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力图召始建于1585年
是继大召之后
在归化城建造的
第二座藏传佛教召庙
清代康熙赐名“延寿寺”
寺内现存大经堂
汉白玉覆钵式白塔
古佛殿
和两块御制
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
康熙征噶尔丹纪功碑
席力图召寺院
整体坐北朝南
采用“伽蓝七堂式 ”的
汉式寺院布局形式
主次分明
布局合理
又不乏艺术特色
是一座融合蒙、藏、汉
三种民族文化的
藏传佛教召庙建筑
堪称
呼和浩特藏传佛寺的典范
几百年来
席力图召为呼和浩特地区
蒙、藏、满、汉
民族文化交流
特别是
蒙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以及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
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其独特的
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1986年被列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
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策划:王登华
总监制:刘婧
执行总监:王宇天
监制:王静宇 丁燕
文案:李倩 郭娜
记者:李倩 郭娜 金泉 刘墨墨
新媒体呈现:董柏杰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郇 昕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3-11-23 23:25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席力图召始建于1585年
是继大召之后
在归化城建造的
第二座藏传佛教召庙
清代康熙赐名“延寿寺”
寺内现存大经堂
汉白玉覆钵式白塔
古佛殿
和两块御制
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
康熙征噶尔丹纪功碑
席力图召寺院
整体坐北朝南
采用“伽蓝七堂式 ”的
汉式寺院布局形式
主次分明
布局合理
又不乏艺术特色
是一座融合蒙、藏、汉
三种民族文化的
藏传佛教召庙建筑
堪称
呼和浩特藏传佛寺的典范
几百年来
席力图召为呼和浩特地区
蒙、藏、满、汉
民族文化交流
特别是
蒙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以及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
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其独特的
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1986年被列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
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策划:王登华
总监制:刘婧
执行总监:王宇天
监制:王静宇 丁燕
文案:李倩 郭娜
记者:李倩 郭娜 金泉 刘墨墨
新媒体呈现:董柏杰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郇 昕
初审:李 捷
复审:杨 洁
终审: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