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8-29 00:00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满族学堂依托白山市第三中学成立于2009年9月,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满语教学基地,成立近三年以来,在满语师资培训、中小学生满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11年9月又成立了白山市第三中学满语文教研室。现有满语教研员四名。教研室主任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为满语讲师。
在师资培训方面,自2009年以来,白山市江源区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每年寒暑假都开办满语师资培训,在师资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满语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成年人的满语教学体系。2011年2月,学堂开展了17天全封闭的面向全国的满语文教学活动,有20余人参加,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满族小学、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叶赫满族镇中心小学培训满语文教师多名,培训课程受到了来自美国丹佛大学语言学专业留学生徐冬戟同学和参加学习学员的一致好评;2012年7月20日-8月13日,白山三中满族学堂再次举行了由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由白山市第三中学协办的面向全国的暑期全封闭式满语集训班。本次培训学员主要来自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广东、黑龙江六省区,其中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还有来自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满族镇的中小学教师,共31名学员参加学习。
在中小学生满语教学方面,继承清代以十二字头为基础的满文字母和语言教学体系,并且结合现代中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的教学体系,现满族学堂有教学班两个,小学生70余人,四年二班完成了满文字母语音的学习,70%的同学能够进行满文字母的拼写认读,已经开始进入满文课文的学习阶段,三年一班2011年9月开始进行满文字母语音的学习。满族学堂正逐步建立起由小学到初中的满语教学体系。
在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两年来满族学堂根据教学实践和中小学生特点,编写小学生满语教材两本《按照十二字头学习满文字母》、《小学生满语教材第二册》,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还编写了各种小学生满语文学习练习题、考试卷等,制作了标准化的满文练习本、满文字帖。学堂与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编写满文教材两本《满文字母和语音教程》、《满语语法入门》、《满语文教学标准—语音字母部分》。满语文教研室继续积极广泛的开展满语文的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编写《小学生满语文课本 第三册》、《小学生满语文课本 第四册》,制定满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满文古籍的拉丁化录入工作,已经完成拉丁化的古籍有《满洲实录》、《庸言知旨》、《清文启蒙》、《清文百条》、《海兰察列传》、《长白山志》、《异域录》、《尼山萨满》、《百二老人语录》等,这些工作为满语文词频手册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的满语文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学堂基础建设方面,2009年投资60余万元按照满族建筑风格对满族学堂的教室进行了装修,装修建筑面积600余平,有满文教室两间、办公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满汉文图书室一个。满汉文图书室藏书2600册,其中满文图书800余册,其中包括《满洲原档》、《满洲实录》、《五体清文鉴》、满文版《四库全书》、满文版《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书籍。2011年区政府投资200万,对满族学堂教学楼整体进行仿古式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满语文教研室积极开展对外满语翻译工作,例如帮助江源区松花石博物馆翻译了9000余字的满文馆介。满族学堂作为白山市江源区的特色教育,努力为江源区文化产业提供文化支持,为江源文化注入满族文化特色,用满族文化包装江源产品,让满族文化成为长白山旅游和江源旅游一大特色,为带动江源区和长白山地区经济做出一分力量。满族学堂也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单位和个人的合作,努力把江源区的满族文化打造成一个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并且在江源区委的关怀支持下,为江源区经济建设、为江源区文化繁荣、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满族文化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满族学堂依托白山市第三中学成立于2009年9月,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满语教学基地,成立近三年以来,在满语师资培训、中小学生满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11年9月又成立了白山市第三中学满语文教研室。现有满语教研员四名。教研室主任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及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为满语讲师。
在师资培训方面,自2009年以来,白山市江源区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每年寒暑假都开办满语师资培训,在师资培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满语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针对成年人的满语教学体系。2011年2月,学堂开展了17天全封闭的面向全国的满语文教学活动,有20余人参加,为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满族小学、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中心小学、叶赫满族镇中心小学培训满语文教师多名,培训课程受到了来自美国丹佛大学语言学专业留学生徐冬戟同学和参加学习学员的一致好评;2012年7月20日-8月13日,白山三中满族学堂再次举行了由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由白山市第三中学协办的面向全国的暑期全封闭式满语集训班。本次培训学员主要来自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广东、黑龙江六省区,其中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还有来自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满族镇的中小学教师,共31名学员参加学习。
在中小学生满语教学方面,继承清代以十二字头为基础的满文字母和语言教学体系,并且结合现代中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初步摸索出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的教学体系,现满族学堂有教学班两个,小学生70余人,四年二班完成了满文字母语音的学习,70%的同学能够进行满文字母的拼写认读,已经开始进入满文课文的学习阶段,三年一班2011年9月开始进行满文字母语音的学习。满族学堂正逐步建立起由小学到初中的满语教学体系。
在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两年来满族学堂根据教学实践和中小学生特点,编写小学生满语教材两本《按照十二字头学习满文字母》、《小学生满语教材第二册》,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还编写了各种小学生满语文学习练习题、考试卷等,制作了标准化的满文练习本、满文字帖。学堂与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合作编写满文教材两本《满文字母和语音教程》、《满语语法入门》、《满语文教学标准—语音字母部分》。满语文教研室继续积极广泛的开展满语文的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编写《小学生满语文课本 第三册》、《小学生满语文课本 第四册》,制定满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满文古籍的拉丁化录入工作,已经完成拉丁化的古籍有《满洲实录》、《庸言知旨》、《清文启蒙》、《清文百条》、《海兰察列传》、《长白山志》、《异域录》、《尼山萨满》、《百二老人语录》等,这些工作为满语文词频手册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的满语文等级考试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学堂基础建设方面,2009年投资60余万元按照满族建筑风格对满族学堂的教室进行了装修,装修建筑面积600余平,有满文教室两间、办公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满汉文图书室一个。满汉文图书室藏书2600册,其中满文图书800余册,其中包括《满洲原档》、《满洲实录》、《五体清文鉴》、满文版《四库全书》、满文版《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书籍。2011年区政府投资200万,对满族学堂教学楼整体进行仿古式装修,工程已基本完成。满语文教研室积极开展对外满语翻译工作,例如帮助江源区松花石博物馆翻译了9000余字的满文馆介。满族学堂作为白山市江源区的特色教育,努力为江源区文化产业提供文化支持,为江源文化注入满族文化特色,用满族文化包装江源产品,让满族文化成为长白山旅游和江源旅游一大特色,为带动江源区和长白山地区经济做出一分力量。满族学堂也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单位和个人的合作,努力把江源区的满族文化打造成一个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并且在江源区委的关怀支持下,为江源区经济建设、为江源区文化繁荣、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满族文化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