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35处堵点“一键疏通”,呼和浩特这波治理操作亮了!

发布日期:2024-08-21 09:11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8月19日上午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

召开的新闻媒体座谈会上了解到

今年以来

为进一步深化城市道路精细化治理

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生态

首府交管部门通过

协调路口和优化交通标志标线等多项措施

打通35处交通堵点

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使群众受益

市交管支队以破解城区拥堵难题,精细化治理交通拥堵为出发点,排查出中心城区35处交通拥堵易发点,之后为35个路口量身定制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一点一策”,建立台账,倒排工期,逐个销号。

聚焦显性交通冲突,根除安全隐患

在新世纪路口,针对中山路与新华大街西向东行驶车流存在汇流冲突,进出口车道数量严重不匹配,路口南侧西向东方向行驶的非机动车难以正常驶入非机动车道,机非混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通过加装信号灯、优化放行方式、调整护栏位置等措施,有效消除畸形路口交通冲突,降低机非混行安全隐患,改善了路口通行秩序。

针对高架下匝道衔接路口展开系统治理保畅通

在润宇路口、公安厅路口、南二环与昭君路交叉口、爱民街与哲里木路交叉口、北二环与兴安路交叉口等高架下匝道衔接的交叉口,通过在主辅路间施划单向变道线规范车流行驶轨迹、优化匝道口前端导向车道设计消除交通冲突、加强对下匝道方向车流的绿灯时间保障等措施,在保障路口总体通行效率的同时,使高架下匝道车流能够快速疏散。

创新举措缓解交叉口掉头易堵难题

在艺校路口、丝绸之路大道与海拉尔东街交叉口等掉头车流对左转车流产生阻碍,影响整体通行效率的路口,通过合理设置提前掉头、打造“桥下掉头待行区”等创新举措,提高车流掉头效率,有效降低掉头对左转通行的影响。

灵活调配时空资源,优化通行效率

一方面在光彩路口、海亮路口、会展中心路口、爱民街与兴安北路交叉口等高峰期处于饱和状态、车道资源不足的路口,从车道“小切口”着手,采取调整护栏偏移位置扩展车道、利用绿化退让空间增设车道、增设待行区等措施,增加路口车辆排队空间,充分利用道路空间资源,以低成本的小改动取得道路通行效率有效提升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在昭乌达路与包头大街交叉口、丰州南路与大学东街交叉口等部分道路空间资源不足,不具备空间优化条件的路口,通过充分挖掘时间资源潜力,高峰精细化路口控制时段划分,调整路口放行方式,均衡各方向绿信比分配,平峰通过边缘计算设备智能控制相位放行时间,使路口始终保持较高通行效率。

以点带面综合治理,畅通区域微循环

在东站路口及东站区域、金岁路口及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周边区域、昭乌达路与桥靠西街交叉口及内蒙古人民医院区域,在优化堵点的同时,以点带面对车站、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设施、交通秩序、通行方式等开展系统优化,为市民出行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开展乌兰察布大街、大学街、学苑街道路沿线交通堵点治理的同时,同步对乌兰察布大街、大学街、学苑街全线交通标线进行提升改造。乌兰察布大街道路沿线交通标线错位、导向车道线磨损、导向箭头模糊不清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标线的指引和导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道路交通流线更加顺畅。

大学街、学苑街上,结合道路环境、交通需求和群众意见建议,同步将大学街(展东路至兴安路段)、学苑街(丰州路至兴安路段)的通行方式调整为双向通行,进一步发挥区域路网功能,有效减少周边居民的绕行距离,分担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市交管支队对35处堵点的系统治理优化,从实际交通运行状况和第三方地图平台数据来看,完成优化的路口高峰通行量平均提升10.3%,最大排队长度平均缩短21.5%,车速提高约9.3%,平均延误降低约28.8%,高峰消散时间平均缩短约13分钟,优化效果较为明显。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