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要闻

恼包仲夏夜:璀璨“夜生活” 寻味烟火人间

发布日期:2024-07-24 10:24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仲夏夜的微风,轻柔而温暖。拂过万亩草原,掠过森林树梢,带来了夏日里最清凉的慰藉。恼包的仲夏夜,如一张悦耳的唱片,是夏日里大青山的“另一面”,当然也是游客们心中别样的“烟火人间”。

恼包的夜,要从日暮斜阳开始说起。随着日暮西沉,来恼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游客们似乎并不急着找寻“夜”的影子,反而更喜欢在恼包村漫无目的地闲逛一番。

“夏天人们身上都是一身‘暑气’,在村里转转能消暑。”本地人王喆告诉记者,她下午五点乘车来到恼包村,计划着和朋友们一起先逛逛恼包,然后再吃个有晋西北风格的晚饭,“反正夜还长,我们可以一直玩到深夜。”

和王喆有着一样打算的游客并不在少数,从郑州来游玩的吴渊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特意把恼包村的行程定在晚上的。”吴渊说,为了来呼和浩特玩的开心,他特意在网上做了详尽的游玩攻略,把恼包村定在下午来玩是经过他深思熟虑过的,“来了之后确定了,我这个选择没错,这里的夜色好美。”

别看恼包村只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路,逛起来却要费好久的时间。

在文化大院里,人们感受的是恼包村的“根与魂”,解答了“恼包村为什么是恼包”这道辩证的哲学命题。勇士部落游乐园里总是充斥着欢声笑语,海盗船、旋转木马、碰碰车......各种游乐项目尽情释放着属于夏天的多巴胺,是孩子们的乐园。桃李民俗大集则是老年人最喜欢的地方,晋剧、二人台、小戏,刀削面、过油肉、小米凉皮,晋西北的民俗民味汇聚在此。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园林、欧式风格的别墅建筑、超现代风格的蒙古包,让身处其中的人有种在不同时空中穿梭的快感。

“来恼包村,一定要体验的就是登上‘恼包之眼’摩天轮,从空中俯瞰整个恼包村。”这是小红书里介绍恼包村的帖子里提到的最多的一个内容。

“恼包村的摩天轮并不是我坐的最大的摩天轮,却是最特别的一个。”来自英国的游客米切尔说,他从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能有一个地标式的摩天轮。“这个摩天轮我在来呼和浩特的飞机上就见到了,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坐上去看看。”

米切尔满意地表示,这次旅行并没有叫他失望。因为摩天轮带给他的是另一个角度的“中国农村”。

“瞧瞧这里,中国人常说的山水田园就是这样的吧。我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一个地方不停地打转。坐在摩天轮上,我可以确定,这里真的很大,也非常迷人。”米切尔开玩笑地说,从高空俯瞰下来,即使远处的青山也显得可爱无比。

多元化的风格汇聚于此,却不是游客眼中最美的风景。

“在我眼中,恼包村最美的风景是这里质朴善良的风土民情。”带着两个孩子来游玩的贵州人刘静感慨称,恼包村的民风让他们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刘静的两个孩子都比较小,一个刚上小学,一个才上幼儿园中班。他们夫妻带孩子遇到了不大不小的一个尴尬,孩子上厕所的难题。

“我们没想到村民直接把我们领到了公共卫生间,还帮我们看着孩子的推车。真的很感谢。”刘静说,不仅是这件小事,在村里,会有商家给孩子多送一些特色小吃来试吃,排队购票时也会有人帮忙照看孩子,甚至有人会贴心的叮嘱他们小心路滑。

“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笑着来帮忙,我以为是工作人员,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其实都是这里的村民。这的乡风文明程度真让人刮目相看。”刘静说她为恼包村的村民狠狠点个赞。

事实上,不仅对带孩子的游客友好,恼包村对所有来游玩的游客都展现出了包容、谦和的态度。

在恼包村,村民公约、恼包村“最美家庭”、道德积分榜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不仅是村民可以看到,就是来游玩的旅客也会停下脚步仔细看看发生在这座新农村里的“文明新故事”。

入夜时分,恼包村灯火璀璨,各式建筑被霓虹勾勒出轮廓。街景也自换了模样,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灯火之下,细微之处,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诗词等着游客品析。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描述并不足以描绘恼包村的仲夏之夜。这里,从不缺活力四射的美景,更不缺创造美景的奋斗中的新农民。

来源:新城融媒 梁良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