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2-09-20 09:24 点击量:68
来源: 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1年,新城区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21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86.27亿元,同比增长19.2%,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6.22亿元,同比增长1.5%,建筑业增加值80.05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1亿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942元,同比增长5.3%,按年末汇率折算达14420.7美元。

  2020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为593.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6.37亿元,同比增长10.4%,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同比增长8.2%,建筑业增加值61.28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525.12亿元,同比增长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196元。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略有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0.4:13.2:86.4。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4%,拉动经济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拉动经济上升4.9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三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总量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29.1%,其产业贡献率拉动经济增长4.9%,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图

      

  三、财政收入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88692万元,同比下降7.71%,其中:税收收入367295万元,同比下降8.22%; 非税收收入21397万元,同比增长1.9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8491万元,同比下降33.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827万元,同比下降41.33%;教育支出65072万元,同比下降2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458万元,同比下降23%;医疗卫生支出12881万元,同比下降56.18%;城乡社区支出67531万元,同比下降26.56%。

  四、农业经济

  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904.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4.8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09.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82.7吨,其中:小麦产量29.4吨,玉米产量531.8吨,豆类产量21.8吨。油料产量484.2吨,蔬菜产量9380.6吨。

  全区年末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4.7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5.8吨,地膜覆盖面积363公顷;农村用电量2884万千瓦时,增长35.5%。

  五、工业经济

  全区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4%;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

  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都是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

  从行业看,电力、食品、服装等支柱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9%。

  在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液晶电视机1114910台,乳制品1843.98吨,小麦粉46905.4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利润总额-1689.9万元。

  六、建筑业

  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3家,企业数比上年减少4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8%。房屋施工面积412.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2%,竣工产值20.59亿元,同比增长61.61%,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同比下降14.78%,税金及附加0.34亿元,同比增长6.7%,应交增值税2.10亿元,同比增长34.19%。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313.45%;更新改造投资同比下降34.73%。

  全年新开工项目:基建类36个,完成投资14.58亿元;房地产19个,完成投资40.39亿元,合计完成投资额54.9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8.77%。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2.73亿元,同比下降1%;商品房施工面积97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竣工面积14.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8%;销售面积106.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商品房销售额117.60亿元,同比下降38.4%。

  八、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1%。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81家,其中,批发业39家,零售业42家。全区共有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74家,其中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7家。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0.5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3亿元,同比增长5.5%。

  九、服务业

  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6家,占全市41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32.6%,实现营业收入587.46亿元,同比增长17.63%。

  13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分别隶属于10个行业门类。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家;教育业2家;卫生和社会工作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家;房地产业15家。

  2021年,我区的20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480.22亿元,同比增长19.56%,其总量占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81.7%。

  十、招商引资

  2021年签约注册落地项目100个,其中签约项目81个(亿元以上项目43个),协议签约额1149.13亿元,注册项目19个。为23家公司开具了招商引资函,协助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并开始营业,注册资金21.50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700余人。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区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认定自治区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2家、呼和浩特市企业研发中心6家;全区年内专利授权数155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0件,商标申请量3715件,商标有效注册2837件。

  教育事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2021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37926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5671人,高中在校学生12255人;教职工人数4441人,其中:专任教师3004人。初中毕业生7895人,高中毕业生4443人。年末共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51672人;教职工人数2704人,专任教师2859人。年末共有幼儿园69所,在园儿童13760人,专任教师13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和民生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204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49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9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90728人。截至年末,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94.88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74户,共计2505人。

  十三、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建成7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29个草原书屋。截至年末,我区共有艺术院校1 所,业余表演团体 60支,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167168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9个,影剧院9家。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区共有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14家,卫生院2家。共有床位数5498张,其中,医院5378张,卫生院120张。全区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046人,其中医院3045人、卫生院15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220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拥有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1个,游泳馆19个,赛马场2个。全区拥有室内体育场地272个,拥有室外体育场地1091个(包含所有驻区单位体育场地数),笼式足球场地149个,室外健身路径298套,人均体育场地3.43平方米。

  十四、人口

  据新城公安分局人口统计年报表显示,2021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75454户,比上年增加6983户;户籍总人口为453279人(下同),比上年增加13704人,其中:城镇人口438475人,乡村人口14804人(2016年开始采用新口径)。总人口中:男性为220947人、女性为2323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05.15。

  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共计9482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9%。

  全年出生人数4250人,比上年减少1047人,年出生率为9.4‰;年内死亡人数2053人,比上年减少332人,死亡率为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比上年减少1.8个千分点。

  全年迁入29994人,迁入率为66.2‰,比去年同期减少5.1个千分点;全年迁出18487人,迁出率为40.8‰,比去年同期减少7.1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5.4‰,比上年增加2个千分点。

  据呼市统计局反馈,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6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20.48%,城镇化率88.95%,人口密度为1083人/平方公里。

  十五、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新城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58元,同比增长6.0%,人均增加2896元,其人均收入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9281元;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30505元,同比增长19.7%,人均增加5014元,其人均支出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3343元。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22-09-20 09:24点击量:

来源:统计局

  2021年,新城区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人民为中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主动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21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86.27亿元,同比增长19.2%,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6.22亿元,同比增长1.5%,建筑业增加值80.05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增加值562.81亿元,同比增长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942元,同比增长5.3%,按年末汇率折算达14420.7美元。

  2020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为593.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6.37亿元,同比增长10.4%,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同比增长8.2%,建筑业增加值61.28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525.12亿元,同比增长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5196元。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略有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0.4:13.2:86.4。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4%,拉动经济上升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拉动经济上升4.9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三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总量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29.1%,其产业贡献率拉动经济增长4.9%,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图

      

  三、财政收入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88692万元,同比下降7.71%,其中:税收收入367295万元,同比下降8.22%; 非税收收入21397万元,同比增长1.9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8491万元,同比下降33.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827万元,同比下降41.33%;教育支出65072万元,同比下降2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458万元,同比下降23%;医疗卫生支出12881万元,同比下降56.18%;城乡社区支出67531万元,同比下降26.56%。

  四、农业经济

  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904.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4.8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09.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82.7吨,其中:小麦产量29.4吨,玉米产量531.8吨,豆类产量21.8吨。油料产量484.2吨,蔬菜产量9380.6吨。

  全区年末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4.7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5.8吨,地膜覆盖面积363公顷;农村用电量2884万千瓦时,增长35.5%。

  五、工业经济

  全区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其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4%;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

  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都是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2%。

  从行业看,电力、食品、服装等支柱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9%。

  在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液晶电视机1114910台,乳制品1843.98吨,小麦粉46905.4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利润总额-1689.9万元。

  六、建筑业

  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43家,企业数比上年减少4家,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28%。房屋施工面积412.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2%,竣工产值20.59亿元,同比增长61.61%,实现利润总额1.36亿元,同比下降14.78%,税金及附加0.34亿元,同比增长6.7%,应交增值税2.10亿元,同比增长34.19%。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313.45%;更新改造投资同比下降34.73%。

  全年新开工项目:基建类36个,完成投资14.58亿元;房地产19个,完成投资40.39亿元,合计完成投资额54.97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8.77%。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2.73亿元,同比下降1%;商品房施工面积97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竣工面积14.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8%;销售面积106.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商品房销售额117.60亿元,同比下降38.4%。

  八、国内贸易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1%。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81家,其中,批发业39家,零售业42家。全区共有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74家,其中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7家。2021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0.5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3亿元,同比增长5.5%。

  九、服务业

  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6家,占全市41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32.6%,实现营业收入587.46亿元,同比增长17.63%。

  13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分别隶属于10个行业门类。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7家;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家;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家;教育业2家;卫生和社会工作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家;房地产业15家。

  2021年,我区的20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480.22亿元,同比增长19.56%,其总量占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81.7%。

  十、招商引资

  2021年签约注册落地项目100个,其中签约项目81个(亿元以上项目43个),协议签约额1149.13亿元,注册项目19个。为23家公司开具了招商引资函,协助完成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并开始营业,注册资金21.50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700余人。

  十一、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2021年全区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认定自治区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2家、呼和浩特市企业研发中心6家;全区年内专利授权数155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0件,商标申请量3715件,商标有效注册2837件。

  教育事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2021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37926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25671人,高中在校学生12255人;教职工人数4441人,其中:专任教师3004人。初中毕业生7895人,高中毕业生4443人。年末共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51672人;教职工人数2704人,专任教师2859人。年末共有幼儿园69所,在园儿童13760人,专任教师139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十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工作和民生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204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494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91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90728人。截至年末,累计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94.88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74户,共计2505人。

  十三、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建成7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29个草原书屋。截至年末,我区共有艺术院校1 所,业余表演团体 60支,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167168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9个,影剧院9家。

  卫生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区共有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14家,卫生院2家。共有床位数5498张,其中,医院5378张,卫生院120张。全区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046人,其中医院3045人、卫生院152人;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220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拥有体育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1个,游泳馆19个,赛马场2个。全区拥有室内体育场地272个,拥有室外体育场地1091个(包含所有驻区单位体育场地数),笼式足球场地149个,室外健身路径298套,人均体育场地3.43平方米。

  十四、人口

  据新城公安分局人口统计年报表显示,2021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75454户,比上年增加6983户;户籍总人口为453279人(下同),比上年增加13704人,其中:城镇人口438475人,乡村人口14804人(2016年开始采用新口径)。总人口中:男性为220947人、女性为2323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05.15。

  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共计9482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9%。

  全年出生人数4250人,比上年减少1047人,年出生率为9.4‰;年内死亡人数2053人,比上年减少332人,死亡率为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比上年减少1.8个千分点。

  全年迁入29994人,迁入率为66.2‰,比去年同期减少5.1个千分点;全年迁出18487人,迁出率为40.8‰,比去年同期减少7.1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5.4‰,比上年增加2个千分点。

  据呼市统计局反馈,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1.6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20.48%,城镇化率88.95%,人口密度为1083人/平方公里。

  十五、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加,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显示,2021年新城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58元,同比增长6.0%,人均增加2896元,其人均收入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9281元;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30505元,同比增长19.7%,人均增加5014元,其人均支出水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3343元。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