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文苑

吉鸿昌将军与蜈蚣坝的故事

发布日期:2017-12-25 00:00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一位矢志不渝抗日的爱国将领,他恪守“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理想,他铭记做官即不许发财的家训,兴办公益。让我们共同关注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事。

吉鸿昌将军与蜈蚣坝的故事

新城区文明办 高铁军


童年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听老师、长辈讲述吉鸿昌将军的爱国故事。现在想来大约是他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大家心里铭记并通过"自媒体"将其事迹传播,使其美名远扬传世。吉鸿昌将军刚直倔强,富于正义感。关于他"我是中国人"的故事,印象极深。

1931年8月,蒋介石为阻挠担任二十二路军总指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逼迫其到美国考察。在美国街头,有人拦住问他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翻译告诉对方:“不,我是中国人!"。对方摇头说:“中国人?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还有一次他往国内寄衣物,邮局的美国职员竟然不知道中国。吉鸿昌连续被侮辱,他义正严辞地讲“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来美国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他告诉下属,下次外出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必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吉鸿昌(1895年----1934年),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人,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1913年入冯玉祥部,开始了戎马生涯。他先后担任直属工兵连连长、十一师二十一旅四十三团三营营长。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奉命守卫北京南苑。

1925年1月,吉鸿昌任冯玉祥西北军补充第四旅二团三营营长,移防归化城,驻小校场。是年夏,调任绥远都统署副官处处长。是年秋,调任绥远全区警务处处长。他时刻铭记父亲做官即不许发财的教诲,并恪守"当兵救国,为民造福"的初衷。他率部所到之处,捐资办学,兴办公益。

1922年移防河南探亲期间,吉鸿昌倾其所有,将积攒的一百多块银元拿出来,为家乡贫困子弟办起了学校。在归化城驻防时,于1925年5月,开始整修归化城区道路。在归化城驻军石敬亭补充第四旅、绥远省都统手枪营等通力合作下,将火车站至归化城(旧城)、火车站至绥远城(新城)、新城至旧城三条主要道路,铺成沙石、炉渣路面并夯实轧平。

之后,吉鸿昌的目光锁定了归化城北蜈蚣坝。蜈蚣坝名称由来,源于樵夫12岁的儿子为父报仇,利用从南方找到的给母亲治病的七只活蜈蚣除去巨蟒。人们为了纪念小蜈蚣帮助少年除掉大蟒之害,把此处称为蜈蚣坝。这里自古为军事要充、交通要塞。蜈蚣坝古称白道、白道岭。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今蜈蚣坝沿东西山峰西侧,仍有赵长城遗址。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载“芒干水又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唐太宗贞观四年,李勣(徐茂公)与定襄道总管“大唐军神"李靖在此大败突厥颉利可汗,收复阴山,拉开了大唐盛世序幕。1938年9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在蜈蚣坝伏击了日本侵略军,25分钟内全歼日军80余名并缴获一批武器弹药。蜈蚣坝伏击战是八路军在大青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取得的非常重要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土默川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斗志。《绥远通志稿》(卷八十   车驼路)载:“蜈蚣坝为归、武两县分界处。石径逼仄,不通方轨。自清嘉、道间,历经修治,始克行车。然山路崎岖,挽载维艰,且车马拥塞,时虞颠覆,而在天寒地冻时,车辆屯集,进退两难,车夫以守候而致僵仆者,比比也。"

吉鸿昌多次实地查巡,呈报都统李鸣钟,倡议修筑。1926年4---5月,吉鸿昌率所辖骑兵团、补充第四旅一个团、绥远都统署手枪营驻扎坝口子、乌素图一带。自吉鸿昌挥锹抡镐奠基开工,他与兵卒同吃同住,兵工、农工,同时兴作,凿山开路。不数月而山道上下十余里间成为坦途,宽二丈余,坚实广平。竣工之日,以教书先生为掩护的中国共产党武川县工委书记温财旺恳请吉鸿昌题词留念。吉鸿昌亲手写下了"化险为夷"四个遒劲有力的正楷大字。温财旺找到石匠,将字刻于蜈蚣坝坝顶公路右侧的崖石之上。擅长诗赋韵文的冯延铸作《修蜈蚣坝诗并序》,记录了这段儿历史。

吉鸿昌后转战甘、宁、陕、豫,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1934年在天津遭国民党逮捕,11月24日在北平被蒋介石下令杀害。吉鸿昌从容就义前慷慨赋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建有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建有吉鸿昌革命烈士纪念馆(自治区22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弘扬烈士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