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 区委
人大 人大
政府 政府
政协 政协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登录 / 注册
长辈版
暖心专区
无障碍模式
集约化站群 集约化站群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蒙古文版蒙古文版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退出长辈版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北疆文化·新城故事】青城刻瓷:一凿一刻描绘北疆韵美
发布时间:2024-07-08 10:08 点击量:68
来源: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件经过上千摄氏度高温烧制成的瓷器,再经过上万次凿刻,在釉面上形成具有立体感且栩栩如生的瓷画,成为一门中国特有的传统陶瓷装饰艺术,这便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釉上刻瓷技艺。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数年间,新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建永,在一凿一刻间将一幅幅描绘着青城风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刻瓷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青城刻瓷作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内容不仅要有呼和浩特地方特色,也展现了时代的发展。

“刻瓷”被称为瓷器上的刺绣,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融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王建永告诉记者,青城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器上进行雕刻。刻瓷时,需要用锤子轻轻敲击刻刀、錾子等,使其在釉面上轻轻移动,形成理想中的画面。人物、山水、花草、百兽等凡是能着于笔墨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呈现出“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

在瓷上刻画最难处理的就是光影的感觉,只能通过凿刻的轻重与落点的疏密来表现明暗的变化。王建永告诉记者,在落刀前就应对整幅画的光影明暗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只见他一手拿着金刚钻,一手拿着小锤子,伴随着清脆的“铛铛”声,完好的釉面在凿打间露出白瓷底色,精致的线条和花纹在瓷盘上逐渐显露出来,花卉、鸟兽、山水便在敲打间跃然而出。

刻瓷听起来简单,但要在光滑而又坚硬的釉面上进行雕刻,操作起来却也颇费一番功夫。王建永介绍,刻瓷时每一次下刀都要仔细斟酌,要做到手、眼、心合而为一,不骄不躁、心无杂念,因为一旦绷瓷,整个过程都要重来。

持刀如笔,意随心动,如今,王建永依旧在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来源:新城融媒 王也 梁良 钢龙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保存
分享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新城区政府机构
其他组织机构
  1. 新城区人大
  2. 新城区政协
呼和浩特市旗县区
  1. 土左旗
  2. 托克托县
  3. 和林县
  4. 清水河县
  5. 武川县
  6. 回民区
  7. 玉泉区
  8. 赛罕区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蒙ICP备09004058号-3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积分查询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E-mail:xcwl605@163.com 网站技术维护电话:0471-6218605  
大美新城

新城发布

大美新城

大美新城

清风新城

清风新城

云上新城APP

无障碍模式 长者模式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搜本站
  • 搜本站
  • 搜平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府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民互动

  • 数据发布

  • 走进新城

当前位置: 首页 - 便民日历 - 便民信息

【北疆文化·新城故事】青城刻瓷:一凿一刻描绘北疆韵美

发布日期:2024-07-08 10:08点击量: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

一件经过上千摄氏度高温烧制成的瓷器,再经过上万次凿刻,在釉面上形成具有立体感且栩栩如生的瓷画,成为一门中国特有的传统陶瓷装饰艺术,这便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釉上刻瓷技艺。

“以瓷为纸、以刀代笔”,数年间,新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建永,在一凿一刻间将一幅幅描绘着青城风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刻瓷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青城刻瓷作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内容不仅要有呼和浩特地方特色,也展现了时代的发展。

“刻瓷”被称为瓷器上的刺绣,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融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王建永告诉记者,青城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器上进行雕刻。刻瓷时,需要用锤子轻轻敲击刻刀、錾子等,使其在釉面上轻轻移动,形成理想中的画面。人物、山水、花草、百兽等凡是能着于笔墨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呈现出“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艺术效果。

在瓷上刻画最难处理的就是光影的感觉,只能通过凿刻的轻重与落点的疏密来表现明暗的变化。王建永告诉记者,在落刀前就应对整幅画的光影明暗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只见他一手拿着金刚钻,一手拿着小锤子,伴随着清脆的“铛铛”声,完好的釉面在凿打间露出白瓷底色,精致的线条和花纹在瓷盘上逐渐显露出来,花卉、鸟兽、山水便在敲打间跃然而出。

刻瓷听起来简单,但要在光滑而又坚硬的釉面上进行雕刻,操作起来却也颇费一番功夫。王建永介绍,刻瓷时每一次下刀都要仔细斟酌,要做到手、眼、心合而为一,不骄不躁、心无杂念,因为一旦绷瓷,整个过程都要重来。

持刀如笔,意随心动,如今,王建永依旧在坚守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来源:新城融媒 王也 梁良 钢龙

编辑:郇昕丨初审:施少宇丨复审:李捷 魏小龙丨终审:张静

附件:

主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

蒙ICP备09004058号-3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2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346号

党政机关 政府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