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 考试培训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发布时间:2024-06-21 10:15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近日,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4年高考成绩,并即将启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01

问: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都会公布今年高考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查询方式、志愿填报时间,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请广大考生务必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请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02

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答: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通过印发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计划、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03

问: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答: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链接:

https://gaokao.chsi.com.cn

04

问: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答: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05

问: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答: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06

问: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

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

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07

问: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08

问: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09

问:录取工作采用什么方式,一般什么时间开始?

答: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10

问: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答: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来源:微言教育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 考试培训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教育部发布十问十答

发布日期:2024-06-21 10:15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各省(区、市)正陆续发布2024年高考成绩,并即将启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01

问: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答: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都会公布今年高考各阶段工作时间安排,包括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和查询方式、志愿填报时间,以及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关注本地官方权威渠道发布的消息内容。

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请广大考生务必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前期,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请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02

问: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答: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部层面,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将海量数据系统集成,进行个性化匹配推荐,从专业、就业、职业等多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同时还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组织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公益服务。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通过印发志愿填报指导材料、推出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服务系统等多种方式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服务,包括今年高校招生计划、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电视(电台)政策宣讲、线上直播咨询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学会面向考生和家长进行志愿填报培训,及时提供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传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安排等信息,并组织教师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03

问: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答: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主要查询途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网页链接:

https://gaokao.chsi.com.cn

04

问: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答: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也称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即同一批次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按顺序排列的志愿,通常称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在第一志愿投档时,凡第一志愿填报相同的考生,遵循从高分到低分按投档缺额进行投档;第一志愿投档录取完毕后,如所填报志愿有投档缺额,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工作由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相关高校后,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05

问:考生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答: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无论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还是顺序志愿投档录取,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被退档。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高校未录满的计划再次公布补征志愿)或后续批次的投档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后续志愿投档录取。

06

问:填报志愿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考生在志愿填报前要做到四个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一是了解国家需要。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拟报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立志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体现个人成长价值。

二是了解个人情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特长、未来志向等因素,理性考虑意向学校。

三是了解高校情况。了解意向高校近年录取分数(位次)情况、学校招生章程内容和该校在本省招生各个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新高考省份考生还要注意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

四是了解招生政策。了解本省(区、市)志愿填报办法、投档录取规则等信息。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有关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咨询。

07

问:填报志愿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应结合考生本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一是合理定位。知分、知线、知位次。成绩(位次)的高低,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基础因素,决定了可选择的高校和专业范围。考生要合理定位,理性选择志愿,不盲目攀高,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统筹考虑。考生应结合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综合考虑。高校专业没有所谓“冷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生和家长切忌盲从。

三是初选方案。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思路,结合本省(区、市)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参照意向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分冲刺志愿(往年录取位次略高)、稳健志愿(往年录取位次接近)、保底志愿(往年录取位次偏低)三个区间段选择相应的高校。同一区间段内几个高校应参照往年录取位次适当拉开距离,保持一定的梯度。要注意选好保底志愿,防止所有志愿偏高脱档。

四是优化完善。对初选志愿进行综合优化,根据意愿,合理排序,避免志愿顺序安排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平行志愿在投档检索时有先后顺序,考生在充分了解相关高校近几年录取位次及位次变化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意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五是正式填报。根据确定拟报考志愿的顺序,严格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志愿填报流程和操作要求,填报个人志愿信息。

08

问:填报志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一是牢记填报时间,尽早进行填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填报志愿系统按照规定时间关闭,关闭后考生将不能再填报。建议考生尽早填报,尽量避免集中在截止时间临近前填报。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管好个人信息。考生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三是勿信小道信息,谨防上当受骗。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09

问:录取工作采用什么方式,一般什么时间开始?

答: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区、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10

问:录取通知书何时能收到?

答: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情况。



来源:微言教育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