吃到硬币就代表着今年百事顺利。然后就要接神放鞭炮了,要接祖宗回家。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在炮竹声里给祖先磕头,到现在我们家还是这样的。”高金声老人说,直到现在,他们家仍保留着许多满族旧时的传统,没有改变。“正月初一早上,先是要吃饺子的,但大人孩子此刻的心情不在饺子上,大家得给家里的老人拜年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年好。’这话说完了,老人们看到晚辈们在面前那副恭顺的样子,老人们拿出红包押岁给孩子们,那是从心里高兴呢。”
“用现在的话说,满族人都是非常有‘仪式感’的。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家庭很困难,吃饭都是问题了。我妈妈在过年的时候也要给我们哥几个把衣服浆洗一下,找人讨张红纸写个满文‘官福’字贴到自己家大门上。”呼和浩特满族促进会成员宋爱和说起自己对“年”的记忆就是母亲一丝不苟收拾家、置办年货的情景。“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也是要继续延续这些老传统的,没什么不好。有了这些‘讲究’,过年才有味道。”宋爱和说。
对于呼和浩特满族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于浩来说,“年味”则是粘豆包、八大碗、沙琪玛、白肉血肠这些带有满族烙印美食散发出的香味。“满族八大碗包括雪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灼田鸡、小鸡珍蘑粉、年猪烩菜、御府椿鱼、阿玛尊肉等八道菜,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其中‘阿玛尊肉’俗称努尔哈赤金肉最为代表性,做法和炖肉有点类似,但又略有不同,传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八大碗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和生长在白云黑水之间的满族人性格非常相近。”于浩说,“我家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要不就不算‘年年有余’了。主食除了饺子,还得有粘豆包。都是我们满族年夜饭里必备的。我们也是吃这些长大的。”
新城区记者站 梁良供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