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驱动新动能。聚焦首府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蒙草种业等高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禾伊草中药制备等项目落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举办好第三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吸引集聚院士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依托中科院老专家团队、中关村智酷等,健全“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加快大学生安居家园建设,吸引更多人才创业就业。发挥知识产权强区试点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发挥好政府组织保障作用,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汇聚的创新生态。
畅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围绕大青山敕勒川,以前坡生态绿带为轴线,推进生态样本存储空间、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持续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助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推动马头琴文化产业园全面运营,打造马头琴文化艺术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样板。高效整合北部区域文旅资源,推进圣水梁九龙湾一体化运营,加快实施奥莱活力小镇项目,发挥恼包网红村资源优势,为区域发展增添人气。举办首届“青山圣水 大美新城”敕勒川文化旅游节,开展后备箱集市、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新城“烟火”。加强敕勒川品牌推广,让“敕勒川味道”家喻户晓。坚定不移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敕勒川草原“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推动敕勒川草原创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中石化内蒙古总部基地建设,推动中航民富、华强通讯、交科路桥、谷盈生物等总部落地开工,吸纳一大批国有、民营总部企业向我区集聚,形成新的税收贡献和辐射动带能力。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以技术研发、数字应用、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启动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数据楼、北疆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为重点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生态康养产业。利用独特生态优势和蒙中医药保健资源,启动新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泰康长寿社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健康产业,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开工建设中农联国际冷链电商科技产业园,启动大脚蜗牛物流平台建设,促进恼包物流园规模化发展,打造辐射更广的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提升壮大高端服务业。积极培育东客站高端消费商圈,加快时代广场、融城百汇、金翡丽二期、开远新时代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义乌商贸城、信达国贸、富恒商贸中心等尽快盘活运营。发挥太伟方恒等金融集聚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楼宇经济,倾力打造高品质区域现代消费中心。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3-01-12 15:34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人大办公室
培育创新驱动新动能。聚焦首府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蒙草种业等高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推进禾伊草中药制备等项目落地。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举办好第三届院士青城行活动,吸引集聚院士专家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依托中科院老专家团队、中关村智酷等,健全“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加快大学生安居家园建设,吸引更多人才创业就业。发挥知识产权强区试点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发挥好政府组织保障作用,吸引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汇聚的创新生态。
畅通“两山”转化新路径。围绕大青山敕勒川,以前坡生态绿带为轴线,推进生态样本存储空间、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科技旅居等项目建设,持续丰富区域科普教育、商贸会展、精致露营等文旅业态,助推“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敕勒川草原景观文化旅游带。推动马头琴文化产业园全面运营,打造马头琴文化艺术产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样板。高效整合北部区域文旅资源,推进圣水梁九龙湾一体化运营,加快实施奥莱活力小镇项目,发挥恼包网红村资源优势,为区域发展增添人气。举办首届“青山圣水 大美新城”敕勒川文化旅游节,开展后备箱集市、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让人们体验不一样的新城“烟火”。加强敕勒川品牌推广,让“敕勒川味道”家喻户晓。坚定不移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启动敕勒川草原“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推动敕勒川草原创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
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牢牢把握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中石化内蒙古总部基地建设,推动中航民富、华强通讯、交科路桥、谷盈生物等总部落地开工,吸纳一大批国有、民营总部企业向我区集聚,形成新的税收贡献和辐射动带能力。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以技术研发、数字应用、智能制造为着力点,启动中国联通云数据中心数据楼、北疆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大数据、云计算为重点的数字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生态康养产业。利用独特生态优势和蒙中医药保健资源,启动新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泰康长寿社区建设,谋划引进大健康产业,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开工建设中农联国际冷链电商科技产业园,启动大脚蜗牛物流平台建设,促进恼包物流园规模化发展,打造辐射更广的区域交通物流中心。提升壮大高端服务业。积极培育东客站高端消费商圈,加快时代广场、融城百汇、金翡丽二期、开远新时代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推动义乌商贸城、信达国贸、富恒商贸中心等尽快盘活运营。发挥太伟方恒等金融集聚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商贸、楼宇经济,倾力打造高品质区域现代消费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