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锋、刘宁、薛兆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提案》《关于鼓励开放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合理收费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的提案》《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增设公共停车场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提案
(一)基本情况
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共设置收费停车场174个,停车泊位共计27907个,停车场内安装充电桩共计468个,充电枪768个。
(二)立体停车场建设情况
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共设置收费立体停车场2处,分别为爱民路与展东路交汇处邻里中心立体停车场,设置泊位62个、车站东街与锡林路交汇处站前立体停车楼,设置泊位300个。
针对您提出的利用金翡丽商厦南侧地块、新城区医院南侧地块设置立体停车场的建议,答复如下:
1、金翡丽商厦南侧地块
该地块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产权单位为内蒙古太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内蒙古太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资约4亿元取得该处土地使用权。经调取规划及与开发商协商,该处土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开发商计划在此处建设商业综合体,无法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在筹资开发前,为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经我局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协调,已将此地块建设为临时公共收费停车场,设置车位353个。
2、新城区医院南侧地块
该地块占地面积约1711平方米,土地无产权单位。2023年,为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由西街街道办事处出资,将该空地改造为临时公共停车场,设置车位79个。该地块长约54米,宽约28米,停车场南侧边界距居民楼约10米,停车场北侧边界距离新城区医院15米、距离北侧平房区仅一墙之隔。如在此空地建设立体停车设施,一是从场地设置来看,该处空地可设置常规平面横移6层立体停车设施1处,总车位62个,较平面停车场减少车位17个;二是从南侧居民楼来看,立体停车设施在设备运转期间,会产生机械噪音,影响南侧居民楼的居民正常生活;三是从北侧医院及平房区来看,因距离较短,6层立体停车设施存在遮光问题。
同时,新城区城管局将辖区内的174处收费停车场,全部推动业主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停车场信息全部接入智慧青城停车系统,市民通过“爱青城”APP即可提前精准查看各个停车场的车位剩余情况,并且引入无感支付技术,使市民告别“离场拥堵、繁琐扫码、广告弹窗”等痛点,实现了停车收费“无感支付”,有效解决收费停车场部分车位闲置而群众却“找不到车位”的难题。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有意向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的企业,提供具备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的土地及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二、关于鼓励开放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合理收费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的提案
目前,新城区共有地下收费停车场24处,停车泊位11934个。其中住宅小区地下收费停车场4处,分别为方恒尚御府地下停车场(车位1016个)、坤和小区地下停车场(车位143个)、盛世名筑一期地下停车场(车位707个)、盛世名筑二期地下停车场(车位1716个)。
近期,我局接收到部分住宅小区申请地下收费停车场,例如恒大城地下停车场、华阳源小区地下停车场,但均因地下人防、消防工程等未验收,未达到设置为收费停车场标准而无法审定。
根据《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地二十六条“住宅区内的停车场在满足业主停车需要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应当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业主共有的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应当依法由全体业主共同决定。”下一步,我局将鼓励、推动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在满足业主停车需求、满足消防设施已验收并正常运转、满足人防设施已验收并可正常使用、满足居民停车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为收费停车场对市民开放。
三、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增设公共停车场的提案
(一)以“多元化”举措提高泊位供给
围绕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按照市政府要求,新城区城管局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批推进”原则,释放一批停车资源、新建一批停车设施,2023年至2024年内,需新增停车泊位供给3.08万个(其中,新建 (扩建) 停车泊位1.07万个;错峰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泊位5591个;挖潜居民小区存量地下车位,释放停车泊位1.45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利用闲置空地、联席会议审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等形式新建、扩建停车场111处,新增停车泊位约11244个;
二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积极对接39处新城区本级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鼓励通过“错时共享、有偿共享”方式释放停车泊位共计5953个。
三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加强沟通、政策解读等方式鼓励地下车位打破“只售不租”的现状,实施“租售并举”。截至目前,通过“张贴公告、业主群内通知、设立收费公示牌”等方式共完成40处小区释放地下停车泊位16734个。
同时,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正在编制《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2022—2035年)》,目前专项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下一步履行风险评估和竞争性审查工作。
(二)以“智慧化”举措优化停车配置
新城区城管局将辖区内的173处收费停车场,全部推动业主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停车场信息全部接入智慧青城停车系统,市民通过“爱青城”APP即可提前精准查看各个停车场的车位剩余情况,并且引入无感支付技术,使市民告别“离场拥堵、繁琐扫码、广告弹窗”等痛点,实现了停车收费“无感支付”,有效解决收费停车场部分车位闲置而群众却“找不到车位”的难题。
(三)以“惠民化”举措实施阶梯收费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停车资源配置、提高停车周转利用率、减轻市民停车负担,新城区城管局在充分调研论证、协调有关各方的基础上,探索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和收费政策,取得了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良好实效。通过将北垣街列为动态分时阶梯定价收费策略的首批试点区域,统筹规划协调三处停车场、377个停车泊位,实行半小时免费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方便了短时停车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到夜间停车的实际需求,对22:00至次日8:00的过夜车辆,实施封顶6元的阶梯收费制度。不仅合理调控了夜间停车资源,也为有过夜停车需求的市民提供经济实惠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新城区城管局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覆盖”的原则,确保“成熟一条、推出一条”,稳步推进。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已有76处收费停车场,共计1.5万个停车泊位已实施动态分时阶梯收费政策。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5-09-09 10:57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刘振锋、刘宁、薛兆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提案》《关于鼓励开放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合理收费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的提案》《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增设公共停车场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提案
(一)基本情况
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共设置收费停车场174个,停车泊位共计27907个,停车场内安装充电桩共计468个,充电枪768个。
(二)立体停车场建设情况
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共设置收费立体停车场2处,分别为爱民路与展东路交汇处邻里中心立体停车场,设置泊位62个、车站东街与锡林路交汇处站前立体停车楼,设置泊位300个。
针对您提出的利用金翡丽商厦南侧地块、新城区医院南侧地块设置立体停车场的建议,答复如下:
1、金翡丽商厦南侧地块
该地块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产权单位为内蒙古太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内蒙古太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资约4亿元取得该处土地使用权。经调取规划及与开发商协商,该处土地规划为商业用地,开发商计划在此处建设商业综合体,无法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在筹资开发前,为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经我局工作人员与开发商协调,已将此地块建设为临时公共收费停车场,设置车位353个。
2、新城区医院南侧地块
该地块占地面积约1711平方米,土地无产权单位。2023年,为缓解该区域停车难问题,由西街街道办事处出资,将该空地改造为临时公共停车场,设置车位79个。该地块长约54米,宽约28米,停车场南侧边界距居民楼约10米,停车场北侧边界距离新城区医院15米、距离北侧平房区仅一墙之隔。如在此空地建设立体停车设施,一是从场地设置来看,该处空地可设置常规平面横移6层立体停车设施1处,总车位62个,较平面停车场减少车位17个;二是从南侧居民楼来看,立体停车设施在设备运转期间,会产生机械噪音,影响南侧居民楼的居民正常生活;三是从北侧医院及平房区来看,因距离较短,6层立体停车设施存在遮光问题。
同时,新城区城管局将辖区内的174处收费停车场,全部推动业主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停车场信息全部接入智慧青城停车系统,市民通过“爱青城”APP即可提前精准查看各个停车场的车位剩余情况,并且引入无感支付技术,使市民告别“离场拥堵、繁琐扫码、广告弹窗”等痛点,实现了停车收费“无感支付”,有效解决收费停车场部分车位闲置而群众却“找不到车位”的难题。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有意向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的企业,提供具备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的土地及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二、关于鼓励开放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合理收费解决百姓停车难问题的提案
目前,新城区共有地下收费停车场24处,停车泊位11934个。其中住宅小区地下收费停车场4处,分别为方恒尚御府地下停车场(车位1016个)、坤和小区地下停车场(车位143个)、盛世名筑一期地下停车场(车位707个)、盛世名筑二期地下停车场(车位1716个)。
近期,我局接收到部分住宅小区申请地下收费停车场,例如恒大城地下停车场、华阳源小区地下停车场,但均因地下人防、消防工程等未验收,未达到设置为收费停车场标准而无法审定。
根据《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地二十六条“住宅区内的停车场在满足业主停车需要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应当严格执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属于业主共有的停车场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应当依法由全体业主共同决定。”下一步,我局将鼓励、推动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在满足业主停车需求、满足消防设施已验收并正常运转、满足人防设施已验收并可正常使用、满足居民停车安全的前提下设置为收费停车场对市民开放。
三、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中增设公共停车场的提案
(一)以“多元化”举措提高泊位供给
围绕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按照市政府要求,新城区城管局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批推进”原则,释放一批停车资源、新建一批停车设施,2023年至2024年内,需新增停车泊位供给3.08万个(其中,新建 (扩建) 停车泊位1.07万个;错峰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泊位5591个;挖潜居民小区存量地下车位,释放停车泊位1.45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利用闲置空地、联席会议审定、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等形式新建、扩建停车场111处,新增停车泊位约11244个;
二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积极对接39处新城区本级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鼓励通过“错时共享、有偿共享”方式释放停车泊位共计5953个。
三是2023年至2024年,通过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加强沟通、政策解读等方式鼓励地下车位打破“只售不租”的现状,实施“租售并举”。截至目前,通过“张贴公告、业主群内通知、设立收费公示牌”等方式共完成40处小区释放地下停车泊位16734个。
同时,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正在编制《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2022—2035年)》,目前专项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下一步履行风险评估和竞争性审查工作。
(二)以“智慧化”举措优化停车配置
新城区城管局将辖区内的173处收费停车场,全部推动业主方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停车场信息全部接入智慧青城停车系统,市民通过“爱青城”APP即可提前精准查看各个停车场的车位剩余情况,并且引入无感支付技术,使市民告别“离场拥堵、繁琐扫码、广告弹窗”等痛点,实现了停车收费“无感支付”,有效解决收费停车场部分车位闲置而群众却“找不到车位”的难题。
(三)以“惠民化”举措实施阶梯收费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停车资源配置、提高停车周转利用率、减轻市民停车负担,新城区城管局在充分调研论证、协调有关各方的基础上,探索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和收费政策,取得了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良好实效。通过将北垣街列为动态分时阶梯定价收费策略的首批试点区域,统筹规划协调三处停车场、377个停车泊位,实行半小时免费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方便了短时停车市民的出行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到夜间停车的实际需求,对22:00至次日8:00的过夜车辆,实施封顶6元的阶梯收费制度。不仅合理调控了夜间停车资源,也为有过夜停车需求的市民提供经济实惠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新城区城管局按照“试点先行、逐步覆盖”的原则,确保“成熟一条、推出一条”,稳步推进。目前,新城区辖区内已有76处收费停车场,共计1.5万个停车泊位已实施动态分时阶梯收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