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拉尔路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深耕网格作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五心”服务理念,努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化理论武装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海拉尔路街道切实担负起基层党组织“铸魂”的重要职责,把“学思想”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主题教育,有序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专题研读、集中研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等,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切实增强“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线上线下主题培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发挥新闻舆论“主渠道”作用,在公众号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聚焦增强文化认同这个根本,组织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一家亲”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小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呼市城市展示中心,追寻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足迹,感受城市民俗非遗文化,民族融合的历史沿革。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研学实践等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模式。打造“红色街巷”,汇聚公主府博物院、多松年故居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创建“双基地”;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红石榴”宣讲团民族团结党建联合体,建立“红石榴教学实践基地”。街道干部和居民志愿者创作的快板儿小段《党的二十大精神天下传》、《跟党前进永不移》以及“民族一家亲、喜迎佳节贺新年”元旦联欢会上居民喜闻乐见的小品《沃得天》、《社区工作三句半》《社会保险三句半》等优秀节目,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党员群众一听就懂、一传就开,把基层治理、政策理论宣讲融入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搭建基层治理框架。搭建“一站三线、十点纷呈”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即以小区党群服务站为抓手,将“红管先锋”、“红色网格”、“五社联动”三线串联,提升服务能力。民族团结工作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体系依托“一站一队一会一网一单”有序推进。其中,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集宣传和解忧为一体,凸显流动特性,旨在民呼我应,各社区组建流动宣讲小分队、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居民集中的地方、居民有不便之处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大党委”党建引领聚合力。街道社区携手驻区单位、包联单位、辖区企业共驻共建,织密党建联盟网,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街道联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统战部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集邮展览及书画展览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新城区首个红色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赛马场路红色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暨“红蜂驿站”在我辖区揭牌。长海社区与恒泰证券建立“金融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党建引领·融创大讲堂”授课。公主府社区联合呼市民院、呼市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呼市广播电视大学等成立“民族团结党建联合体”。哲里木路社区联合969医院、海拉尔路街道东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三方联盟。公安厅社区打造“网格+警格”双网联合群防群治队伍。
街道社区聚焦主责主业,压实主体责任,以务实担当传递正能量,以过硬口碑赢得居民心。实施温暖工程,让群众暖身更暖心。2023年供暖前期,街道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协调会,经常下班后入户走访,积极对接供暖公司,及时解决供暖问题。2023年供暖以来,街道社区共受理171件“接诉即办”供暖案件,逐一解决,获得居民一致好评。为扎实推进“温暖工程”改造工作,年初排查出63处小区需要二次管网改造,其中48处大串联分户控制供热。街道社区在小区门房设立“温暖工程”民意调查站,同时通过居民微信群、入户走访开展供暖分户民意调查。
扫雪除冰齐上阵,以雪为令践初心。街道组织机关干部、社区职工、包联单位、驻区单位、沿街商户及居民志愿者先后共开展10余次大型扫雪除冰行动,覆盖辖区10条主次干道,18条背街小巷,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动员沿街商户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及时主动清除责任区范围内冰雪。以雪为令,随下随清,持续做好扫雪除冰常态化保障工作。
水电气同步改造,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2023年4个老旧小区呼职家属院、一幼家属院、财院家属楼、爱民2号院全部完成强电入地、弱电穿管、改造地下管网惠及三个社区、四个小区,居民1529户。历年来,海拉尔路街道使用党建经费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中增设改造二次加压泵房,解决了辖区16个小区,2427户,7282人各族居民用水“最后一米”的问题,预计2024年增设自来水泵房15处,惠及5个社区,15个小区。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身边环境的提档升级中,真切感受到民生“温度”,触摸到幸福“质感”。
便民充电桩“上岗”,居民幸福感升级。辖区内共有车棚108个,安装充电桩146个,充电头1460个,不仅解决了居民们的停车难、充电难问题,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接下来,充电桩安装覆盖区域还会持续扩大,为居民幸福感“续航”。辖区共计12个高层小区,3个旧改加装电梯小区,共257个单元,370部电梯,已安装电梯电动车阻隔报警器25部其他正在陆续安装。
“接诉即办”畅民意,“民呼我应”暖人心。街道聚焦居民诉求“小切口”,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承接、第一时间化解群众诉求,努力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居民的“幸福账单”。对接诉即办的每个诉求,要做到精益求精,开展集体研讨,明确办理标准,对于实际办件和回复撰写充分考虑诉求市民的情绪和需求,充分发挥一切能量,运用法律法规和专项制度,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做到沾边必办,不推不松,时刻把市民关切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
向“老大难”问题开刀,切实扛牢责任。辖区呼和佳地小区自2008年入住至今一直使用临时用电,未进行独立分户,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多年来业主与物业常常因电费问题矛盾不断。2023年,通过多方协调和长久努力,呼和佳地小区逐步进行供电移交,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实现了一户一表的心愿。满族风情城项目开发企业呼市富邦新技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拖欠呼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部分安装工程款,致使小区内居民无法使用天然气,经街道领导多次与中燃公司协调并请示区政府,富邦公司与中燃公司达成协议,2024年1月底,满族风情城项目1008户居民接通燃气,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不忘初心做表率。2023年12月辖区老党员魏明同志被授予“北疆楷模”的称号。魏明同志用五十年坚守信念,半世纪服务人民,年近八旬,依旧热衷于公益事业。自1995年以来,魏明同志已经帮扶贫困、服刑、劳教人员的子女几十名,他用务实、清廉向世人彰显中国共产党骨头不缺钙、血液不缺铁的政治本色。各基层党组织多次学习魏明同志先进事迹,魏明的奉献故事多次进小区、进学校、进宗教场所,激励辖区各族居民群众勇当先锋、争做标杆。
传递温暖送关怀。开展“敲门行动”,动员街道干部、网格员、在职党员等力量,通过主题宣讲、入户走访、凉亭议事、互动座谈等方式,向居民讲清楚各项惠民政策,发放明白卡和暖心手册1257份。为老党员上门送学,入户为高龄老人、企业退休职工上门办理养老认证。春节期间街道慰问低保户、特困户、独居老人、老党员、困难党员、就业困难人员、环卫工人等困难群体300余人。
街道关注“一老一幼”,绘就幸福底色。通过精准化对接、精细化服务、多元化活动、多样化形式,持续擦亮“家门口的幸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拥有稳稳的幸福。
“家门口”的暖心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贴近群众的优势,以辖区范围内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党员群众“需求清单”,定期举办为民理发、义诊等活动。街道打造家门口的为老餐厅3处。同时,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共治”行动,党员、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独居老人、高龄老人。
“家门口”的文化课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辖区老年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街道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活动。根据居民诉求,公主府社区联合内蒙古开放大学城乡社区学院开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设置书法、剪纸等课程。军区社区举办老兵至墨——寒假少年预备役书画班。通过“五老”与辖区青少年进行联动的方式,共同体验汉字的魅力。街道社区以文艺演出、墨香送福、手工剪纸等活动丰富老年居民生活。
“家门口”的成长呵护。公主府社区举办暑期托管班,有效解决假期看娃难的困难。多社区联合社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及辖区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童心向党庆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为“小小石榴籽”讲述民族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落地开花。街道社区组织海拉尔路小学、八一路小学、向阳小学等学生举办“相约好书、浓浓书香”亲子阅读活动;绿色文明、交通文明进小学宣讲;邀请小学生参观军区社区国防展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各社区组织青年干部职工、大中小学生志愿者开展学雷锋见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助力小区环境、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展现青少年风采。2024年街道党工委充实街道团工委青年力量,激发青年活力。青年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培养积极分子8名。为了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子紧紧抱在一起。海拉尔路街道有序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2023年先后举办“青春有为谈奉献踔厉奋发担使命——青年干部演讲比赛”“社区治理有网服务格外顺畅——我和我的网格故事”网格员演讲比赛。2024年3月,街道联合新城区团委、永泽咨询党支部共同举办“以青春之语话家乡蝶变”为主题的感恩分享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近年来,海拉尔路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织密各族干部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2022年以来,已创建市级民族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4个,2024年预计创建市级示范社区4个,自治区级示范街道1个。海拉尔路街道将始终坚持求新求实、彰显担当、真抓实干、勠力同心,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忠实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力量,形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海拉尔路街道基层党建办 赵春颖供稿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发布日期:2024-05-15 15:24点击量:
来源:海拉尔路办事处
近年来,海拉尔路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深耕网格作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五心”服务理念,努力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深化理论武装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海拉尔路街道切实担负起基层党组织“铸魂”的重要职责,把“学思想”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主题教育,有序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行专题研读、集中研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等,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切实增强“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线上线下主题培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发挥新闻舆论“主渠道”作用,在公众号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加强民族团结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聚焦增强文化认同这个根本,组织开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一家亲”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小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呼市城市展示中心,追寻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足迹,感受城市民俗非遗文化,民族融合的历史沿革。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研学实践等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模式。打造“红色街巷”,汇聚公主府博物院、多松年故居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内蒙古财经大学法学院创建“双基地”;与内蒙古工业大学“红石榴”宣讲团民族团结党建联合体,建立“红石榴教学实践基地”。街道干部和居民志愿者创作的快板儿小段《党的二十大精神天下传》、《跟党前进永不移》以及“民族一家亲、喜迎佳节贺新年”元旦联欢会上居民喜闻乐见的小品《沃得天》、《社区工作三句半》《社会保险三句半》等优秀节目,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党员群众一听就懂、一传就开,把基层治理、政策理论宣讲融入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中。
搭建基层治理框架。搭建“一站三线、十点纷呈”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即以小区党群服务站为抓手,将“红管先锋”、“红色网格”、“五社联动”三线串联,提升服务能力。民族团结工作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体系依托“一站一队一会一网一单”有序推进。其中,石榴同心志愿服务队集宣传和解忧为一体,凸显流动特性,旨在民呼我应,各社区组建流动宣讲小分队、帮办代办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居民集中的地方、居民有不便之处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大党委”党建引领聚合力。街道社区携手驻区单位、包联单位、辖区企业共驻共建,织密党建联盟网,扩大基层治理“朋友圈”。街道联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统战部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中华民族大团结”主题集邮展览及书画展览暨“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新城区首个红色楼宇党群服务中心——赛马场路红色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暨“红蜂驿站”在我辖区揭牌。长海社区与恒泰证券建立“金融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并组织“党建引领·融创大讲堂”授课。公主府社区联合呼市民院、呼市博物院——公主府博物馆、呼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呼市广播电视大学等成立“民族团结党建联合体”。哲里木路社区联合969医院、海拉尔路街道东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三方联盟。公安厅社区打造“网格+警格”双网联合群防群治队伍。
街道社区聚焦主责主业,压实主体责任,以务实担当传递正能量,以过硬口碑赢得居民心。实施温暖工程,让群众暖身更暖心。2023年供暖前期,街道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协调会,经常下班后入户走访,积极对接供暖公司,及时解决供暖问题。2023年供暖以来,街道社区共受理171件“接诉即办”供暖案件,逐一解决,获得居民一致好评。为扎实推进“温暖工程”改造工作,年初排查出63处小区需要二次管网改造,其中48处大串联分户控制供热。街道社区在小区门房设立“温暖工程”民意调查站,同时通过居民微信群、入户走访开展供暖分户民意调查。
扫雪除冰齐上阵,以雪为令践初心。街道组织机关干部、社区职工、包联单位、驻区单位、沿街商户及居民志愿者先后共开展10余次大型扫雪除冰行动,覆盖辖区10条主次干道,18条背街小巷,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动员沿街商户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及时主动清除责任区范围内冰雪。以雪为令,随下随清,持续做好扫雪除冰常态化保障工作。
水电气同步改造,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2023年4个老旧小区呼职家属院、一幼家属院、财院家属楼、爱民2号院全部完成强电入地、弱电穿管、改造地下管网惠及三个社区、四个小区,居民1529户。历年来,海拉尔路街道使用党建经费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中增设改造二次加压泵房,解决了辖区16个小区,2427户,7282人各族居民用水“最后一米”的问题,预计2024年增设自来水泵房15处,惠及5个社区,15个小区。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身边环境的提档升级中,真切感受到民生“温度”,触摸到幸福“质感”。
便民充电桩“上岗”,居民幸福感升级。辖区内共有车棚108个,安装充电桩146个,充电头1460个,不仅解决了居民们的停车难、充电难问题,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接下来,充电桩安装覆盖区域还会持续扩大,为居民幸福感“续航”。辖区共计12个高层小区,3个旧改加装电梯小区,共257个单元,370部电梯,已安装电梯电动车阻隔报警器25部其他正在陆续安装。
“接诉即办”畅民意,“民呼我应”暖人心。街道聚焦居民诉求“小切口”,健全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承接、第一时间化解群众诉求,努力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居民的“幸福账单”。对接诉即办的每个诉求,要做到精益求精,开展集体研讨,明确办理标准,对于实际办件和回复撰写充分考虑诉求市民的情绪和需求,充分发挥一切能量,运用法律法规和专项制度,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做到沾边必办,不推不松,时刻把市民关切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
向“老大难”问题开刀,切实扛牢责任。辖区呼和佳地小区自2008年入住至今一直使用临时用电,未进行独立分户,电费由物业公司代收,多年来业主与物业常常因电费问题矛盾不断。2023年,通过多方协调和长久努力,呼和佳地小区逐步进行供电移交,绝大部分居民已经实现了一户一表的心愿。满族风情城项目开发企业呼市富邦新技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拖欠呼市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部分安装工程款,致使小区内居民无法使用天然气,经街道领导多次与中燃公司协调并请示区政府,富邦公司与中燃公司达成协议,2024年1月底,满族风情城项目1008户居民接通燃气,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不忘初心做表率。2023年12月辖区老党员魏明同志被授予“北疆楷模”的称号。魏明同志用五十年坚守信念,半世纪服务人民,年近八旬,依旧热衷于公益事业。自1995年以来,魏明同志已经帮扶贫困、服刑、劳教人员的子女几十名,他用务实、清廉向世人彰显中国共产党骨头不缺钙、血液不缺铁的政治本色。各基层党组织多次学习魏明同志先进事迹,魏明的奉献故事多次进小区、进学校、进宗教场所,激励辖区各族居民群众勇当先锋、争做标杆。
传递温暖送关怀。开展“敲门行动”,动员街道干部、网格员、在职党员等力量,通过主题宣讲、入户走访、凉亭议事、互动座谈等方式,向居民讲清楚各项惠民政策,发放明白卡和暖心手册1257份。为老党员上门送学,入户为高龄老人、企业退休职工上门办理养老认证。春节期间街道慰问低保户、特困户、独居老人、老党员、困难党员、就业困难人员、环卫工人等困难群体300余人。
街道关注“一老一幼”,绘就幸福底色。通过精准化对接、精细化服务、多元化活动、多样化形式,持续擦亮“家门口的幸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拥有稳稳的幸福。
“家门口”的暖心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阵地贴近群众的优势,以辖区范围内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党员群众“需求清单”,定期举办为民理发、义诊等活动。街道打造家门口的为老餐厅3处。同时,各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结对共治”行动,党员、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独居老人、高龄老人。
“家门口”的文化课堂。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辖区老年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街道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活动。根据居民诉求,公主府社区联合内蒙古开放大学城乡社区学院开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设置书法、剪纸等课程。军区社区举办老兵至墨——寒假少年预备役书画班。通过“五老”与辖区青少年进行联动的方式,共同体验汉字的魅力。街道社区以文艺演出、墨香送福、手工剪纸等活动丰富老年居民生活。
“家门口”的成长呵护。公主府社区举办暑期托管班,有效解决假期看娃难的困难。多社区联合社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及辖区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手拉手,童心向党庆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为“小小石榴籽”讲述民族故事,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落地开花。街道社区组织海拉尔路小学、八一路小学、向阳小学等学生举办“相约好书、浓浓书香”亲子阅读活动;绿色文明、交通文明进小学宣讲;邀请小学生参观军区社区国防展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各社区组织青年干部职工、大中小学生志愿者开展学雷锋见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助力小区环境、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展现青少年风采。2024年街道党工委充实街道团工委青年力量,激发青年活力。青年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培养积极分子8名。为了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促进各族青少年像石榴子紧紧抱在一起。海拉尔路街道有序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2023年先后举办“青春有为谈奉献踔厉奋发担使命——青年干部演讲比赛”“社区治理有网服务格外顺畅——我和我的网格故事”网格员演讲比赛。2024年3月,街道联合新城区团委、永泽咨询党支部共同举办“以青春之语话家乡蝶变”为主题的感恩分享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近年来,海拉尔路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织密各族干部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2022年以来,已创建市级民族示范街道1个、示范社区4个,2024年预计创建市级示范社区4个,自治区级示范街道1个。海拉尔路街道将始终坚持求新求实、彰显担当、真抓实干、勠力同心,自觉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忠实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力量,形成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海拉尔路街道基层党建办 赵春颖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