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0 10:18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蕴藏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记录着历史,见证着人民的智慧。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聆听悠扬的马头琴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蒙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其音色悠扬旷远,擅长表现抒情、和缓、苍凉的曲调,有“草原音乐之魂”的美誉。其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选材、拼板、调音、合板、上色、抛光……一道道工序,一点点打磨,在制琴师们的雕琢下,一把把马头琴便制作而成。
马头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精髓,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在马头琴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垠、骏马的奔腾跳跃以及热情豪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弘扬蒙古马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马头琴音乐,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初衷,让马头琴这一草原深处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永续发展。
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于2023年12月份正式创办,目前在册学员约200人,占地1000平米。综合体内有排练厅、马头琴展厅、练琴房等设施,为广大马头琴爱好者们免费提供练琴场所。同时开设了成人马头琴艺术团、青少年马头琴乐团、公益课堂和公益演出等项目。截至目前,综合体已为学员们准备了三场演出,学员们通过每一次演出,锻炼了与舞台的合作能力,提升了演奏技艺。
作为内蒙古非遗马头琴传承基地,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通过开设传承师资班和游学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打造呼和浩特新文旅活动。每个月全国马头琴爱好者都会来到综合体学习并体验马头琴,同时去大召、敕勒川草原、马头琴非遗小镇等地参观,领略北疆大地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魅力。
“我们综合体还有合作的马头琴制作工坊,现在基地的用琴以及学员后续维修、保养、置换的琴都在工坊完成。希望马头琴不仅有技艺的传承,还有制作的传承,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来到这里进行交流研讨、制作体验,从而更好推广普及北疆文化,让马头琴的艺术名片通过呼和浩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非遗马头琴传承基地负责人、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的创始人赫楚芒来说。
来源:新城融媒 杨婷
编辑:秋月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捷 魏小龙
终审:张静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蕴藏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们记录着历史,见证着人民的智慧。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聆听悠扬的马头琴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蒙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其音色悠扬旷远,擅长表现抒情、和缓、苍凉的曲调,有“草原音乐之魂”的美誉。其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2006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选材、拼板、调音、合板、上色、抛光……一道道工序,一点点打磨,在制琴师们的雕琢下,一把把马头琴便制作而成。
马头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精髓,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在马头琴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垠、骏马的奔腾跳跃以及热情豪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弘扬蒙古马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马头琴音乐,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初衷,让马头琴这一草原深处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永续发展。
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于2023年12月份正式创办,目前在册学员约200人,占地1000平米。综合体内有排练厅、马头琴展厅、练琴房等设施,为广大马头琴爱好者们免费提供练琴场所。同时开设了成人马头琴艺术团、青少年马头琴乐团、公益课堂和公益演出等项目。截至目前,综合体已为学员们准备了三场演出,学员们通过每一次演出,锻炼了与舞台的合作能力,提升了演奏技艺。
作为内蒙古非遗马头琴传承基地,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通过开设传承师资班和游学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打造呼和浩特新文旅活动。每个月全国马头琴爱好者都会来到综合体学习并体验马头琴,同时去大召、敕勒川草原、马头琴非遗小镇等地参观,领略北疆大地的风土人情和艺术魅力。
“我们综合体还有合作的马头琴制作工坊,现在基地的用琴以及学员后续维修、保养、置换的琴都在工坊完成。希望马头琴不仅有技艺的传承,还有制作的传承,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来到这里进行交流研讨、制作体验,从而更好推广普及北疆文化,让马头琴的艺术名片通过呼和浩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内蒙古非遗马头琴传承基地负责人、呼和浩特马头琴艺术综合体的创始人赫楚芒来说。
来源:新城融媒 杨婷
编辑:秋月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捷 魏小龙
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