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城 - 人文新城 - 新城文苑
老爹的年灯笼
发布时间:2018-12-27 00:00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作者简介:张建成,男,中共党员,呼市新城区文化协会副会长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曾任内蒙古电视台编导,2016年在新城区文化协会成立影视艺术中心,并创办社区影视文化板块《走进社区看风景》,至今已拍摄了十多部社区文化片作品。

  ---------------------------------------------------------------------------------------------------------------------------

  印象中小时候过年,家父都会抽空做一只灯笼,年三十晚上挂在自家小院子里的晾衣绳上,里面插上蜡烛点到天明。

  父亲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手很巧,在家里总是爬高上低修修补补,记得那时候家里还有一套木工工具,大大小小的锯子刨子凿子等,挂在小南房的墙上不许我们随便动的,我们小时候的很多玩具都出自爸爸的手里,一支仿真的“盒子枪”一直玩到上初中才送给外甥。之所以做的逼真,是因为爸爸曾经是军人,内蒙刚解放被派到萨县去做地方工作,属于最早一批的配枪干部。

  我家住在一处大院排子房,春节前几天,各家屋子都热气腾腾,家里人把一年攒下的白面蒸出几笼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扯块写对联剩下的红纸蘸上水搅出一点红颜色,用筷子头点馒头红,家里各种大瓮小坛子装的满满当当,冻豆腐,冻粉条,烧肉,油炸糕,包好的饺子……

  爸爸提前备好年货,是为了腾出时间做灯笼,每天晚饭后爸爸便围坐在火炉子边,几根竹条,几张五颜六色的电光纸,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卷妈妈的缝纫机轴线,就在昏暗的灯下动起手来,我和哥哥在一边帮着倒忙,但惹来爸爸的不是训斥,而是憨憨的笑。

  做灯笼是件很费时的事,要做什么样的灯笼,爸爸一般是不会提前告诉我们的,墙角踩着缝纫机给我们赶制新衣服的妈妈问,他都不会告诉,一副故隐玄机的神秘状,哪怕把龙骨扎好让我们猜,我们都猜不出究竟要做的是只什么样的灯笼,只有把彩色电光纸粘在龙骨上,才令我们恍然大悟。

  记忆中爸爸做过好多种灯笼,五角星,西瓜,宝葫芦,八面菱,孙悟空等,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只几乎和我当年个头一样高的大公鸡灯笼。据后来妈妈讲,为了这只“大公鸡”,爸爸偷偷把家里一卷夏天才挂在门上防苍蝇蚊子的竹帘子给拆了,才做出这只花里胡哨令左邻右舍都跑来围观的“大公鸡”灯笼。因灯笼太大,院子里的晾衣绳不够高,只好在房檐下插一根竹竿挂上去才能离开地面一米多高。“大公鸡”很费蜡烛,就连公鸡的大红冠子都要点一支蜡烛的。在什么都靠供应票的那个特殊年代,这只“大公鸡”要三根蜡烛才能点亮,蜡烛要插在龙骨架上被绑死的小钉子上才稳当,这只“大公鸡”绑扎的技术要求一定很高,整只鸡身是用很多竹条围出大小不一的圈圈连接起来的,除了鸡尾巴的羽毛是用几条彩色碎纸条做的外,整个身子比例均匀,“大公鸡”昂首挺脖栩栩如生。

  灯笼点亮,跑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此时的爸爸直直腰便会两手搭在胸前显出几分得意状来。小院子来了这么多围观我家的“大公鸡”的邻居和孩子们,我和哥哥自然也很有些“面子”的感觉,不断“指责”几个不听话乱动乱摸的小顽童们。

  就在爸爸妈妈和邻居们嬉嬉笑笑的时候,我和哥哥却觉得有点失意,因为这只“大公鸡”实在太大,不能和往年一样和小朋友们各自拎着自己的灯笼走家串户的疯去了。郁闷中,爸爸不知从哪拿出两个用罐头瓶做的玻璃小灯笼,围着瓶子沾着两片小公鸡的剪纸纸片,瓶口还栓有绳子和提把,这令我和哥哥顿时兴奋不已,我们又可以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出去疯跑一夜去了。穿上新衣服,拆下来一把鞭炮,拎着心爱的玻璃小灯笼和小伙伴们走街串巷疯玩起来。但那天晚上我总是惦记着家里这只大公鸡里面的蜡烛是否会过早燃尽,于是总要半途中回来看看。此时,我隔着窗子能够看到妈妈围着半导体收听着节目,墙角那张小方桌前,爸爸略有些驼背的身子独自一人自斟自饮着一小壶年酒。

  我很奇怪,平时非常节俭的妈妈为啥没因爸爸拆了竹帘子又用了这么多蜡烛俩人拌嘴,长大一点回忆起来才明白,就是那年春节过后,爸爸调到了外地工作,即便后来爸爸回来,也再没有做过灯笼,“大公鸡”成了我儿时过年最后的美好记忆,那只“大公鸡”点了两个春节,尽管和当年的属性不同,尽管爸爸不在身边,但我们依然会在年三十拿出来,拂去尘埃插上蜡烛,让“大公鸡”在三十夜晚照亮小院,唤起我们对远方爸爸的挂念。

  2003年春,我陪爸爸度过了他病卧在床8年的最后日子,留在我心里的除了漫长而无法挥去的思念,最多的便是那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绑扎灯笼的神态,和那个独饮年酒的灰色背影。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城 - 人文新城 - 新城文苑

老爹的年灯笼

发布日期:2018-12-27 00:0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作者简介:张建成,男,中共党员,呼市新城区文化协会副会长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曾任内蒙古电视台编导,2016年在新城区文化协会成立影视艺术中心,并创办社区影视文化板块《走进社区看风景》,至今已拍摄了十多部社区文化片作品。

  ---------------------------------------------------------------------------------------------------------------------------

  印象中小时候过年,家父都会抽空做一只灯笼,年三十晚上挂在自家小院子里的晾衣绳上,里面插上蜡烛点到天明。

  父亲是个寡言少语的人,手很巧,在家里总是爬高上低修修补补,记得那时候家里还有一套木工工具,大大小小的锯子刨子凿子等,挂在小南房的墙上不许我们随便动的,我们小时候的很多玩具都出自爸爸的手里,一支仿真的“盒子枪”一直玩到上初中才送给外甥。之所以做的逼真,是因为爸爸曾经是军人,内蒙刚解放被派到萨县去做地方工作,属于最早一批的配枪干部。

  我家住在一处大院排子房,春节前几天,各家屋子都热气腾腾,家里人把一年攒下的白面蒸出几笼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扯块写对联剩下的红纸蘸上水搅出一点红颜色,用筷子头点馒头红,家里各种大瓮小坛子装的满满当当,冻豆腐,冻粉条,烧肉,油炸糕,包好的饺子……

  爸爸提前备好年货,是为了腾出时间做灯笼,每天晚饭后爸爸便围坐在火炉子边,几根竹条,几张五颜六色的电光纸,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卷妈妈的缝纫机轴线,就在昏暗的灯下动起手来,我和哥哥在一边帮着倒忙,但惹来爸爸的不是训斥,而是憨憨的笑。

  做灯笼是件很费时的事,要做什么样的灯笼,爸爸一般是不会提前告诉我们的,墙角踩着缝纫机给我们赶制新衣服的妈妈问,他都不会告诉,一副故隐玄机的神秘状,哪怕把龙骨扎好让我们猜,我们都猜不出究竟要做的是只什么样的灯笼,只有把彩色电光纸粘在龙骨上,才令我们恍然大悟。

  记忆中爸爸做过好多种灯笼,五角星,西瓜,宝葫芦,八面菱,孙悟空等,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只几乎和我当年个头一样高的大公鸡灯笼。据后来妈妈讲,为了这只“大公鸡”,爸爸偷偷把家里一卷夏天才挂在门上防苍蝇蚊子的竹帘子给拆了,才做出这只花里胡哨令左邻右舍都跑来围观的“大公鸡”灯笼。因灯笼太大,院子里的晾衣绳不够高,只好在房檐下插一根竹竿挂上去才能离开地面一米多高。“大公鸡”很费蜡烛,就连公鸡的大红冠子都要点一支蜡烛的。在什么都靠供应票的那个特殊年代,这只“大公鸡”要三根蜡烛才能点亮,蜡烛要插在龙骨架上被绑死的小钉子上才稳当,这只“大公鸡”绑扎的技术要求一定很高,整只鸡身是用很多竹条围出大小不一的圈圈连接起来的,除了鸡尾巴的羽毛是用几条彩色碎纸条做的外,整个身子比例均匀,“大公鸡”昂首挺脖栩栩如生。

  灯笼点亮,跑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此时的爸爸直直腰便会两手搭在胸前显出几分得意状来。小院子来了这么多围观我家的“大公鸡”的邻居和孩子们,我和哥哥自然也很有些“面子”的感觉,不断“指责”几个不听话乱动乱摸的小顽童们。

  就在爸爸妈妈和邻居们嬉嬉笑笑的时候,我和哥哥却觉得有点失意,因为这只“大公鸡”实在太大,不能和往年一样和小朋友们各自拎着自己的灯笼走家串户的疯去了。郁闷中,爸爸不知从哪拿出两个用罐头瓶做的玻璃小灯笼,围着瓶子沾着两片小公鸡的剪纸纸片,瓶口还栓有绳子和提把,这令我和哥哥顿时兴奋不已,我们又可以和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出去疯跑一夜去了。穿上新衣服,拆下来一把鞭炮,拎着心爱的玻璃小灯笼和小伙伴们走街串巷疯玩起来。但那天晚上我总是惦记着家里这只大公鸡里面的蜡烛是否会过早燃尽,于是总要半途中回来看看。此时,我隔着窗子能够看到妈妈围着半导体收听着节目,墙角那张小方桌前,爸爸略有些驼背的身子独自一人自斟自饮着一小壶年酒。

  我很奇怪,平时非常节俭的妈妈为啥没因爸爸拆了竹帘子又用了这么多蜡烛俩人拌嘴,长大一点回忆起来才明白,就是那年春节过后,爸爸调到了外地工作,即便后来爸爸回来,也再没有做过灯笼,“大公鸡”成了我儿时过年最后的美好记忆,那只“大公鸡”点了两个春节,尽管和当年的属性不同,尽管爸爸不在身边,但我们依然会在年三十拿出来,拂去尘埃插上蜡烛,让“大公鸡”在三十夜晚照亮小院,唤起我们对远方爸爸的挂念。

  2003年春,我陪爸爸度过了他病卧在床8年的最后日子,留在我心里的除了漫长而无法挥去的思念,最多的便是那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绑扎灯笼的神态,和那个独饮年酒的灰色背影。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