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140户304名脱贫人口得到精准帮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26处。农村“三资”智慧管理平台建成投用,实现29个村线上监管全覆盖,农村集体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完成红山口、代州营人居环境改造,实施哈拉更、三卜树等5个村庄绿化提升,完成户厕改造700户。大青山前坡村庄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网,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美丽乡村建设大步迈进。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屏一带、三区三廊”的国土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实施G6高速与科尔沁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完成呼伦北路、成吉思汗大街等4条特色街区改造,新建三经路、兴松街2条海绵道路,6条市政道路顺利通车,改造背街小巷40条,打通断头路7条,增划停车位800个,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口袋公园75个、城市绿道72公里,打造美丽街角450处,城区“微绿空间”持续开辟。重点完善毫沁营区片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学校、文体等资源配套,北部高品质住宅区初步建成。城市更新扎实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5万平方米,毫沁营、下新营安置小区主体完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1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1套,群众安居优居期盼得到实际回应。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三维云字典数据等平台建成投用,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体系更加健全。拆墙并院优化27个小区,零散小区物业管理不断规范。新建5个停车场,74处经营性公共停车场接入全市智慧停车平台,智慧停车、无感支付全面铺开。投入1.2亿元推进城乡环卫市场化作业,新增特种车辆33台,机械作业率明显提高。全市首家垃圾分类实践教育基地建成,926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成功打造奎素、大窑等8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整治卫片图斑228个、违建墓地1800座,国土资源得到有力保护。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3-01-12 16:51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大办公室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140户304名脱贫人口得到精准帮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26处。农村“三资”智慧管理平台建成投用,实现29个村线上监管全覆盖,农村集体经济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完成红山口、代州营人居环境改造,实施哈拉更、三卜树等5个村庄绿化提升,完成户厕改造700户。大青山前坡村庄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网,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美丽乡村建设大步迈进。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屏一带、三区三廊”的国土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实施G6高速与科尔沁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完成呼伦北路、成吉思汗大街等4条特色街区改造,新建三经路、兴松街2条海绵道路,6条市政道路顺利通车,改造背街小巷40条,打通断头路7条,增划停车位800个,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口袋公园75个、城市绿道72公里,打造美丽街角450处,城区“微绿空间”持续开辟。重点完善毫沁营区片道路、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学校、文体等资源配套,北部高品质住宅区初步建成。城市更新扎实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5万平方米,毫沁营、下新营安置小区主体完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1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1套,群众安居优居期盼得到实际回应。
城乡管理更加精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三维云字典数据等平台建成投用,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化体系更加健全。拆墙并院优化27个小区,零散小区物业管理不断规范。新建5个停车场,74处经营性公共停车场接入全市智慧停车平台,智慧停车、无感支付全面铺开。投入1.2亿元推进城乡环卫市场化作业,新增特种车辆33台,机械作业率明显提高。全市首家垃圾分类实践教育基地建成,926个小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成功打造奎素、大窑等8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整治卫片图斑228个、违建墓地1800座,国土资源得到有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