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 文化活动
绽放指间的非遗,在一錾一刻中传承北疆文化之美
发布时间:2024-07-04 09:15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奔腾的黄河,浓郁厚重的风土人情,滋养培育了独具魅力的北疆文化。
在一錾一刻中,绽放出民族文化魅力的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不仅蕴含着蒙古族传承千百年的草原文化人文内涵,更融合了黄河文化中兼收并蓄的精神内核,逐步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制作技艺。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特点鲜明,用料考究,工艺精湛。有錾雕、浮雕、平雕、掏空、掐丝花、鎏金等多种工艺,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及礼仪性于一体。

“经历数千、上万次的锻打,以及多道工序共同加工,才能制作一件堪称完美的银器。”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贾永峰总是严谨地对待着每一件作品。金银器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熔炼、捶坯、錾刻、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在继承蒙古族银器锻制的基础上,兼之多种工艺技法,手工敲打锤制、精雕细刻,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能疏忽大意。

在贾永峰组建成立的内蒙古乾坤金银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手工艺工作间内,多种不同声线、不同力度打磨敲击响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金属击打的交响曲,也染浓了这一片专属匠人的天地。
手拿一把小铁锤,神情专注,左手灵活转动錾子,右手有节奏地反复敲打,银片上不一会儿就錾刻出精美花纹。捶打、加热软化、淬火、再捶打,“叮叮当当”的反复敲打中,一件银器的花纹就有了雏形。

匠人们犹如画家运笔,操作娴熟,得心应手。在铁锤与银片反复碰撞发出的敲击声中,时间渐渐流逝。

就是这周而复始的敲打占据着手工银器师傅大部分的时间,如此“枯燥”的工作,大家却是乐在其中。在做每件作品都要心中有形,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次一次的磨锉,都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作品。“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术到极致近于道。

“青城金银器錾刻以錾刻为主,通过小锤、錾子在器物上錾刻出各式各样的浮雕图案。它是从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錾刻技艺。”说起青城金银器的工艺,贾永峰如数家珍。“我们这里的银器兼容了蒙古族喜爱的‘虎’‘鹿’等图文,也加入了晋西北地区流传下来的‘莲’‘牡丹’等样式,这种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地域风格,是呼和浩特这片土地上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碰撞出的具体写照。”

在贾永峰看来,独属于“呼和浩特”的故事在这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中被传唱至今。
“青城金银器的制作,就像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粹炼出了如今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贾永峰说道,他手中的每一件手工艺品、每一种图案、每一种造型,都有讲究和来历,都可以读出一段历史。

就如他手中的刻满“中国结”图案的银碗,也正是那支被斟满醇香奶酒的银碗。金色的余晖渲染在湛蓝如洗的天边,洒落在辽阔草原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捧着它,款待远方而来的各族同胞,长调伴舞、把酒言欢。

来源:新城融媒 梁良 钢龙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 文化活动

绽放指间的非遗,在一錾一刻中传承北疆文化之美

发布日期:2024-07-04 09:15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辽阔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奔腾的黄河,浓郁厚重的风土人情,滋养培育了独具魅力的北疆文化。
在一錾一刻中,绽放出民族文化魅力的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不仅蕴含着蒙古族传承千百年的草原文化人文内涵,更融合了黄河文化中兼收并蓄的精神内核,逐步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制作技艺。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特点鲜明,用料考究,工艺精湛。有錾雕、浮雕、平雕、掏空、掐丝花、鎏金等多种工艺,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及礼仪性于一体。

“经历数千、上万次的锻打,以及多道工序共同加工,才能制作一件堪称完美的银器。”青城金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贾永峰总是严谨地对待着每一件作品。金银器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熔炼、捶坯、錾刻、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在继承蒙古族银器锻制的基础上,兼之多种工艺技法,手工敲打锤制、精雕细刻,每一个步骤和细节都不能疏忽大意。

在贾永峰组建成立的内蒙古乾坤金银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手工艺工作间内,多种不同声线、不同力度打磨敲击响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金属击打的交响曲,也染浓了这一片专属匠人的天地。
手拿一把小铁锤,神情专注,左手灵活转动錾子,右手有节奏地反复敲打,银片上不一会儿就錾刻出精美花纹。捶打、加热软化、淬火、再捶打,“叮叮当当”的反复敲打中,一件银器的花纹就有了雏形。

匠人们犹如画家运笔,操作娴熟,得心应手。在铁锤与银片反复碰撞发出的敲击声中,时间渐渐流逝。

就是这周而复始的敲打占据着手工银器师傅大部分的时间,如此“枯燥”的工作,大家却是乐在其中。在做每件作品都要心中有形,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次一次的磨锉,都只是为了成就更好的作品。“敬畏自然,天人合一”,术到极致近于道。

“青城金银器錾刻以錾刻为主,通过小锤、錾子在器物上錾刻出各式各样的浮雕图案。它是从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錾刻技艺。”说起青城金银器的工艺,贾永峰如数家珍。“我们这里的银器兼容了蒙古族喜爱的‘虎’‘鹿’等图文,也加入了晋西北地区流传下来的‘莲’‘牡丹’等样式,这种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地域风格,是呼和浩特这片土地上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碰撞出的具体写照。”

在贾永峰看来,独属于“呼和浩特”的故事在这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中被传唱至今。
“青城金银器的制作,就像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粹炼出了如今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贾永峰说道,他手中的每一件手工艺品、每一种图案、每一种造型,都有讲究和来历,都可以读出一段历史。

就如他手中的刻满“中国结”图案的银碗,也正是那支被斟满醇香奶酒的银碗。金色的余晖渲染在湛蓝如洗的天边,洒落在辽阔草原上。热情好客的蒙古族捧着它,款待远方而来的各族同胞,长调伴舞、把酒言欢。

来源:新城融媒 梁良 钢龙

编辑:秋月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