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12 00:36
来源:新城区融媒体中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2023年以来,新城区聚焦“打造高品质城区、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科技城、建设绿色家园”的“三高一绿”定位,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效越来越好。
城市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2023年,新城区新续建道路16条、打通“断头路”12条、新增道路2条,总长度约22.63公里;投资2.1亿元,完成4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造70个口袋公园;新建、续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4个……
改造老旧小区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城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人居发展、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推动惠民利民事业全面进步。2023年,新城区投资2.1亿元改造老旧小区,以西部片区、历年改造中未涉及的、具备拆墙并院条件及居民诉求集中的小区为重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个,楼栋共计168座,惠及居民6326户,改造面积49.15万平方米。
除旧换新颜,景美心更甜。通过粉刷墙面、更换单元门、修复楼梯把手、增设车位等“楼道革命”,以及“飞线入地”“环境革命”等方式全方位改造老旧小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新城区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就近整合、拆墙并院,完善消防、视频监控等设施,打造居民生活新格局。
老旧小区的改造只是第一步,为了真正实现从“改房子”到“改生活”的转变,2023年以来,新城区坚持以社区为基本工作单元,立足居民实际需求,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着力建设安全健康、管理有序的完整样板社区。
“自从小区改造以后,有了沙坑、滑梯、秋千这些娱乐设施,孩子们有了更多玩儿的地方。”正在陪孙子玩耍的呼职家属院小区居民邓贵娥笑着说,“我们老年人有自己休闲的场地,孩子们有玩耍的空间,小区还增加了新的监控设备。我们住在这觉得更安全、更幸福了。”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特别开心,出门就是大马路,出行方便多了。”近日,看着自家屋前的路通车了,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街道泽信加州华府小区居民李洋露出灿烂的笑脸。
“断头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梗阻,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新城区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共修建30条市政道路,其中新续建道路16条、打通“断头路”12条、新增道路2条,总长度约22.63公里,进一步畅通了城市道路交通网。
一条条“断头路”变身为百姓身边的便民路,不仅给百姓出行带来便利,也为经济发展“舒筋活络”。随着一条条承载期盼的“断头路”陆续打通,居民出行“提速”了,新城区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提质”。
新建口袋公园 打造高品质休憩地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亲近自然、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升城市品质。2023年,新城区完成了70个兼顾景观效果、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口袋公园新建及提升改造,实施面积28.8公顷。
“有了口袋公园之后,周围环境变好了,也愿意出来多走走。”家住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附近的李喆说,“这个口袋公园就在学校附近,平常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有了休息等待的地方,小孩们玩儿得也很开心。”
随着近年来口袋公园的建设逐渐成熟化,2023年,新城区在口袋公园的选址上更加合理,内涵上更加丰富,同时部分口袋公园还逐步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促进了雨水资源的利用。
口袋公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2024年,新城区将在现有口袋公园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口袋公园的品质,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舒适的休闲环境。
发挥教育优势 提升城市软实力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强教育”与“强首府”同向同行。2023年,新城区新建、续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6个,中小学项目8个。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新城区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新城区第十三幼儿园、新城区第十七幼儿园四所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共开设30个教学班,可容纳1350名学生就读。校内除了教学楼之外,还建造了人防工程、师生餐厅、花园等人性化辅助工程。新城区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设置24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080个。新城区第十三幼儿园、第十七幼儿园分别可容纳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个。
新城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为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城力量,体现新城担当。
城市蝶变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新城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瞄定“三高一绿”城市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五宜”城区,向着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大步迈进,奋力谱写新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城融媒
编辑:郇 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 捷
终审:张 静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2023年以来,新城区聚焦“打造高品质城区、培育高端服务业、发展高科技城、建设绿色家园”的“三高一绿”定位,心无旁骛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效越来越好。
城市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2023年,新城区新续建道路16条、打通“断头路”12条、新增道路2条,总长度约22.63公里;投资2.1亿元,完成40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改造70个口袋公园;新建、续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4个……
改造老旧小区 提升居民幸福感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城区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人居发展、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推动惠民利民事业全面进步。2023年,新城区投资2.1亿元改造老旧小区,以西部片区、历年改造中未涉及的、具备拆墙并院条件及居民诉求集中的小区为重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个,楼栋共计168座,惠及居民6326户,改造面积49.15万平方米。
除旧换新颜,景美心更甜。通过粉刷墙面、更换单元门、修复楼梯把手、增设车位等“楼道革命”,以及“飞线入地”“环境革命”等方式全方位改造老旧小区,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新城区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就近整合、拆墙并院,完善消防、视频监控等设施,打造居民生活新格局。
老旧小区的改造只是第一步,为了真正实现从“改房子”到“改生活”的转变,2023年以来,新城区坚持以社区为基本工作单元,立足居民实际需求,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着力建设安全健康、管理有序的完整样板社区。
“自从小区改造以后,有了沙坑、滑梯、秋千这些娱乐设施,孩子们有了更多玩儿的地方。”正在陪孙子玩耍的呼职家属院小区居民邓贵娥笑着说,“我们老年人有自己休闲的场地,孩子们有玩耍的空间,小区还增加了新的监控设备。我们住在这觉得更安全、更幸福了。”
打通“断头路” 畅通“微循环”
“特别开心,出门就是大马路,出行方便多了。”近日,看着自家屋前的路通车了,新城区成吉思汗大街街道泽信加州华府小区居民李洋露出灿烂的笑脸。
“断头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梗阻,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新城区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共修建30条市政道路,其中新续建道路16条、打通“断头路”12条、新增道路2条,总长度约22.63公里,进一步畅通了城市道路交通网。
一条条“断头路”变身为百姓身边的便民路,不仅给百姓出行带来便利,也为经济发展“舒筋活络”。随着一条条承载期盼的“断头路”陆续打通,居民出行“提速”了,新城区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提质”。
新建口袋公园 打造高品质休憩地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亲近自然、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的新需求、新期待,提升城市品质。2023年,新城区完成了70个兼顾景观效果、实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口袋公园新建及提升改造,实施面积28.8公顷。
“有了口袋公园之后,周围环境变好了,也愿意出来多走走。”家住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附近的李喆说,“这个口袋公园就在学校附近,平常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有了休息等待的地方,小孩们玩儿得也很开心。”
随着近年来口袋公园的建设逐渐成熟化,2023年,新城区在口袋公园的选址上更加合理,内涵上更加丰富,同时部分口袋公园还逐步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促进了雨水资源的利用。
口袋公园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2024年,新城区将在现有口袋公园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口袋公园的品质,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多舒适的休闲环境。
发挥教育优势 提升城市软实力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强教育”与“强首府”同向同行。2023年,新城区新建、续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6个,中小学项目8个。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新城区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新城区第十三幼儿园、新城区第十七幼儿园四所学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新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共开设30个教学班,可容纳1350名学生就读。校内除了教学楼之外,还建造了人防工程、师生餐厅、花园等人性化辅助工程。新城区实验中学东河附属小学设置24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080个。新城区第十三幼儿园、第十七幼儿园分别可容纳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个。
新城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好上学”、“上好学”,为首府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城力量,体现新城担当。
城市蝶变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新城区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瞄定“三高一绿”城市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五宜”城区,向着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大步迈进,奋力谱写新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城融媒
编辑:郇 昕
初审:施少宇
复审:李 捷
终审: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