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50102011524643A/2025-01520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其他 |
---|---|---|---|
发文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3-04 | 公文时效 |
区属各相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25年3月4日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重要指示精神,聚焦 “五宜”城市建设,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开展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年行动”,从 “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优化”五个方面,实施 “U 型”空间全要素精细管理,成吉思汗东街、北垣街2条道路达到精品街区标准,15条道路达到优美街区标准,221条道路达到达标街区标准。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城市绿化品质跃升
1.大学城周边景观环境打造。计划在2025年5月底续建完成大学城野趣生态园,打造观赏花境5处,增设入口小广场、林中步道、凉亭、座椅、休闲廊架等,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责任单位:新畅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5月31日)
2.拓展提升敕勒川草原品质建设。推动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谷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景观提升工程,合理规划花海、草甸等自然景观,健全生态管理机制体制,持续对敕勒川生态谷项目区沿线10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优化美化,丰富敕勒川草原的文化内涵,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敕勒川草原骑行绿道、敕勒川草原游客集散地、敖包相会项目。优化草原观光环线。(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新拓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3.园林绿化提质升级。完成小黑河沿河4个组团73株垂柳的补植任务。恢复提升北垣街沿线、敕勒川草原等共计55公里城市绿道以及呼和春天东口袋公园、朝聚游园、日盛茂游园、将军衙署绿地等50个口袋公园,重点推进海拉尔高架路、成吉思汗大街、丝绸之路大道绿化提升工程。其中海拉尔大街提升绿地范围为通道北路至呼伦贝尔北路段,长度约1.5公里,提升绿化面积约1.2公顷,提升内容主要是完善高架桥下绿地景观空间,设计造型金叶榆为骨干树种,在阳光照射的部分种植耐阴耐寒耐旱的花带,同时搭配下层灌木地被,以及灰色砾石打底提升整体景观空间形象。成吉思汗大街提升内容为升级道路及路侧加厚绿带景观空间,缝补城市绿廊以及在重要节点增加小品和艺术装置等。丝绸之路大道北延伸段、天骄路二环以北的补绿增绿。(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4.提升绿化养护精细化水准。2月底前完成市政府周边、东河沿线道路两侧绿化的修剪及杂草清理。对区属道路行道树现状、有坑无树情况、未发芽行道树等进行摸排统计,根据摸排情况实时更新台账。对区属管养的205条道路的 (主干道30条,次干道23条,小街巷152条)行道树进行普查,需补植行道树的道路104条,3065株,补植品种包括国槐、卫矛、新疆杨、柳树等11个品种,计划5月底全面完成补植。同步对破损陈旧的树篦子进行维修更换,统计行道树中长势不好的病株、弱株,列入计划逐年进行更新。整合园林绿化基础台账,利用2024年完成的区属205条道路及193处公游园、绿地的测绘数据,整合园林绿化基础台账,形成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数据图谱。计划7月底前在元利巷水云间小区北侧围墙和人行便道之间的空地、万达未来小区和惠东小学西巷人行便道间空地实施 “见缝插绿”行动。通过 “拆违复绿”“拆墙透绿”等方式让绿色景观得以延伸和展现,利用“生态包”对天骄花苑、万通路、丰州北路等边角地,以及红山街快闪乐园等闲置地,百合路等夹心地进行复草复绿。(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5.提升中山路街角绿化景观。针对中山路片区存在的绿化景观欠佳、道路节点识别性弱、植被景观有绿无彩且疏密无序等问题,对中山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口路东侧转角的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南北两侧节点改造面积达1769平方米。通过梳理更新植被 (1380㎡)、增设雕塑小品 (6套)、布置花镜氛围灯 (600㎡)、优化休憩体系 (2126㎡)等措施,提升空间景观氛围与活力,打造特色街角景观。(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二)推动城市美化全面升级
6.提升成吉思汗大街 “U 型”空间治理。强化成吉思汗大街南北两侧综合治理工作,2月底前完成恒大城门前围墙围挡的拆除清理,4月底完成公共绿地的复草增绿,同步对沿线的行道树、绿篱展开设计优化,重点做好住建厅以西区域,对长势不佳或已经枯死的行道树进行更换。完成对华侨、蔚蓝家园待拆区的地块整理及绿化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7.提升北垣街 “1+5”治理效能。依据 “一街一策”原则,对北垣街的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和景观空间进行全要素整理。在市容市貌方面,组建北垣街执法中队,实现对北垣街沿街环境秩序管理的全覆盖、无盲区;市政设施方面,加强对北垣街沿线6座过街天桥的全面维护及火车西站提标改造;环境卫生方面,引入小型清扫、冲洗车辆设备,每2天开展全覆盖机扫保洁,确保道路机扫率达90%以上,每2天对城市家具、交通护栏、青城驿站、站牌标牌等进行清洗净化;园林绿化方面,对沿线桥体选择适宜的节点放置花篮,增强景观效果;完成芳汀花园北门绿化节点建设;4月底完成道路两侧行道树补植工作,确保 “补植一批、成活一批”;及时清理沿线枯枝败叶,治理黄土裸露等缺株断垄问题;交通秩序方面,加强日常交通秩序管理,疏通交通堵点,计划加装26个摄像头,加强智慧化交通管理。(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交警大队,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8.打造护城河北街精品街。落实护城河北街强电电缆入地土建工程检查,配合供电公司进一步实施电气工程。根据编制完成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街道绿化景观提升设计———东护城河北街》设计方案,计划于3月初开始进行地形整理,梳理植物空间层次,清除长势弱、景观效果差的植物,3月中旬补植榆叶梅、连翘等开花灌木,5月初完成小面积花境的增设。提升护城河北街24家商户广告牌匾设置,遵循 “因地制宜,节俭环保,宜人宜商”的原则,采取统一高度、材料、规格,充分彰显绥远城墙历史景观文化氛围。(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东街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9.修复整治城市道路病害。在路面方面,对道路破损、坑洼、麻面、壅包等问题进行 “矩形扩面”修复。对辖区市政道路、免费停车场路面开展定期排查,结合数字城管、12345平台督导案件,计划5月底前完成道路破损修复500处。在路侧方面,整治沿街商铺门前地面病害及红线内人行道的集中整治,解决地砖残缺、废弃地钉、雨篦子堵塞缺失破损、及井盖周边破损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更换维修。计划4月底完成修复20处 “断头盲道”“断链盲道”问题。(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10月31日)
10.规范更新各类标识标牌。对城区内 “规格不一” “指示错误”“破损污损”的交通指示牌进行更新。完成对科技城片区40条道路标识标牌的配置建设。对于旅游景区指示牌,配合市文旅局统一规格材质和色彩样式,规范 “距离标识”,完善北垣街绥远城墙指示牌和文保标志牌。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委)发布并实施的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GB/T44014-2024)国家标准,对园内171块辅助标识标牌、园外主次干道交汇处100米至1000米距离的交叉路口共12块标识标牌进行更新维护。梳理更新城区 “一场两站”、594座青城驿站、停车场等其他场所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标语。(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责任单位:区住建局、文旅局、应急局、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交警大队,完成时限:长期执行)
11.清理整合杆体箱体线体。有序推进 “多杆合一”,建立路灯杆、交通信号杆、监控杆 《名录》,完成区管道路灯杆的清理整合,对功能重复的杆体进行 “多杆合一”改造,并严格按照住建部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制定路杆备案标准,规范路杆审批流程。有序推进 “箱体美化去杂”,建立配电、弱电、燃气等保护箱体 《名录》,对街道两侧箱体进行规范、美化、修复,及时迁移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箱体,对新设保护箱体全部实施备案制管理。有序推进 “飞线入地”,通过 “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等方式,完成 “五横七纵”道路和飞线严重的道路的整治工作,实现弱电线缆 “能入地、则入地” “应入地、尽入地”。(牵头领导:刘洪涛、白亚红,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工信局,责任单位:区交警大队、新城区供电分公司、鸿盛供电分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10月31日)
12.整治提升广告牌匾风貌。严格依据新修编的 《呼和浩特市店招牌匾设置规范》和户外广告设置地方性标准,秉持 “去土气、去俗气”“简洁大气、大小适中”的理念,定期联合相关街道、应急、消防等部门,一是2月底前完成对现有的14056块牌匾的摸排检查,重点整治不遮挡窗户、不阻塞逃生通道,拆除违规、破损、粗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牌匾。加强对高层建筑户外广告设施的安全监管,防止出现脱落、坠落、倒塌等安全事故。二是提质升级锡林路东大天酒店至新华广场段66块牌匾。三是建立健全广告牌匾提级审批制度,选定北垣街、比塞塔街、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丝绸之路大道、腾飞路、如意路等7条道路提级审批办理。四是2月底前完成建材市场、金牛陶瓷装饰城、农贸市场等集约型市场商户门头牌匾的摸排检查,重点排查整治破损严重、长期空置、年久失修、无主、堵塞逃生通道、应急救援通道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匾。五是2月底前完成对16处大型 LED 屏和296条区管街道两侧立面的摸排。加强对毫沁营板块、呼伦路区政府段沿线牌匾的提标整治,对破损脏污的做到高雅美观大气。(牵头领导:刘洪涛、孙羽,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应急局、市监局、各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消防大队,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三)实现城市亮化智能多元
13.优化楼体亮化景观效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有序引导 “五横七纵”街道沿线建筑更新维护楼体轮廓亮化,避免出现灯光 “断点”和灯光 “黑洞”等问题。5月15日前完成新华大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周边楼宇亮化、新华大街与呼伦路十字路口大唐、喜来登酒店楼宇亮化的维护修缮。鼓励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参照摩尔城、振华广场等做法,8月15日前完成优化增补火车东客站亮化,制定北广场及周边楼体亮化方案,用灯光点亮 “夜经济”,提升商业氛围、辨识度与吸引力,助力区域经济提档升级。(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4.提升街区亮化整体品质。完成腾飞北路、呼伦北路、中山东路、通道北街、丝绸之路大道、成吉思汗大街、百合路等7条道路及8处节点 (火车西站节点、火车东站节点、金翡丽景观节点、大天酒店节点、水岸漫街节点、东河公园节点、比塞塔商业街节点、护城河北街节点)的亮化小品提标工作。重要节点体现规模化,将节日亮化与周围城市楼宇亮化紧密结合,构建完整丰富的城市光环境体系,突出节日氛围,助力打造首府 “跨年夜”品牌活动。(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31日)
(四)促进城市净化深度拓展
15.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开展道路深度保洁工作,按照大型清扫机械、小型清扫机械、雾炮降尘 “合理级配”原则,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进行督查,确保道路机扫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夏季主次干道湿扫率达到100%。提高城区绿色清雪质效,采用 “机械为主、人工配合、雪停路净”的标准作业模式,普通道路严禁使用融雪剂,做到 “以雪为令、雪停路净”。打造专业、整洁的环卫队伍,健全完善环卫工人 “两班倒、三出勤”工作机制,每周组织三方保洁公司进行指导培训,要求环卫工人着装整洁统一,加大道路保洁频次质量;环卫作业车辆、垃圾收运车辆保持车容整洁干净,脏污车辆严禁上路作业。加强与城管、交警部门联动,针对商户 “门前三包”落实不力、“僵尸车”占道等问题,及时联系职能部门实施执法监管。(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交警大队,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6.提升河道治理水平。对扎达盖河、哈拉沁沟等河流开展全流域整治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发现隐患设置警示牌明确责任人,跟踪落实直到隐患消除,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年内至少组织一次河道 “乱占乱建、乱围乱挖乱采、乱排乱倒”等突出问题的联合执法。(牵头领导:吴青,牵头单位:区农牧局,责任单位:保合少镇、大青山街道办事处、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林业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7.加强城市家具清洁维护。通过每月集中清洁与日常巡回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主次干道5.3万延米 (城区3.5万延米、农区1.8万延米)交通护栏、23个城市雕塑、11个消防水鹤的深度清洁,每日对2825个道路果皮箱进行清洁,包括消毒、除臭等,确保无异味、无污垢堆积。特殊天气下,通过干扫和吸尘设备尽量减少灰尘堆积,对于顽固污渍,用热水辅助清洁,确保清洁效果不受影响。(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8.完善青城驿站分级管理。按照 《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三级管理标准》,对全区594座青城驿站实施 A、B、C 三级标准化管理,统一规范内部标识、商务经营业态及日常运维管护。严厉整治随地便溺行为,重点加强对小街巷边角地、窄巷等地的保洁力度,同时做好夜间巡查执法,发现有随地便溺的行为加强处罚力度。(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9.强化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在城区设置10个回收物阳光房,计划6月底前采购到位,实现 “四分类垃圾一类垃圾一类车”分类运输。计划5月底完成22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除臭设备安装与调试,确保达到“无臭、无蚊蝇、干净有序”的管理标准。配置完善居民小区装修垃圾暂存点,提升对星光苑,兴泰东河湾三期,锦绣园二期等25个装修垃圾运输全链条示范小区的监管。推动使用 “预约回收 APP”。(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0.集中清理卫生死角顽疾。常态化开展卫生边死角 “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包含9个城中村、20个棚户区、17个拆迁遗留工地、11个烂尾楼、34个空地 (空院)的滞存垃圾及住宅小区积存建筑垃圾的清理。同步完成 “残垣断壁”的拆除清理工作,属地牵头选址,对符合条件的地块报区园林服务中心开展复草增绿微小工程建设。(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区征收办、环卫服务中心、园林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1.整治违章建筑及售楼部乱象。以 “守住源头、严控新增、消耗存量”为目标,执行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监督有力”的拆违控违长效管理机制。协商将义乌国际商贸城项目售楼部改建为青城驿站。(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2.围墙围挡提升治理。通过 “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责任区域,成立责任小组,强化巡查监管,加强对违规设置、破损严重、未及时修复的围挡围墙的监管。5月底前完成对恒大保交楼项目300米围挡的修复,6月底前完成850米临时围挡的拆除。严格按照施工工地 “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提升建筑工地围墙围挡的管理水平,按照 《施工现场围挡设置导则》规范,监管提升42个在建工地、42个续建工地、91000延米围挡的治理。加强围挡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力度,跟踪做好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卫生清扫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3.提升破路破绿的执法监管。加强对破路施工的审批、围挡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擅自开挖、施工降尘、道路修复的监管。严格按照分段(100延长米一段)、错时、夜间 (22:00-次日6:00)开挖,最大限度减少路面开挖面积,确保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道路恢复后确保2年内不下沉,不塌陷。破路施工围挡上张贴 《新城区城市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设置施工信息公示栏》。对天然气泄漏、供暖漏水等紧急抢修工程,做到 “2及1补”。重点加强对新华大街、北垣街、成吉思汗大街及南店街的温暖工程、海绵城市、供排水等城市建设占绿施工的监管,对工期紧张的项目畅通审核 “绿色通道”提高效率,做到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五)加快城市优化协同发展
24.优化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按照 “全面起底、分类解决” “一堵点、一方案”的原则,通过合理优化警力配置,联系堵点四周的主要交通路口等方式调节车流量,对金海高架路公安厅路口等上下匝道周边路口、公安厅南门调头口堵点进行治理。针对润宇路口现有道路标识进行优化,切实提升车道利用率,提高通行率,缩短车辆排队等待时间;在路口西侧立交下口处增设导向箭头标线,提示过往车辆按需提前选择行驶路径,减少路口前端交织冲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重点对内蒙古博物馆科技馆东西小路、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周边、腾飞北路、火车东站街边停车问题加强整治,让市民养成规范停车的习惯,其次是加强夜间渣土车辆联合执法监管、建筑渣土偷倒及遗撒等突出问题。(牵头领导:王小平,牵头单位:区交警大队,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农牧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5.规范道路出入口秩序。坚持 “整合减少出入口”的原则,对辖区范围内主次干道、临街单位、住宅小区及停车场出入口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设置不合理造成道路拥堵的出入口制定 “一案一策”,进一步实施出入口隔离设施建设与交通组织优化工作。组织城管、交警、住建等部门,与市级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规范北垣街36处出入口被违规占用阻碍交通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补齐缺失护栏,统一护栏样式,计划新增交通护栏9个,提升侧石15处,在21处节点增加隔离柱或花箱。同时取缔东西向停车位,团结小区附近地上便道区域设置禁止停车硬隔离。(牵头领导:刘洪涛、王小平,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城管局、交警大队、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8月31日)
26.提升停车资源管理效能。5月底前完成对收费停车场的提档升级,推动城区168处地上、地下停车场开通 “无感支付”,为群众提供智慧停车服务。实施停车场动态分时阶梯定价收费工作,按照 “试点先行、逐步覆盖”的步骤,试点路段 “成熟一条、推出一条”。选定北垣街沿线共3处收费停车场实施阶梯定价收费,推行半小时免费,22:00—次8:00过夜车辆按照封顶6元进行阶梯收费。挖掘停车资源潜力,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错峰共享、旅游景区等区域分时共享以及鼓励居民小区地下停车泊位租售并举,全年提供停车泊位500个;通过新建扩建提标改造、设置道路泊位等方式,新增停车泊位400个。(牵头领导:刘洪涛、王小平,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交警大队,责任单位:区市监局、新畅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27.加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推行政+企 “共治共管”模式,落实“三定四有五保障”机制,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依据群众出行需求,优化调整不合理点位105处,重点对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海拉尔大街等 “五横七纵”主干道及次干道进行优化,在大型小区、主干道周边区域增设点位175处。统一补画辖区内褪色、标识不清的停车线框,对557处存在破损的塑胶斜坡进行维修更换。计划5月底前完成4G 智能锁更换。以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为试点,完成56处点位的精准停放。(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28.规范早夜市经营秩序。按照 “疏堵结合、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清理一批”的原则,集中开展早夜市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露天经营专项治理,积极引导商贩入市经营,实施 “流动摊贩安家工程”,科学规划新增临时摊贩经营点或公益集市,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部位设立严管区域或严管路段,责任到人、驻点执法,严管重罚。遵循 “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加强对设立的22处临时早夜市的提标管理,建立市场商户准入机制,要求经营者签订承诺书。临时市场内悬挂文明经营牌匾,铺设防油污地毯,设置垃圾容器,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对特殊群体商贩提供减免摊位费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在早夜市设置 “摊亮码”,内含摊主健康证信息及市民投诉功能,便于市民扫码查询摊贩信息并及时进行投诉管理。做好计量、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市监局,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29.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巩固无物业管理小区 “清零”行动成果,通过整合相邻零散小区连片发包、新旧小区搭配发包、挖掘公共收费资源、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增加运营收益。完成31个无物业小区的市场化管理,由办事处引进国有企业或以招投标形式实现全部过渡为由专业物业公司管理。推行 “月评价”和 “星级评定”制度,每月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建立物业服务企业退出机制。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打造优秀物业服务项目,培育优秀物业品牌企业。加强对住宅小区门口乱象治理,杜绝乱堆乱放、乱贴告示、私设广告的现象,4月底前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并保持常态化。(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30.提升大型活动线路环境品质。针对内蒙古体育场、国足基地等重点活动举办场地,围绕成吉思汗大街、赛马场北路、气象局西巷、兴安路、呼哈线-红保线等线路,在市容环境秩序维护、道路破损修复、绿化养护管理、交通秩序疏导等方面提供综合保障。东河街道办事处、大青山街道办事处,重点做好兴安路、呼哈线等路段 “U 型”空间全要素提升,避免影响旅游体验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为游客和市民营造良好的环境。(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牵头单位:区文旅局、住建局、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环卫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各相关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31.探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以 “相对独立、重点突出、循序渐进、AI助力”为指导方向,建成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以住建、城管、园林、环卫四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核心部门为建设切入点,通过强基础、再深入的实践举措,共享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能力,强化新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入拓展 “蜂鸟采集”移动端等亮点场景,重点采集城市设施、城市卫生、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城市社区、城市食品、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等9大类问题,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拓宽与优化,内涵提升与外延提质的要求。(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环卫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 年 12 月 31日)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紧密洽接市直部门,配合推进建设 “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机制,以高规格、高起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行处级领导包联街道 (乡镇)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每半月调度进展情况,区政府办牵头协调监督落实,两办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进度缓慢、工作迟缓的单位和责任人,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部门和街道启动纪委问责制。各地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亲自推动落实,切实做好统筹调度和督促落实等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成效将作为考核街道党政班子的重要内容。区融媒体中心要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与各部门紧密协作,深度挖掘新城区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每一处亮点,做好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狠抓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强化财政支撑力度,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足额工作经费保障。使用成熟有效的创城工作机制,创城办牵头组建专项督导检查组,制定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细则”,构建检查督办、汇总通报、考评整改的闭环式督导检查体系,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改进,让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优化进程之中。整合资源,搭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奖补机制,深入开展督查评价工作,精准跟踪工作进度,对成效显著、表现突出的部门单位给予奖补激励奋进;对工作中勇挑重担、成绩优异的作为干部评优评先依据。压实工作责任,以有力措施机制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迈向新高度。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建立 “大巡查”机制,执法部门安排70%的执法人员进行巡街、驻场,实施 “阵地化”管理。综合运用自检自查、视频督查、入户调查等方式,确保做到 “了解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树立形象在一线”。做好综合执法事权下沉与衔接工作,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确保执法事权下放后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四)鼓励社会参与,凝聚管理合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 “两代表一委员”、12345监督、网络媒体等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发现分析处理体系,严格落实 “门前三包”责任制,鼓励引导沿街单位、商铺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全力配合城市管理工作。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真正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共同缔造理念。
附件: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任务清单
2025年3月4日
索 引 号 | 11150102011524643A/2025-01520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3-04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25-03-04 16:43点击量:
来源:政府办公室
区属各相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2025年3月4日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重要指示精神,聚焦 “五宜”城市建设,利用一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开展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年行动”,从 “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优化”五个方面,实施 “U 型”空间全要素精细管理,成吉思汗东街、北垣街2条道路达到精品街区标准,15条道路达到优美街区标准,221条道路达到达标街区标准。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城市绿化品质跃升
1.大学城周边景观环境打造。计划在2025年5月底续建完成大学城野趣生态园,打造观赏花境5处,增设入口小广场、林中步道、凉亭、座椅、休闲廊架等,为居民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责任单位:新畅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5月31日)
2.拓展提升敕勒川草原品质建设。推动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谷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景观提升工程,合理规划花海、草甸等自然景观,健全生态管理机制体制,持续对敕勒川生态谷项目区沿线10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优化美化,丰富敕勒川草原的文化内涵,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敕勒川草原骑行绿道、敕勒川草原游客集散地、敖包相会项目。优化草原观光环线。(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新拓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3.园林绿化提质升级。完成小黑河沿河4个组团73株垂柳的补植任务。恢复提升北垣街沿线、敕勒川草原等共计55公里城市绿道以及呼和春天东口袋公园、朝聚游园、日盛茂游园、将军衙署绿地等50个口袋公园,重点推进海拉尔高架路、成吉思汗大街、丝绸之路大道绿化提升工程。其中海拉尔大街提升绿地范围为通道北路至呼伦贝尔北路段,长度约1.5公里,提升绿化面积约1.2公顷,提升内容主要是完善高架桥下绿地景观空间,设计造型金叶榆为骨干树种,在阳光照射的部分种植耐阴耐寒耐旱的花带,同时搭配下层灌木地被,以及灰色砾石打底提升整体景观空间形象。成吉思汗大街提升内容为升级道路及路侧加厚绿带景观空间,缝补城市绿廊以及在重要节点增加小品和艺术装置等。丝绸之路大道北延伸段、天骄路二环以北的补绿增绿。(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4.提升绿化养护精细化水准。2月底前完成市政府周边、东河沿线道路两侧绿化的修剪及杂草清理。对区属道路行道树现状、有坑无树情况、未发芽行道树等进行摸排统计,根据摸排情况实时更新台账。对区属管养的205条道路的 (主干道30条,次干道23条,小街巷152条)行道树进行普查,需补植行道树的道路104条,3065株,补植品种包括国槐、卫矛、新疆杨、柳树等11个品种,计划5月底全面完成补植。同步对破损陈旧的树篦子进行维修更换,统计行道树中长势不好的病株、弱株,列入计划逐年进行更新。整合园林绿化基础台账,利用2024年完成的区属205条道路及193处公游园、绿地的测绘数据,整合园林绿化基础台账,形成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数据图谱。计划7月底前在元利巷水云间小区北侧围墙和人行便道之间的空地、万达未来小区和惠东小学西巷人行便道间空地实施 “见缝插绿”行动。通过 “拆违复绿”“拆墙透绿”等方式让绿色景观得以延伸和展现,利用“生态包”对天骄花苑、万通路、丰州北路等边角地,以及红山街快闪乐园等闲置地,百合路等夹心地进行复草复绿。(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5.提升中山路街角绿化景观。针对中山路片区存在的绿化景观欠佳、道路节点识别性弱、植被景观有绿无彩且疏密无序等问题,对中山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口路东侧转角的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南北两侧节点改造面积达1769平方米。通过梳理更新植被 (1380㎡)、增设雕塑小品 (6套)、布置花镜氛围灯 (600㎡)、优化休憩体系 (2126㎡)等措施,提升空间景观氛围与活力,打造特色街角景观。(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二)推动城市美化全面升级
6.提升成吉思汗大街 “U 型”空间治理。强化成吉思汗大街南北两侧综合治理工作,2月底前完成恒大城门前围墙围挡的拆除清理,4月底完成公共绿地的复草增绿,同步对沿线的行道树、绿篱展开设计优化,重点做好住建厅以西区域,对长势不佳或已经枯死的行道树进行更换。完成对华侨、蔚蓝家园待拆区的地块整理及绿化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7.提升北垣街 “1+5”治理效能。依据 “一街一策”原则,对北垣街的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和景观空间进行全要素整理。在市容市貌方面,组建北垣街执法中队,实现对北垣街沿街环境秩序管理的全覆盖、无盲区;市政设施方面,加强对北垣街沿线6座过街天桥的全面维护及火车西站提标改造;环境卫生方面,引入小型清扫、冲洗车辆设备,每2天开展全覆盖机扫保洁,确保道路机扫率达90%以上,每2天对城市家具、交通护栏、青城驿站、站牌标牌等进行清洗净化;园林绿化方面,对沿线桥体选择适宜的节点放置花篮,增强景观效果;完成芳汀花园北门绿化节点建设;4月底完成道路两侧行道树补植工作,确保 “补植一批、成活一批”;及时清理沿线枯枝败叶,治理黄土裸露等缺株断垄问题;交通秩序方面,加强日常交通秩序管理,疏通交通堵点,计划加装26个摄像头,加强智慧化交通管理。(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交警大队,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8.打造护城河北街精品街。落实护城河北街强电电缆入地土建工程检查,配合供电公司进一步实施电气工程。根据编制完成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街道绿化景观提升设计———东护城河北街》设计方案,计划于3月初开始进行地形整理,梳理植物空间层次,清除长势弱、景观效果差的植物,3月中旬补植榆叶梅、连翘等开花灌木,5月初完成小面积花境的增设。提升护城河北街24家商户广告牌匾设置,遵循 “因地制宜,节俭环保,宜人宜商”的原则,采取统一高度、材料、规格,充分彰显绥远城墙历史景观文化氛围。(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东街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9.修复整治城市道路病害。在路面方面,对道路破损、坑洼、麻面、壅包等问题进行 “矩形扩面”修复。对辖区市政道路、免费停车场路面开展定期排查,结合数字城管、12345平台督导案件,计划5月底前完成道路破损修复500处。在路侧方面,整治沿街商铺门前地面病害及红线内人行道的集中整治,解决地砖残缺、废弃地钉、雨篦子堵塞缺失破损、及井盖周边破损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更换维修。计划4月底完成修复20处 “断头盲道”“断链盲道”问题。(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10月31日)
10.规范更新各类标识标牌。对城区内 “规格不一” “指示错误”“破损污损”的交通指示牌进行更新。完成对科技城片区40条道路标识标牌的配置建设。对于旅游景区指示牌,配合市文旅局统一规格材质和色彩样式,规范 “距离标识”,完善北垣街绥远城墙指示牌和文保标志牌。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委)发布并实施的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GB/T44014-2024)国家标准,对园内171块辅助标识标牌、园外主次干道交汇处100米至1000米距离的交叉路口共12块标识标牌进行更新维护。梳理更新城区 “一场两站”、594座青城驿站、停车场等其他场所的标识标牌及宣传标语。(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责任单位:区住建局、文旅局、应急局、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交警大队,完成时限:长期执行)
11.清理整合杆体箱体线体。有序推进 “多杆合一”,建立路灯杆、交通信号杆、监控杆 《名录》,完成区管道路灯杆的清理整合,对功能重复的杆体进行 “多杆合一”改造,并严格按照住建部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制定路杆备案标准,规范路杆审批流程。有序推进 “箱体美化去杂”,建立配电、弱电、燃气等保护箱体 《名录》,对街道两侧箱体进行规范、美化、修复,及时迁移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箱体,对新设保护箱体全部实施备案制管理。有序推进 “飞线入地”,通过 “入地、入管、贴墙、捆扎”等方式,完成 “五横七纵”道路和飞线严重的道路的整治工作,实现弱电线缆 “能入地、则入地” “应入地、尽入地”。(牵头领导:刘洪涛、白亚红,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工信局,责任单位:区交警大队、新城区供电分公司、鸿盛供电分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10月31日)
12.整治提升广告牌匾风貌。严格依据新修编的 《呼和浩特市店招牌匾设置规范》和户外广告设置地方性标准,秉持 “去土气、去俗气”“简洁大气、大小适中”的理念,定期联合相关街道、应急、消防等部门,一是2月底前完成对现有的14056块牌匾的摸排检查,重点整治不遮挡窗户、不阻塞逃生通道,拆除违规、破损、粗俗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牌匾。加强对高层建筑户外广告设施的安全监管,防止出现脱落、坠落、倒塌等安全事故。二是提质升级锡林路东大天酒店至新华广场段66块牌匾。三是建立健全广告牌匾提级审批制度,选定北垣街、比塞塔街、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丝绸之路大道、腾飞路、如意路等7条道路提级审批办理。四是2月底前完成建材市场、金牛陶瓷装饰城、农贸市场等集约型市场商户门头牌匾的摸排检查,重点排查整治破损严重、长期空置、年久失修、无主、堵塞逃生通道、应急救援通道且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匾。五是2月底前完成对16处大型 LED 屏和296条区管街道两侧立面的摸排。加强对毫沁营板块、呼伦路区政府段沿线牌匾的提标整治,对破损脏污的做到高雅美观大气。(牵头领导:刘洪涛、孙羽,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应急局、市监局、各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消防大队,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三)实现城市亮化智能多元
13.优化楼体亮化景观效果。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有序引导 “五横七纵”街道沿线建筑更新维护楼体轮廓亮化,避免出现灯光 “断点”和灯光 “黑洞”等问题。5月15日前完成新华大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周边楼宇亮化、新华大街与呼伦路十字路口大唐、喜来登酒店楼宇亮化的维护修缮。鼓励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参照摩尔城、振华广场等做法,8月15日前完成优化增补火车东客站亮化,制定北广场及周边楼体亮化方案,用灯光点亮 “夜经济”,提升商业氛围、辨识度与吸引力,助力区域经济提档升级。(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4.提升街区亮化整体品质。完成腾飞北路、呼伦北路、中山东路、通道北街、丝绸之路大道、成吉思汗大街、百合路等7条道路及8处节点 (火车西站节点、火车东站节点、金翡丽景观节点、大天酒店节点、水岸漫街节点、东河公园节点、比塞塔商业街节点、护城河北街节点)的亮化小品提标工作。重要节点体现规模化,将节日亮化与周围城市楼宇亮化紧密结合,构建完整丰富的城市光环境体系,突出节日氛围,助力打造首府 “跨年夜”品牌活动。(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31日)
(四)促进城市净化深度拓展
15.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开展道路深度保洁工作,按照大型清扫机械、小型清扫机械、雾炮降尘 “合理级配”原则,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进行督查,确保道路机扫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夏季主次干道湿扫率达到100%。提高城区绿色清雪质效,采用 “机械为主、人工配合、雪停路净”的标准作业模式,普通道路严禁使用融雪剂,做到 “以雪为令、雪停路净”。打造专业、整洁的环卫队伍,健全完善环卫工人 “两班倒、三出勤”工作机制,每周组织三方保洁公司进行指导培训,要求环卫工人着装整洁统一,加大道路保洁频次质量;环卫作业车辆、垃圾收运车辆保持车容整洁干净,脏污车辆严禁上路作业。加强与城管、交警部门联动,针对商户 “门前三包”落实不力、“僵尸车”占道等问题,及时联系职能部门实施执法监管。(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交警大队,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6.提升河道治理水平。对扎达盖河、哈拉沁沟等河流开展全流域整治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管护,发现隐患设置警示牌明确责任人,跟踪落实直到隐患消除,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年内至少组织一次河道 “乱占乱建、乱围乱挖乱采、乱排乱倒”等突出问题的联合执法。(牵头领导:吴青,牵头单位:区农牧局,责任单位:保合少镇、大青山街道办事处、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林业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7.加强城市家具清洁维护。通过每月集中清洁与日常巡回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主次干道5.3万延米 (城区3.5万延米、农区1.8万延米)交通护栏、23个城市雕塑、11个消防水鹤的深度清洁,每日对2825个道路果皮箱进行清洁,包括消毒、除臭等,确保无异味、无污垢堆积。特殊天气下,通过干扫和吸尘设备尽量减少灰尘堆积,对于顽固污渍,用热水辅助清洁,确保清洁效果不受影响。(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8.完善青城驿站分级管理。按照 《呼和浩特市青城驿站三级管理标准》,对全区594座青城驿站实施 A、B、C 三级标准化管理,统一规范内部标识、商务经营业态及日常运维管护。严厉整治随地便溺行为,重点加强对小街巷边角地、窄巷等地的保洁力度,同时做好夜间巡查执法,发现有随地便溺的行为加强处罚力度。(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19.强化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在城区设置10个回收物阳光房,计划6月底前采购到位,实现 “四分类垃圾一类垃圾一类车”分类运输。计划5月底完成22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除臭设备安装与调试,确保达到“无臭、无蚊蝇、干净有序”的管理标准。配置完善居民小区装修垃圾暂存点,提升对星光苑,兴泰东河湾三期,锦绣园二期等25个装修垃圾运输全链条示范小区的监管。推动使用 “预约回收 APP”。(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0.集中清理卫生死角顽疾。常态化开展卫生边死角 “大清理、大整治”行动,包含9个城中村、20个棚户区、17个拆迁遗留工地、11个烂尾楼、34个空地 (空院)的滞存垃圾及住宅小区积存建筑垃圾的清理。同步完成 “残垣断壁”的拆除清理工作,属地牵头选址,对符合条件的地块报区园林服务中心开展复草增绿微小工程建设。(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责任单位:区征收办、环卫服务中心、园林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1.整治违章建筑及售楼部乱象。以 “守住源头、严控新增、消耗存量”为目标,执行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监督有力”的拆违控违长效管理机制。协商将义乌国际商贸城项目售楼部改建为青城驿站。(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2.围墙围挡提升治理。通过 “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责任区域,成立责任小组,强化巡查监管,加强对违规设置、破损严重、未及时修复的围挡围墙的监管。5月底前完成对恒大保交楼项目300米围挡的修复,6月底前完成850米临时围挡的拆除。严格按照施工工地 “六个百分百”要求,全面提升建筑工地围墙围挡的管理水平,按照 《施工现场围挡设置导则》规范,监管提升42个在建工地、42个续建工地、91000延米围挡的治理。加强围挡周边环境卫生保洁力度,跟踪做好车辆带泥上路污染路面卫生清扫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环卫服务中心,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3.提升破路破绿的执法监管。加强对破路施工的审批、围挡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擅自开挖、施工降尘、道路修复的监管。严格按照分段(100延长米一段)、错时、夜间 (22:00-次日6:00)开挖,最大限度减少路面开挖面积,确保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道路恢复后确保2年内不下沉,不塌陷。破路施工围挡上张贴 《新城区城市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设置施工信息公示栏》。对天然气泄漏、供暖漏水等紧急抢修工程,做到 “2及1补”。重点加强对新华大街、北垣街、成吉思汗大街及南店街的温暖工程、海绵城市、供排水等城市建设占绿施工的监管,对工期紧张的项目畅通审核 “绿色通道”提高效率,做到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住建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五)加快城市优化协同发展
24.优化城市交通治理体系。按照 “全面起底、分类解决” “一堵点、一方案”的原则,通过合理优化警力配置,联系堵点四周的主要交通路口等方式调节车流量,对金海高架路公安厅路口等上下匝道周边路口、公安厅南门调头口堵点进行治理。针对润宇路口现有道路标识进行优化,切实提升车道利用率,提高通行率,缩短车辆排队等待时间;在路口西侧立交下口处增设导向箭头标线,提示过往车辆按需提前选择行驶路径,减少路口前端交织冲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重点对内蒙古博物馆科技馆东西小路、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周边、腾飞北路、火车东站街边停车问题加强整治,让市民养成规范停车的习惯,其次是加强夜间渣土车辆联合执法监管、建筑渣土偷倒及遗撒等突出问题。(牵头领导:王小平,牵头单位:区交警大队,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农牧局,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25.规范道路出入口秩序。坚持 “整合减少出入口”的原则,对辖区范围内主次干道、临街单位、住宅小区及停车场出入口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设置不合理造成道路拥堵的出入口制定 “一案一策”,进一步实施出入口隔离设施建设与交通组织优化工作。组织城管、交警、住建等部门,与市级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规范北垣街36处出入口被违规占用阻碍交通的问题,根据实际需求,补齐缺失护栏,统一护栏样式,计划新增交通护栏9个,提升侧石15处,在21处节点增加隔离柱或花箱。同时取缔东西向停车位,团结小区附近地上便道区域设置禁止停车硬隔离。(牵头领导:刘洪涛、王小平,牵头单位:区住建局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城管局、交警大队、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8月31日)
26.提升停车资源管理效能。5月底前完成对收费停车场的提档升级,推动城区168处地上、地下停车场开通 “无感支付”,为群众提供智慧停车服务。实施停车场动态分时阶梯定价收费工作,按照 “试点先行、逐步覆盖”的步骤,试点路段 “成熟一条、推出一条”。选定北垣街沿线共3处收费停车场实施阶梯定价收费,推行半小时免费,22:00—次8:00过夜车辆按照封顶6元进行阶梯收费。挖掘停车资源潜力,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错峰共享、旅游景区等区域分时共享以及鼓励居民小区地下停车泊位租售并举,全年提供停车泊位500个;通过新建扩建提标改造、设置道路泊位等方式,新增停车泊位400个。(牵头领导:刘洪涛、王小平,牵头单位:区城管局,交警大队,责任单位:区市监局、新畅公司,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27.加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推行政+企 “共治共管”模式,落实“三定四有五保障”机制,提升共享单车管理水平。依据群众出行需求,优化调整不合理点位105处,重点对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海拉尔大街等 “五横七纵”主干道及次干道进行优化,在大型小区、主干道周边区域增设点位175处。统一补画辖区内褪色、标识不清的停车线框,对557处存在破损的塑胶斜坡进行维修更换。计划5月底前完成4G 智能锁更换。以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为试点,完成56处点位的精准停放。(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完成时限:2025年7月31日)
28.规范早夜市经营秩序。按照 “疏堵结合、规范一批、整合一批、清理一批”的原则,集中开展早夜市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露天经营专项治理,积极引导商贩入市经营,实施 “流动摊贩安家工程”,科学规划新增临时摊贩经营点或公益集市,在群众反映突出的重点部位设立严管区域或严管路段,责任到人、驻点执法,严管重罚。遵循 “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加强对设立的22处临时早夜市的提标管理,建立市场商户准入机制,要求经营者签订承诺书。临时市场内悬挂文明经营牌匾,铺设防油污地毯,设置垃圾容器,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对特殊群体商贩提供减免摊位费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创新,在早夜市设置 “摊亮码”,内含摊主健康证信息及市民投诉功能,便于市民扫码查询摊贩信息并及时进行投诉管理。做好计量、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市监局,完成时限:2025年6月30日)
29.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巩固无物业管理小区 “清零”行动成果,通过整合相邻零散小区连片发包、新旧小区搭配发包、挖掘公共收费资源、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增加运营收益。完成31个无物业小区的市场化管理,由办事处引进国有企业或以招投标形式实现全部过渡为由专业物业公司管理。推行 “月评价”和 “星级评定”制度,每月对物业企业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建立物业服务企业退出机制。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打造优秀物业服务项目,培育优秀物业品牌企业。加强对住宅小区门口乱象治理,杜绝乱堆乱放、乱贴告示、私设广告的现象,4月底前完成集中清理整治并保持常态化。(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30.提升大型活动线路环境品质。针对内蒙古体育场、国足基地等重点活动举办场地,围绕成吉思汗大街、赛马场北路、气象局西巷、兴安路、呼哈线-红保线等线路,在市容环境秩序维护、道路破损修复、绿化养护管理、交通秩序疏导等方面提供综合保障。东河街道办事处、大青山街道办事处,重点做好兴安路、呼哈线等路段 “U 型”空间全要素提升,避免影响旅游体验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为游客和市民营造良好的环境。(牵头领导:刘洪涛、方达,牵头单位:区文旅局、住建局、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环卫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各相关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全年保持)
31.探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水平。以 “相对独立、重点突出、循序渐进、AI助力”为指导方向,建成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以住建、城管、园林、环卫四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核心部门为建设切入点,通过强基础、再深入的实践举措,共享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能力,强化新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深入拓展 “蜂鸟采集”移动端等亮点场景,重点采集城市设施、城市卫生、城市市容、城市绿化、城市社区、城市食品、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等9大类问题,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拓宽与优化,内涵提升与外延提质的要求。(牵头领导:刘洪涛,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环卫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完成时限:2025 年 12 月 31日)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紧密洽接市直部门,配合推进建设 “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机制,以高规格、高起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行处级领导包联街道 (乡镇)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精细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每半月调度进展情况,区政府办牵头协调监督落实,两办督查室定期督查通报进度缓慢、工作迟缓的单位和责任人,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相关部门和街道启动纪委问责制。各地区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亲自推动落实,切实做好统筹调度和督促落实等工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成效将作为考核街道党政班子的重要内容。区融媒体中心要充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与各部门紧密协作,深度挖掘新城区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每一处亮点,做好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狠抓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强化财政支撑力度,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足额工作经费保障。使用成熟有效的创城工作机制,创城办牵头组建专项督导检查组,制定 “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督导检查细则”,构建检查督办、汇总通报、考评整改的闭环式督导检查体系,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改进,让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动态优化进程之中。整合资源,搭建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奖补机制,深入开展督查评价工作,精准跟踪工作进度,对成效显著、表现突出的部门单位给予奖补激励奋进;对工作中勇挑重担、成绩优异的作为干部评优评先依据。压实工作责任,以有力措施机制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迈向新高度。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建立 “大巡查”机制,执法部门安排70%的执法人员进行巡街、驻场,实施 “阵地化”管理。综合运用自检自查、视频督查、入户调查等方式,确保做到 “了解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树立形象在一线”。做好综合执法事权下沉与衔接工作,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确保执法事权下放后能够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四)鼓励社会参与,凝聚管理合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 “两代表一委员”、12345监督、网络媒体等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发现分析处理体系,严格落实 “门前三包”责任制,鼓励引导沿街单位、商铺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全力配合城市管理工作。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真正践行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共同缔造理念。
附件:新城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提升工作任务清单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