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新城区落实呼和浩特市《实现首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和《新城区建设“宜学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赶超之年。新城区把高质量教育办在百姓家门口,教育强区地位不断夯实,全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7项,自治区级荣誉29项。
2023年以来,新城区着眼教育发展大局,针对教育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按照“纾解南部、提升北部、发展东部”的思路,精准定位,提前谋划。新续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接收住宅区配套幼儿园34所,投入使用第一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第十三幼儿园、第十七幼儿园,增加学位2790个。2023年,一年级招收新生11857人,较2022年度增加约3000人,公办幼儿在园人数占比达到54.0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79%。
新城区采取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联合办学,达到固强补弱、优质均衡目的。“名校+”教育集团已达到15组,覆盖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占比达到公办校园的56%。内蒙古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以及呼市民族学院附属小学都已挂牌启用,形成“一校一案”合作办学方案,在思政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交流合作、盘活现有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7人取得高级职称,较2022年度增长206%。培育市级学科带头人72人、区级教学能手112人,建立区级“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9家、区级名师工作室2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16个。新城区教师团队建设在磨砺中提升。
下一步,新城区将按照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要求,把“提质”作为核心内容,聚焦打造“全市教育标杆”,在夯实教育基础硬实力,出台管理激励新机制方面拿出硬举措,直面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全力破解当前影响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着力把新城教育打造成呼和浩特“教育新高地”。
来源:新城融媒 史洁
编辑:郇 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 捷
终审:张 静
发布日期:2024-01-06 22:41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是新城区落实呼和浩特市《实现首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和《新城区建设“宜学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赶超之年。新城区把高质量教育办在百姓家门口,教育强区地位不断夯实,全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7项,自治区级荣誉29项。
2023年以来,新城区着眼教育发展大局,针对教育发展的短板和弱项,按照“纾解南部、提升北部、发展东部”的思路,精准定位,提前谋划。新续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接收住宅区配套幼儿园34所,投入使用第一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第十三幼儿园、第十七幼儿园,增加学位2790个。2023年,一年级招收新生11857人,较2022年度增加约3000人,公办幼儿在园人数占比达到54.0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79%。
新城区采取名校建分校、强校带弱校、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进行联合办学,达到固强补弱、优质均衡目的。“名校+”教育集团已达到15组,覆盖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占比达到公办校园的56%。内蒙古工业大学附属小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以及呼市民族学院附属小学都已挂牌启用,形成“一校一案”合作办学方案,在思政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交流合作、盘活现有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7人取得高级职称,较2022年度增长206%。培育市级学科带头人72人、区级教学能手112人,建立区级“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9家、区级名师工作室24个、校级名师工作室16个。新城区教师团队建设在磨砺中提升。
下一步,新城区将按照义务教育改革实验区的要求,把“提质”作为核心内容,聚焦打造“全市教育标杆”,在夯实教育基础硬实力,出台管理激励新机制方面拿出硬举措,直面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全力破解当前影响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着力把新城教育打造成呼和浩特“教育新高地”。
来源:新城融媒 史洁
编辑:郇 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 捷
终审: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