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新城区保合少镇大窑村南。这里分布着古代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其燧石质地坚韧、易击打成形,是制造石器最理想的原料。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古代人类就陆续到这里开采石料,制成生产、生活用具。在遗址范围内,人工打制石器及石料遍地散布。197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大窑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居住。山上盛产燧石(俗称打火石),远古人类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打制的石器和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类发源于黄河流域,而北京周口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于“大窑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北方阴山之南也已有原始人活动,他们与北京周口店人共存。
“大窑文化”遗址,在世界上目前也是独此一处,它的面积之大,出土文物之多也很罕见。这一发现,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及祖国北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起源都提供了新的史料和科学的论证材料。
来源:新城融媒 杨婷
图片来源:《大青山文化寻踪丛书》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11-27 09:09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大窑文化”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新城区保合少镇大窑村南。这里分布着古代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其燧石质地坚韧、易击打成形,是制造石器最理想的原料。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古代人类就陆续到这里开采石料,制成生产、生活用具。在遗址范围内,人工打制石器及石料遍地散布。1979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大窑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大窑村南山坡是横亘在内蒙古西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面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于远古人类居住。山上盛产燧石(俗称打火石),远古人类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打制的石器和使用过的石核和敲砸器等工具至今仍然随地可见,打击剥落下来的石片和石屑,以及未打制成功的半成品更是堆积如山,偶尔还可从地下堆积层中找到已经使用过的石器。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人类发源于黄河流域,而北京周口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由于“大窑文化”的发现,证明了北方阴山之南也已有原始人活动,他们与北京周口店人共存。
“大窑文化”遗址,在世界上目前也是独此一处,它的面积之大,出土文物之多也很罕见。这一发现,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及祖国北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起源都提供了新的史料和科学的论证材料。
来源:新城融媒 杨婷
图片来源:《大青山文化寻踪丛书》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