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新城区医疗保障局参加FM92.9《连心桥》节目访谈


时间:2023-08-09 08:00:00

嘉宾: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医保中心副主任 王 帅,医保局业务股副股长 文凯翊菲,医保中心科员 陈建雄,医保中心科员 陈智峰,热线电话

简介:
围绕群众关心的医疗保险报销、异地就医备案、医保基金监管、医疗救助等内容进行政策解读、经办服务咨询展开。重点介绍新城区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建设情况、具体服务事项等内容。同时,对今年以来新调整的医保政策做了解读,提高了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
访谈实录
主持人:

展示行业形象,倾听百姓心声。接受群众监管,促进行风建设。

听众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收听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92.9在周一到周五早8点到9点为您送上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连心桥。本节目也是由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与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联合开办的。各位好!我是雨涵。

上线今天“行风对话”的单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疗保障局。

做客节目嘉宾:新城区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  霞、新城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李  刚 、新城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副主任:王  帅、新城区医疗保障局业务股副股长:文凯翊菲、新城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科员:陈建雄、新城区医疗救助服务中心科员 :陈智峰。


主持人:

您对于新城区医疗保障局的服务工作有何意见及建议,或者在医疗保险报销、医疗救助、异地就医备案、门诊及住院报销比例等方面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拨打直播热线:6246089、6246289来和嘉宾进行对话。同时,您也可以登录呼和浩特新闻综合广播新浪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来参与到节目中。另外大家在您的手机页面上下载“青城融媒APP”,进入广播一栏,点击可视直播就可以收看到呼和浩特新闻综合广播正在直播的“连心桥”行风热线节目了。您也可以在手机页面下载“蜻蜓FM”收音机来搜索呼和浩特综合广播的节目。稍后走进今天的“行风对话”。


主持人:

医疗保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涉及群体非常广,为了让我们听众朋友们对医保经办服务有一个简单了解,首先,我们请张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新城区医保经办服务包括哪些呢?


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

新城区医保基层服务站服务事项,包括职工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参保单位参保信息查询、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出具参保凭证,转移接续手续办理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门诊费用报销、住院费用报销、产前检查费支付、生育医疗费支付、计划生育医疗费支付、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等17项。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新城区基层医保服务点的服务事项,一共包括9项,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参保单位参保信息查询、参保人员参保信息查询,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以及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工作。


主持人:

说到“15分钟便民服务圈”,这可能是我们广大市民朋友们最为关心的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新城区在这方面做了些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效。


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

好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新城区在这些方面做的一些工作。首先新城区在延伸医保经办服务方面,可以说是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站点全覆盖,医保服务“身边办”。今年年初,按照“十到位”要求,新城区制定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建设实施方案,细化明确了31项具体落实措施,组建了工作推进专班盯办落实,一场经办服务领域“革命性”变革在全区迅速铺展开来。按照科学合理规范原则,整合现有设施和资源,以硬件设施条件好、服务能力强、布局合理的乡镇、街道为中心,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点,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及时向其他乡镇(街道、区域服务中心)推广。在此基础上,同步在87个村(社区)建立标准化基层医保服务点,延伸基层经办触角,实现了“医保服务不出村(社区 ),群众‘零跑腿’”。

第二:服务下沉,方便群众“就近办”。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局深化完善了内部沟通机制,全面梳理事项实施清单。乡镇(街道)层面,将城镇居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等七大类17项权限下放;村(社区)层面,将城镇居民参保登记等四大类8项权限下放。通过采用实时线上指导、线下后台复核的方式,对经办服务质量统一管理,形成了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经办、区服务中心复核的经办模式。通过内部流转,所有医保服务事项实现站点收业务、办业务“一站式”完成,确保群众只跑一次。通过全区“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了“服务事项放得下、基层站点接得住、群众需求办得好”,真正把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第三:强化宣传,惠民政策“即知晓”。为了接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让群众“零距离”了解最新医保政策,提高群众对医疗保险政策的知晓度和关注度,新城区在强化全区99个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站点宣传的基础上,联合辖区医院、药店、高校、大型企业、商保公司等各方力量,组建工作队常态化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小区、进工地、进企业等开展“送政策上门”集中活动,解答群众疑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到医保惠民政策。同时,通过民生直播间、微信公众号,围绕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医疗保障政策法规、经办服务、便民惠民举措等内容,并编制了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参保群众讲解医保知识,确保医保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主持人:

以前我们遇到医保报销方面的事情,第一时间想的是我们去区一级的政务服务大厅去咨询,听了张局长的介绍,突然就感觉我们可能以前跑了不少的冤枉路,原来就在我们所在的社区,可以通过网格员就可以咨询办理医保的事项了,的确方便了很多,但是现在通过社区办理,可能我们广大的群众又担心我们办理的时效方面的问题。那么针对大家关心关注的这类问题,我们也是想请张局长来和我们来谈一谈。


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

关于时效这问题,现在我们的基层服务站点所有办理的事项,大部分是要求是即时办结的,个别事项的办理时限为20个工作日、有的为30个工作日。比如,个别事项比如医疗救助对象手工零星报销,办理时限要求不超过30个工作日。大部分事项比如参保单位参保信息查询或者是出具参保凭证,包括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这些都是即时办结的,去了就能够办结。

我们在办结时限方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的。日常工作中,能快则快。有一些事项可能需要核实相关情况,或者是需要核对某些材料,可能时间略微长一些,但绝不会出现逾期未办理的情形。


主持人:

近期通过抖音等媒体,时不时会刷到医保政策调整的消息,刚才张局长介绍了医保经办服务方面发生的变化,那在医保政策方面,又有哪些变化呢?请李刚主任简要介绍一下。


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

今年以来,医保政策调整方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门诊诊察费纳入医保报销。门诊诊察费就是我们平时去医院看病要交的挂号费,自2023年4月29日零时起,呼和浩特市门诊诊察费价格进行了调整,普通门诊诊察费、副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分别调整为15元/次、20元/次、30元/次。调整后的费用纳入全市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按照80%比例进行支付。

自2023年7月1日起,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11项门诊诊察费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调整为100%,不设起付线,也就是说患者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就医,挂号费可以全部由医保报销,患者零负担。

这11项门诊诊察费(挂号费)分别为:

1.简易方便门诊诊察费;2.急诊诊察费;3.普通门诊诊察费;4.副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5.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6.普通门诊中(蒙)医辨证论治;7.副主任医师门诊中(蒙)医辨证论治;8.主任(教授)医师门诊中(蒙)医辨证论治;9.国医大师门诊中(蒙)医辨证论治;10.急诊中(蒙)医辨证论治;11.互联网复诊.

第二、异地就医备案。关于异地就医备案,这是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方面,针对四种不同情形,分别作了调整。

一是自治区内异地就医、跨省门诊(含门诊统筹)就医、跨省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可直接结算,参保人员无需办理登记备案。

二是跨省异地住院参保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申请办理登记备案。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可自行设定备案有效期,备案有效期不得短于6个月,未设定备案结束时间的备案长期有效。采取承诺制生效的备案,超过3个月后可进行变更,未满3个月的须在补充相关材料后方可变更备案,再次备案不设时间间隔。

相关材料: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需提供备案人在就医地异地安置认定材料;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提供备案人在就医地的居住证明材料;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提供用人单位出具的在就医地的异地工作证明材料。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实行"一次备案、6个月有效",参保人员可自行设定不少于6个月的备案有效期,未设定备案结束时间的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备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三是参保人员未提前备案的,出院结算前可申请补办备案登记手续,办理补备案登记手续后,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应按规定提供直接结算服务。因特殊原因未直接结算的,出院自费结算后返回参保地进行零星报销。

四是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备案有效期内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无需取消现有备案即可在参保地就医,执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的待遇政策。


主持人:

我们在异地就医备案这一方面,李主任刚刚提到了有4种不同的情形,那么通过我们这些政策的调整,尤其是在异地就医备案这一块,和原来的地就医备案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变化以前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果回本市看病,他需要取消异地长期居住,现在政策变化以后,他异地长期居住以后,回本市的话,不再需要两地跑。还有一点,以前去异地门诊就诊,职工医保需要做备案,现在只有去区外医院住院还需要做备案,别的情况都不需要做备案,例如,前往北京某医院就诊,会先前往门诊进行检查,以前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备案,但是现在再住院之后,再备案就可以。


主持人:

其实我们广大的群众也有一些具体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突然之间在外地发生了一些疾病,没有来得及备案,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家可能也非常关心到底能不能够报销,这个问题,我们也是想有请咱们新城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的副主任王帅王主任来介绍一下。还有例如说在北京,我们在某一些医院已经备案出院了,需要到北京的另一个医院去住院治疗,那么这种情况之下需要备案吗?还有在外省医院治疗之后,需要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的,这种情况需要取消备案吗?影响在本地的报销吗?还有一些群众,到省外的医院去住院看病,没有提前备案,那么具体这块结算的方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呢?网络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家比较担心的,网络通常的情况之下是否顺畅?


医保中心副主任 王 帅:

这种情况下在省内的异地不需要备案的,如果在省外突发疾病需要看急诊,或者是需要抢救的,未办的人员视同已经备案,可以直接报销。如果在外省医院住院治疗的人员的备案,6个月内都是有效的,在同1个地方可以多次住院,不需要再备案了。比如说在北京备了一次案,需要看好几个医院,备一次案就可以都去看了,不需要再次备案。在外省医院治疗之后,需要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的,不需要取消备案,可以直接在本地的住院直接报销,有些群众到省外的医院去住院看病,没有提前备案,他在出院结算之前可以进行补充备案手续,补充备案手续之后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直接报销,如果备案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直接报销的,可以拿回到到参保地,再进行报销。对什么情况之下不能够报销,还得拿回咱们参保地报销,比如说外地的联网有问题,当地的医院当时系因为系统的原因,或者说它设备的原因,没有联网,没有直接报销,这种都可以拿过来直接报,不过也请大家放心,我们的网络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通畅的。


主持人:

还有一些群众可能随子女到外省城市去居住,那么这样就是一次我们备案多长时间它都是有效的?现在备案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


医保中心副主任 王 帅:

这种情况建议进行跨省长期异地就医备案,实行的是一次备案长期有效的,备案的有效期不短于6个月,但是它没有上限,可以不选择结束日期,可以一直有效。

目前通过手机上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进行备案是最方便的方式。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程序后有具体的操作提示,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去做就可以了,步骤还是比较简单的。

如果居民觉得不保险,或者担心备案不成功的话,可以打我们的6218906电话进行查询。


主持人:

说到医疗方面的救助,可能我们很多的群众也是特别关心,那么哪些人群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我们医疗救助的费用的范围是什么样?符合医疗救助的条件的群众,怎么知道他们是能否接受医疗救助?自费的费用一般是花到多少,就能够进行享受医疗救助?有请咱们新城区医疗保障局业务股的副股长文凯亦菲来介绍一下?


医保局业务股副股长 文凯翊菲:

可以享受医疗救助政策人员,主要包括平常经常咱们提到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这个孤儿里面也包含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还有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因病致贫的重病患者,以及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和返贫致贫人口,都可以享受咱们医疗救助的政策。咱们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的医疗机构就诊的话,经过基本医疗保险还有大病补充保险报销之后,剩余的政策范围内的自付费用就可以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还有就是认定过低保特困户的群众可以享受,或者是其他群众就医个人自费费用确实很大的话,可以去自己户籍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去让工作人员认定一下,看看能不能享受到咱们医疗救助的待遇。

自费的费用达到到多少,就能够进行享受医疗救助,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特别具体的范围。像低收入家庭或因病致贫群众,他需要根据他的收家庭收入情况,还有花费情况进行核算。新城区的医疗救助权限在2020年已经下放到街道办事处了,大家去自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就都可以进行认定及核算。核实后直接在当地社区就可以进行申请结算。


主持人:

好,我们先来有请一位打进热线的朋友,手机尾号是1828的这位朋友,您有什么问题?


热线电话:

我想咨询一下,在21年的时候亲戚发生交通事故,因为我们自己是全责,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医院认定交通事故不能进行报销,出院以后我们又找到相关地方依然认定不能报销,今年做了二次手术后,从检察日报看到一篇文章,上面有检察院的一个意见说这种情况属于报销的范围,我们又去前往医院的窗口,医院回答医保还是能进行报销。我想请问一下这个属于不属于这个范围。


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因为您在21年发生的意外事故,但在21年度,我们所有的意外事故是委托给保险公司进行报销的,22年以后是由我们医保服务中心来报的。这样您留个电话,我们下去核实核实您这个情况,节目之后由新城区医疗保障局的工作人员和您联系一下,让他们再给您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主持人:

那么李主任刚刚您也说到,我们也有一个期限报销的情况,比如说在2022年之前,咱们是通过保险公司去报销,现在是可以到咱们新城区医疗保障局来报销,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区分?包括为什么先前是在保险公司报销,现在又来到我们这边报销了,这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

因为2022年之前,所有的意外保险都是委托保险公司办理的,从2022年以后,城乡居民的意外保险是由医保中心来报销。但对于22年以前,有特殊情况的我们医保中心工作人员也需要下去核实,例如需要交警的认定书,或者去现场核实。2022年以后,如果说发生了意外的话,就可以直接到医保中心进行报销。如果是无三方责任人的话,办理住院时在医院就可以做备案后可以直接报销,如果有三方责任的话给可以给我们打电话做备案。

比如,有些老人,因为雪下雪天路滑摔倒了,这些没有三方责任人的,在医院都可以做直报的。比如,有一些因为车祸或者是别的有三方责任人的,就是需要由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如果不是三方责任人全额赔付的话,可以报销。


主持人:

好,我们继续来有请打进热线0070的这位朋友。您好,您有什么问题?


热线电话:

我想请问一下,转外就医的外省的职工医保转到呼和浩特就医,长期异地就业,这个是怎么选则?


医保中心副主任 李 刚:

您选择自治区本级就可以了,转到自治区本级,因为我们现在是自治区内无异地,全内蒙您都可以使用。


主持人:

那么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到底哪些人群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我们医疗救助的这样的一个费用的报销的范围是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刚刚文凯一也是给大家介绍了一些相关方面的情况,我们在享受医疗救助这一块,而是否有户籍的限制,我们还是请您来介绍一下。


医保局业务股副股长 文凯翊菲:

医疗救助是有户籍限制的,需要医疗救助的对象到自己户籍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去进行申请,在门诊治疗的也可以进行医疗救助,比如说像低保特困,在因为患普通疾病,在医院门诊治疗的话,能按照70%的比例去救助,年度最高是1000元封顶。如果是患重特大疾病的话,年度最高可以救助10万元。


主持人:

如果说患普通疾病住院,医疗救助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咱们也想有请咱们新城区医疗救助服务中心的科员陈志峰来回答一下。


医保中心科员 陈智峰:

贫困建档立卡和低保对象住院以后治疗的医疗费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还有大笔补充保险,他医保政策范围内的支付费用按照70%的比例给予救助,一年最高是15,000,符合医疗救助重大疾病的就是有24个重特大疾病的住院治疗。

经过医保还有大病补充,报销以后,个人支付3万以上的,3万以下的83万%以上的按85%,一年最高是10万。这个是指的咱们重特大疾病这一块,重特大疾病的话主要是有24种,就像是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重度精神病这些等等,还有很多都属于咱们24种重特大疾病,然后现在的话经过这24种重特大疾病,已经把它扩展成了2400多种。次数是没有限制的,封顶最高都是10万元,分疾病的不同,一般普通疾病的话就是70%,重特大疾病,80-85%这样的比例给予救助,最高封顶的都是10万。


主持人:

您指的它不是全部的费用拿出来进行医疗救助,是没有报销的这一部分是吗?


医保中心科员 陈智峰:

医疗救助是需要先经过基本医疗报销,属于个人自付的部分,可以进行医疗救助。现在呼市医保是一站式结算,就是医疗救助的对象去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的窗口就都可以进行直接医疗救助了,出院的时候就不需要去街道办事处,除非一些个别的情况,比如说他要在外地生病住院,然后没有直接进行医疗救助的话,可以回到街道办事处再申请。低保、特困或者是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这些身份的话都可以进行医疗救助。


主持人:

我们在住院的过程当中或者说是出院的时候,会有一个这个票据下边可能都有说明,比如说你总花费的费用是多少,然后各项的报销具体的数额是多少,但是尽管这样可能有一些群众他还是看不起看不明白,可能还要到咱们医疗保障局或者是到办事处前去咨询,就是我们在医疗救助这一块,如果有的他可能是没有进行报销,那么在医疗救助到社区,你去办理的时候需要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材料?


医保局业务股副股长 文凯翊菲:

去户籍地街道办事处申请医疗救助的话,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医院的病历明细、收据、诊断书,还有银行卡。如果是重特大因病致贫或者低收入这样的特殊情况的话,可能还需要提供一些其他的材料,需要认定他的情况,具体就去街道办事处咨询就可以了。申请医疗救助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想申请医疗救助的话,需要在出院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逾期是不予救助的。

如果救助对象因病去世的话,产生医疗救助,符合医疗救助政策的费用,可以在法定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6个月内申请医疗救助,逾期也是不予受理的。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还是想和咱们新城区医疗保险服务中心的副主任王帅王主任来了解一下,我们现在新城区一块咱们的医保的参保情况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医保中心副主任 王 帅:

目前历年的参保情况都在95%以上,然后同时现在马上到参保期了,我们还在积极的做宣传,进社区、进学校,积极做参保扩面的工作,尽量达到100%。

参保期是固定的,每年的前一年的9月1号到第二年的3月31号,做第二年的参保登记和缴费。一些群众可能忘记了参保,今年还可以继续参保,但是这种情况处理属于断保,断保之后就有三个月等待期,等待期是从实际缴费开始计算三个月等待期。


主持人:

下一步咱们新城区医疗保障局还将重点开展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最后我们也是想有请咱们副局长张霞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

下一步我们开展的主要重点是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从居民集中参保缴费期开始,即每年的9月份之前,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广度,确保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实现因参尽参、应保尽保,确保全民参保率是达到95%以上,特殊群体的参保率是要达到100%的。第二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保经办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因为我们在上半年已完成了99个服务站点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下一步就是抓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员能力,确保下沉的服务事项接得住、办得好。


主持人:

医保工作人员非常重要的,但是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新录用的,或者是可能不是一些专业人员,而且医保这块的政策有很多,目前在培训工作人员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 霞:

我们现在培训也是采取多种方式,在前期可能会有按月或者按季度,包括有些新的政策临时出台,我们会有集中培训。另外还有我们的2个副主任,包括我们5个组长,他们有责任划分,每一个人包联2-3办事处,20-30服务点,他们会随时下去实地指导,包括网络操作、政策咨询等。