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7-03 00:00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文/ 高铁军 图 /于昕 王嘉昕
从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在新城区保合少镇野马图村破土动工之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村庄。之前这儿的釆摘经济也小有名气,是首府市民假日驱车体验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在野马图村,大家唠起过节的话题,除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外,农历六月六庆水节也是举足轻重的。
水是生命之源,水滋养大地,哺育万物,惠泽众生。我们的先祖逐水而居,凭水而生,靠水而兴。水与龙的传说在农耕文化当中屡见不鲜。我国的北方地区十年九旱,祈雨的习俗由来已久。野马图村位于大青山脚下,野马图意思是"有山羊的地方"。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是蒙古族游牧生活之地。后来有汉族迁移至此定居,形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因生态恶化,干旱少雨,村民在村西北建起了龙王庙,庙前配套建有戏台。每年六月初六村里举办请龙王庙会活动。在庙前摆设祭坛,杀猪宰羊供奉龙王。同时选派精干队伍去邻村(榆林或大窑)接请龙王爷。请回之后,全村老小跪拜龙王爷,祈求龙王爷赐福。
该村六月六庆水节活动历史悠久,这项民俗活动体现了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曾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诉求方式。在昔日科技文化落后的条件下,这是立足现实生活形成演变经村民代代相传下来的习俗之一。时至今日,文化活动丰富了,看戏逛会的乡民依然络绎不绝。今年野马图六月六蒙苑文化节期间,邻村上下赶会的人们纷至沓来,六月六这天达到顶峰。可见随着时代发展,过去一些传统文化的载体植入了现代文明的元素后,焕发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野马图庆水节华丽转身六月六蒙苑文化节,成为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平台。
庙会期间有设市交易的传统,这也是村民进行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交易的盛会。今年66岁的传承人王贵明讲,过去到六月六时候,旧城大南街商户派人推着小车、挑着货担、赶着马车前来做买卖,商户摊位排3里多,可见当时热闹繁华景象。本届文化节期间野马图村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剪彩,同时还进行农产品展销。野马图村是远近闻名的经济林种植基地,全村有400多座大棚。在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展出的油桃、樱桃等各类应季水果,均产自本村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展示区,有精致的蛋雕、逼真的面塑、花馍馍等,传承人负责现场咨询。前来赶会的商贩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蒙、汉、满等各族群众不约而同在这里相聚,欢天喜地共庆节日。扭秧歌是各种节日必有的活动项目,此次文化节自然也不例外。大家迈着轻快的舞步放松心情,放飞自我。请戏班唱大戏,演剧事神,不知起源哪朝哪代。但有一点可从确定在酬神求福的同时,也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今天用水不成问题的背景下,恐怕这项活动的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商贸交流、丰富文化生活上。野马图村在乾隆年间有山西罗、王等姓汉族移民迁入,先民们自然对山西梆子(晋剧)情有独钟。现如今上岁数的人对晋剧仍然喜闻乐见。当然戏台前也不乏来游玩的青年男女。今年村里邀请了山西省长城新苑晋剧院演员前来献艺。初五晚有国家一级演员丁派传人孙红丽;初六下午有国家一级演员闫慧珍老师的高徒潘世珍,初六晚有2016艺术新秀走进大戏台擂主刘红霞登台献上精神大餐。农村的民俗文化在这热闹的节日里进一步得到传承、升华。
关于庆水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儿传奇故事。传承人村民王贵明讲,村里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北方久旱无雨,烈日似火,大地象蒸笼,人们绝望的盯着耀眼的天空。正在发愁之际,途经此处一位须发皆白的货郎告诉大家,天不下雨只因你们没有在龙王面前虔诚祈祷,说完化作一道金光不见了。大家听了神明指点,租花轿、请乐队,精心准备,择吉日六月初三去邻村大窑请龙王。男人们头顶烈日跪地,妇女们净水泼街、清理河道。龙王爷被感动了,三日内六月六晚上,普降及时雨。乡民们欢欣鼓舞,唱大戏、摆贡酬谢,并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庆祝天降甘霖。再后来,村里修建了一座龙王庙,谓之绥东第一庙。这便是庆水节的来历。
补记一段儿故事,茶余饭后做为谈资,或是给游人讲述时供参考。
文/ 高铁军 图 /于昕 王嘉昕
从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在新城区保合少镇野马图村破土动工之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村庄。之前这儿的釆摘经济也小有名气,是首府市民假日驱车体验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在野马图村,大家唠起过节的话题,除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外,农历六月六庆水节也是举足轻重的。
水是生命之源,水滋养大地,哺育万物,惠泽众生。我们的先祖逐水而居,凭水而生,靠水而兴。水与龙的传说在农耕文化当中屡见不鲜。我国的北方地区十年九旱,祈雨的习俗由来已久。野马图村位于大青山脚下,野马图意思是"有山羊的地方"。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是蒙古族游牧生活之地。后来有汉族迁移至此定居,形成村落,从事农业生产。因生态恶化,干旱少雨,村民在村西北建起了龙王庙,庙前配套建有戏台。每年六月初六村里举办请龙王庙会活动。在庙前摆设祭坛,杀猪宰羊供奉龙王。同时选派精干队伍去邻村(榆林或大窑)接请龙王爷。请回之后,全村老小跪拜龙王爷,祈求龙王爷赐福。
该村六月六庆水节活动历史悠久,这项民俗活动体现了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愿望,曾是一种向往美好生活的诉求方式。在昔日科技文化落后的条件下,这是立足现实生活形成演变经村民代代相传下来的习俗之一。时至今日,文化活动丰富了,看戏逛会的乡民依然络绎不绝。今年野马图六月六蒙苑文化节期间,邻村上下赶会的人们纷至沓来,六月六这天达到顶峰。可见随着时代发展,过去一些传统文化的载体植入了现代文明的元素后,焕发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野马图庆水节华丽转身六月六蒙苑文化节,成为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平台。
庙会期间有设市交易的传统,这也是村民进行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交易的盛会。今年66岁的传承人王贵明讲,过去到六月六时候,旧城大南街商户派人推着小车、挑着货担、赶着马车前来做买卖,商户摊位排3里多,可见当时热闹繁华景象。本届文化节期间野马图村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剪彩,同时还进行农产品展销。野马图村是远近闻名的经济林种植基地,全村有400多座大棚。在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展出的油桃、樱桃等各类应季水果,均产自本村基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展示区,有精致的蛋雕、逼真的面塑、花馍馍等,传承人负责现场咨询。前来赶会的商贩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蒙、汉、满等各族群众不约而同在这里相聚,欢天喜地共庆节日。扭秧歌是各种节日必有的活动项目,此次文化节自然也不例外。大家迈着轻快的舞步放松心情,放飞自我。请戏班唱大戏,演剧事神,不知起源哪朝哪代。但有一点可从确定在酬神求福的同时,也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今天用水不成问题的背景下,恐怕这项活动的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商贸交流、丰富文化生活上。野马图村在乾隆年间有山西罗、王等姓汉族移民迁入,先民们自然对山西梆子(晋剧)情有独钟。现如今上岁数的人对晋剧仍然喜闻乐见。当然戏台前也不乏来游玩的青年男女。今年村里邀请了山西省长城新苑晋剧院演员前来献艺。初五晚有国家一级演员丁派传人孙红丽;初六下午有国家一级演员闫慧珍老师的高徒潘世珍,初六晚有2016艺术新秀走进大戏台擂主刘红霞登台献上精神大餐。农村的民俗文化在这热闹的节日里进一步得到传承、升华。
关于庆水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儿传奇故事。传承人村民王贵明讲,村里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北方久旱无雨,烈日似火,大地象蒸笼,人们绝望的盯着耀眼的天空。正在发愁之际,途经此处一位须发皆白的货郎告诉大家,天不下雨只因你们没有在龙王面前虔诚祈祷,说完化作一道金光不见了。大家听了神明指点,租花轿、请乐队,精心准备,择吉日六月初三去邻村大窑请龙王。男人们头顶烈日跪地,妇女们净水泼街、清理河道。龙王爷被感动了,三日内六月六晚上,普降及时雨。乡民们欢欣鼓舞,唱大戏、摆贡酬谢,并邀请亲朋好友过来庆祝天降甘霖。再后来,村里修建了一座龙王庙,谓之绥东第一庙。这便是庆水节的来历。
补记一段儿故事,茶余饭后做为谈资,或是给游人讲述时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