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要闻

阳光康复 爱心守护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残疾人工作亮点足

发布日期:2024-01-28 23:25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着力做好残疾人工作,在残疾人康复、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等方面下足功夫,让残疾人在新城区获得满满幸福感、安全感。

1月25日,记者跟随呼和浩特市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50余人的观摩团来到新城区,先后走进新城区残联智慧服务中心、新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新城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感受新城区残疾人工作的细致点滴。

走进新城区残疾人联合会智慧服务中心,观摩团一行就被眼前的智慧服务大屏和孚宝机器人所吸引。2023年,新城区残联投入2040万元,为辖区内所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人配备了智能健康陪伴机器人购入“智能健康陪伴机器人”(简称孚宝机器人)。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的智慧服务平台,残疾人可随时通过机器人视频呼叫家庭医生和社区专委寻求助残服务,也可通过终端自带的健康监测设备,上传健康数据。

“新城区残联智慧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统筹调度全程助残服务,构建起医保、民政、残联协同助残模式,进一步实现数据分析、风险预警和智能预测等功能,创新“AI互联助残”服务模式,基本满足不同年龄段重度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帮助。

在新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心基本情况、康复特色服务及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并就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新城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依托新城区医院北院建设,面积2400平方米,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功能于一体,各服务项目助力残疾人提高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达到最佳康复成果。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服务700余人次,是辖区内水平较高的康复中心。

职业康复训练基地、书法绘画治疗室、舞蹈音乐治疗室、职业技能训练超市……走进新城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一个个专门设计的康复训练诊疗室,带领精神障碍人士探索疗愈之旅,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

新城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服务中心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设有职业康复超市、康洁洗车房,并计划筹建奶茶店等场所,为住院精神残疾人和社区居家康复精神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的辅助性就业中心。同时还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工作,更好融入社会。

2023年以来,新城区帮助25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组织13名残疾人参加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新城区辅助性就业机构——内蒙古众益残疾人服务中心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评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联合新城区人社局开展4场招聘会,累计组织60余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招聘会,并借助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就业指导培训。

做好残疾人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和谐稳定。下一步,新城区将继续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群体,做实做细做优服务保障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培训、维权保障等方面用情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新城融媒 杨婷 刘嘉玲(实习生)

编辑:秋   月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   捷

终审: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