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消费品市场跌宕起伏,尤其是公务消费和集团消费骤减,市场下行压力增大,新城区坚持转型发展、扩大内需政策并举,努力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
上半年,新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回落了3.1个百分点,完成年目标任务410亿元的44.7%。总量在全市九个旗县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回民区,增速排名第四。
2、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渐下降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企业完成零售额73.6亿元,同比下降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2%,较上年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渐下降。
3、 限上批发零售企业是主体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批零业实现零售额70.7亿元;同比下降1.2%,限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0.4%。限上批发零售业占限上零售总额比达到96.0%,是新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主体和支柱,其总量和增速直接决定我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
4、限上石油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下降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石油制品和汽车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27.4亿元和14.9亿元,同比下降分别为12.8%和1.1% 。石油和汽车企业销售额占限上完成额的60.0%,是我区的两大支柱产业,两大产业销售额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很难再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5、 吃、穿消费商品增速有所回升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分类情况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6.3%,增速回升了38.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5.0%,增速回升25.7个百分点;化妆类商品同比增长23.5%,增速回升了33.6个百分点。基本消费历经两年来消费品市场跌宕起伏,基本趋于回升态势。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新增限上的零售企业少
2015年新城区限上企业162家,较上年减少了7家。其中,新增限上企业10家,全为批发零售企业,且销售额较小;2家批发零售企业和15家住宿餐饮企业退出限上。截止目前,新城区还没有符合限上标准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仅靠现有企业完成全年目标困难较大。
2、企业经营模式陈旧,经营发展亟待转型
面临新兴业态、新的营销方式的竞争,网购快速发展冲击,对实体店的商品销售影响日趋凸显,而新城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缓慢,经营发展亟待转型。
3、 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价格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专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等活动的持续深入落实,公务会议和培训活动的大力缩减,特别是占新城区限上零售额比重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市场价格同比走低,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我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4、消费结构亟待调整
新城区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受汽车类、石油制品类影响较大。在石油市场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煤炭运输业下滑以及”油价“十二连跌”和汽车市场产量过剩,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单一消费的弊端日趋凸显,我区消费结构合理化调整已迫在眉睫。
三、对策与建议
1、培育限上企业,拉动新城区消费
一是加强对限上企业的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充分发挥批发和零售企业主力军作用。二是积极培育限上企业。我们要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从而做大做活我区消费品市场。三是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四是要大力支持现有的民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断向限上企业发展。
2、转化方式、培育销售热点
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经营方式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方式转变。电子商务具有无时空限制、便捷、互动等优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促进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信息化水平建设,顺应网上购物、电子订餐及预订客房等网络时代消费潮流。
3、以“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为契机,引导餐饮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大对餐饮企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力度,引导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二是支持大众化餐饮业发展,引导高档酒店转型升级。
4、深化和巩固招商引资合作成果,提升服务水平
对于已引进的商贸企业,要充分利用新城区地理位置、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和推进,更好的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以促进新城区商品销售的发展。
新城区统计局 刘素梅供稿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15-08-05 17:30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消费品市场跌宕起伏,尤其是公务消费和集团消费骤减,市场下行压力增大,新城区坚持转型发展、扩大内需政策并举,努力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
上半年,新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回落了3.1个百分点,完成年目标任务410亿元的44.7%。总量在全市九个旗县区排名第二,仅次于回民区,增速排名第四。
2、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渐下降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企业完成零售额73.6亿元,同比下降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2%,较上年比重下降了2.9个百分点,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逐渐下降。
3、 限上批发零售企业是主体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批零业实现零售额70.7亿元;同比下降1.2%,限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0.4%。限上批发零售业占限上零售总额比达到96.0%,是新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主体和支柱,其总量和增速直接决定我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势。
4、限上石油和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下降
上半年,新城区限上石油制品和汽车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27.4亿元和14.9亿元,同比下降分别为12.8%和1.1% 。石油和汽车企业销售额占限上完成额的60.0%,是我区的两大支柱产业,两大产业销售额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消费品市场缺乏新的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很难再保持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5、 吃、穿消费商品增速有所回升
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分类情况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6.3%,增速回升了38.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5.0%,增速回升25.7个百分点;化妆类商品同比增长23.5%,增速回升了33.6个百分点。基本消费历经两年来消费品市场跌宕起伏,基本趋于回升态势。
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新增限上的零售企业少
2015年新城区限上企业162家,较上年减少了7家。其中,新增限上企业10家,全为批发零售企业,且销售额较小;2家批发零售企业和15家住宿餐饮企业退出限上。截止目前,新城区还没有符合限上标准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仅靠现有企业完成全年目标困难较大。
2、企业经营模式陈旧,经营发展亟待转型
面临新兴业态、新的营销方式的竞争,网购快速发展冲击,对实体店的商品销售影响日趋凸显,而新城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缓慢,经营发展亟待转型。
3、 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价格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及专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等活动的持续深入落实,公务会议和培训活动的大力缩减,特别是占新城区限上零售额比重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市场价格同比走低,这些因素都极大的制约了我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4、消费结构亟待调整
新城区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受汽车类、石油制品类影响较大。在石油市场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煤炭运输业下滑以及”油价“十二连跌”和汽车市场产量过剩,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单一消费的弊端日趋凸显,我区消费结构合理化调整已迫在眉睫。
三、对策与建议
1、培育限上企业,拉动新城区消费
一是加强对限上企业的运行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状况,充分发挥批发和零售企业主力军作用。二是积极培育限上企业。我们要着力引进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从而做大做活我区消费品市场。三是重点扶持有特色、有品牌、就业收纳能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四是要大力支持现有的民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断向限上企业发展。
2、转化方式、培育销售热点
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经营方式由传统手段向现代方式转变。电子商务具有无时空限制、便捷、互动等优势,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电子商务促进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信息化水平建设,顺应网上购物、电子订餐及预订客房等网络时代消费潮流。
3、以“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为契机,引导餐饮业转型发展
一是加大对餐饮企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力度,引导经营理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二是支持大众化餐饮业发展,引导高档酒店转型升级。
4、深化和巩固招商引资合作成果,提升服务水平
对于已引进的商贸企业,要充分利用新城区地理位置、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和推进,更好的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以促进新城区商品销售的发展。
新城区统计局 刘素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