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揽,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总要求,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面向各年龄段服务对象,精心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努力实现亮点“出圈”,群众“点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实际行动涵养文明新风,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书写文化振兴“新篇章”。
(一)共建共享,志愿服务“如沐春风”。
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倾力打造“小马扎议事厅”志愿品牌项目,有效拉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提升居民民主决策、民主议事的参与度。解民意,办实事,按照“一事一议”、“有事必议”的原则,对所收集的社情民意事项,进行日对接周跟进,确保事件处理形成闭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基层治理以更加主动、灵活的形式抓落实,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三多三少”:基层治理信息多,矛盾萌芽露头少;干群关系关怀多,疏远冷漠问题少;民主集中决策多、工作高效时间少。曙光街社区通过“小马扎”希望能够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民间智慧”被看见,发挥群众监督最大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充分运用“四多一中心”:多转、多听、多说、多干,以居民群众为中心。作为社区工作的新思路,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发自内心感党恩、矢志不渝跟党走、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胜利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暖心护航员”为老服务志愿服务项目,既解决辖区老人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缓解和减轻因为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可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
通过开展“暖心护航员”为老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胜利路社区精准聚焦为老服务联动为老餐厅、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嵌入式”为老服务舞蹈室、日间照料护理室、棋盘室台球厅、乒乓球室养生课堂、智能手机课堂、八段锦课堂为老人提供多元丰富的日常活动“精网微格”让老人幸福感“满格”。为老年人办“食”事因地制宜解决好“舌尖上的养老”问题,三个热菜、一个凉菜、一份主食、一碗热汤这样一顿美味的午餐在这里只需要8元。
社区以乐庭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推动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效应,把“连锁反应”做大做精,让更多领域的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护航”队伍中,发挥所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更多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度过晚年。
西街街道将继续结合实际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工作机制,持续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鼓励动员身边好人、专业人士、企业家等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示范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努力培育群众有需求、群众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将持续充分利用实践所(站)各场所形成各类型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依托实地建设、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
(二)思想引领,理论宣讲“热气腾腾”
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终坚持把理论宣讲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子,创新打造符合社区实际的“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基层理论宣讲特色品牌。
其中,星火巷社区重点打造的“一老一小”——“未爱护航 龄你启航”、“银龄红”等特色品牌,整合辖区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五老”人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专业技术人才组建“银龄红”宣讲队、“健康星火”、“法律星火”、“先锋星火”等特色党员志愿服务队五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各项惠民政策举措,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为让感党恩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结出”果实,成立“红色少年”宣讲队,深入社区、学校、小区、老党员家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宣讲活动,一个个宣讲队伍串联成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各显身手,文化活动“润人心田”
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盯群众业余时间文化需求,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共驻、共建单位及非遗艺术团、民间歌舞队鼎力支持,组织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心铸魂、激昂青春展才艺”喜迎新春联欢会活动、拜大年民俗社火送祝福、正月十五元宵节宝鼎广场大型社火活动、“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时代旋律”——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惠民演出、“文明有我,唱响青城”合唱展演等多次大型惠民文艺活动。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做好文化宣传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为辖区艺术团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办好文化相关活动,发挥街道机关年轻干部的特长,组织运动竞技类活动,各社区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度,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西街街道西落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和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坚持“按需定制、供给有效、群众认可”的文明实践服务原则,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辐射辖区所有群众。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行新春市集、书法春联、元宵猜谜灯会、清明云祭祀、五一劳动最光荣、端午暖心包粽子、献礼母亲节等各类精彩活动。
除了传统节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艺术厅北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经常开展小型文艺汇演活动,社区联合呼和浩特乌兰牧骑、将军衙署博物院举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青城之韵”文艺惠民演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舞蹈、独唱、马头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表达了建设美丽文明辖区的美好愿望,满足了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娱乐需求。
(四)大胆创新,拓展文明实践“服务圈”
西街街道艺术厅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了“惠民暖心卡”发放活动。社区网格员进入辖区内的低保户、残疾人、高龄老人、特殊家庭等弱势群体家中,为他们讲解政府的惠民政策。社区工作人员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到辖区弱势群体的家中,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政府的帮助和关怀。通过发放“惠民暖心卡”,社区网格员为他们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为他们建立档案,让他们对相关信息有更多的了解,更加便利地享受各种补贴政策。多渠道丰富和拓展惠民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务,营造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环境。
艺术厅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全力打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拓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机制,将帮办代办全方位融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让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为了确保帮办代办工作有序开展,社区积极组建了一支业务专精、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便民为民”帮办代办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双报到”党员、“大党委”成员等多元力量参与其中。
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居民只要打电话咨询,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地帮办代办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特殊困难的居民社区代办员提供上门宣传政策、主动问询、入户办理等专业精准的服务,真正做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争当群众服务的排头兵,让便民服务延伸覆盖至最后一米。
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中,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以文明素养升华城市品质、以民生温度彰显发展高度、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深入人心,焕发出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幸福邻里画卷。
(西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赵红阳编辑)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06-28 17:25点击量:
来源:西街街道办事处
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揽,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总要求,聚焦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面向各年龄段服务对象,精心打造各类志愿服务品牌。努力实现亮点“出圈”,群众“点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以实际行动涵养文明新风,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书写文化振兴“新篇章”。
(一)共建共享,志愿服务“如沐春风”。
西街街道曙光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倾力打造“小马扎议事厅”志愿品牌项目,有效拉近了基层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提升居民民主决策、民主议事的参与度。解民意,办实事,按照“一事一议”、“有事必议”的原则,对所收集的社情民意事项,进行日对接周跟进,确保事件处理形成闭环。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基层治理以更加主动、灵活的形式抓落实,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三多三少”:基层治理信息多,矛盾萌芽露头少;干群关系关怀多,疏远冷漠问题少;民主集中决策多、工作高效时间少。曙光街社区通过“小马扎”希望能够引导更多人参与其中,让“民间智慧”被看见,发挥群众监督最大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水平,充分运用“四多一中心”:多转、多听、多说、多干,以居民群众为中心。作为社区工作的新思路,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发自内心感党恩、矢志不渝跟党走、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胜利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力打造“暖心护航员”为老服务志愿服务项目,既解决辖区老人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缓解和减轻因为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可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
通过开展“暖心护航员”为老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胜利路社区精准聚焦为老服务联动为老餐厅、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嵌入式”为老服务舞蹈室、日间照料护理室、棋盘室台球厅、乒乓球室养生课堂、智能手机课堂、八段锦课堂为老人提供多元丰富的日常活动“精网微格”让老人幸福感“满格”。为老年人办“食”事因地制宜解决好“舌尖上的养老”问题,三个热菜、一个凉菜、一份主食、一碗热汤这样一顿美味的午餐在这里只需要8元。
社区以乐庭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推动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效应,把“连锁反应”做大做精,让更多领域的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护航”队伍中,发挥所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更多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幸福快乐的度过晚年。
西街街道将继续结合实际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工作机制,持续建强志愿服务队伍,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鼓励动员身边好人、专业人士、企业家等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示范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努力培育群众有需求、群众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将持续充分利用实践所(站)各场所形成各类型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依托实地建设、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
(二)思想引领,理论宣讲“热气腾腾”
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始终坚持把理论宣讲队伍建设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子,创新打造符合社区实际的“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的基层理论宣讲特色品牌。
其中,星火巷社区重点打造的“一老一小”——“未爱护航 龄你启航”、“银龄红”等特色品牌,整合辖区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五老”人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专业技术人才组建“银龄红”宣讲队、“健康星火”、“法律星火”、“先锋星火”等特色党员志愿服务队五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各项惠民政策举措,进一步打通了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为让感党恩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结出”果实,成立“红色少年”宣讲队,深入社区、学校、小区、老党员家中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宣讲活动,一个个宣讲队伍串联成线,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各显身手,文化活动“润人心田”
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盯群众业余时间文化需求,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共驻、共建单位及非遗艺术团、民间歌舞队鼎力支持,组织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凝心铸魂、激昂青春展才艺”喜迎新春联欢会活动、拜大年民俗社火送祝福、正月十五元宵节宝鼎广场大型社火活动、“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时代旋律”——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惠民演出、“文明有我,唱响青城”合唱展演等多次大型惠民文艺活动。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做好文化宣传活动,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生活,为辖区艺术团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办好文化相关活动,发挥街道机关年轻干部的特长,组织运动竞技类活动,各社区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度,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西街街道西落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和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坚持“按需定制、供给有效、群众认可”的文明实践服务原则,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辐射辖区所有群众。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行新春市集、书法春联、元宵猜谜灯会、清明云祭祀、五一劳动最光荣、端午暖心包粽子、献礼母亲节等各类精彩活动。
除了传统节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艺术厅北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经常开展小型文艺汇演活动,社区联合呼和浩特乌兰牧骑、将军衙署博物院举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青城之韵”文艺惠民演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舞蹈、独唱、马头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表达了建设美丽文明辖区的美好愿望,满足了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娱乐需求。
(四)大胆创新,拓展文明实践“服务圈”
西街街道艺术厅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了“惠民暖心卡”发放活动。社区网格员进入辖区内的低保户、残疾人、高龄老人、特殊家庭等弱势群体家中,为他们讲解政府的惠民政策。社区工作人员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到辖区弱势群体的家中,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政府的帮助和关怀。通过发放“惠民暖心卡”,社区网格员为他们详细介绍了相关政策,为他们建立档案,让他们对相关信息有更多的了解,更加便利地享受各种补贴政策。多渠道丰富和拓展惠民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务,营造更加和谐、温暖的社区环境。
艺术厅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全力打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拓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机制,将帮办代办全方位融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让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为了确保帮办代办工作有序开展,社区积极组建了一支业务专精、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便民为民”帮办代办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双报到”党员、“大党委”成员等多元力量参与其中。
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居民只要打电话咨询,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地帮办代办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特殊困难的居民社区代办员提供上门宣传政策、主动问询、入户办理等专业精准的服务,真正做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争当群众服务的排头兵,让便民服务延伸覆盖至最后一米。
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中,西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正以文明素养升华城市品质、以民生温度彰显发展高度、以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深入人心,焕发出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幸福邻里画卷。
(西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赵红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